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及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全面加强文物活化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2023年12月11日-12日,博物馆与学校教育融合座谈会在广州南汉二陵博物馆举办。本次会议由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主办,来自广州市部分大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幼儿园教师及文博单位社会教育工作者70余人参会。
2023年12月11日上午,我院党支部书记黄洪流致欢迎辞,院长、研究馆员张强禄分别与广州市番禺大学城幼儿园、广州市荔湾区乐贤坊小学龙津学校、广铁市铁一中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广州市启明学校、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大学城科教文旅服务中心等七家校(企)代表签订合作共建协议,与共青团广州美术学院委员会、共青团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委员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等三家原有馆校合作单位续签共建协议,并现场为馆校合作单位代表授牌。目前,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共建单位42家、共建牌44块。其中,幼儿园1家,小学6家,中学7家,职业学校2家,高校18家,文博及其他单位8家。
我院党支部书记黄洪流致欢迎辞
我院(馆)副院长、研究馆员林冠男主持会议
我院张强禄院长与广州市番禺大学城幼儿园姚美花园长签约并授牌
我院张强禄院长与广州市荔湾区乐贤坊小学龙津学校书记、校长王敏晶签约并授牌
我院张强禄院长与广州市铁一中学代表朱思泓老师签约并授牌
我院张强禄院长与广州市启明学校赖凯洪书记签约并授牌
我院张强禄院长与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邱燕副书记签约并授牌
我院张强禄院长与大学城科教文旅服务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心主任万丹琛签约并授牌
我院张强禄院长与共青团广州美术学院委员会庄少琼书记签约并授牌
我院张强禄院长与共青团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委员会书记王晶签约并授牌
签约仪式结束后,12月11日上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宋向光教授(荣休)应邀在会上做《博物馆研学暨实物学习》学术讲座,讲座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同步开展,从理论、实践维度深入阐释了博物馆研学、基于实物的博物馆学习等内容,包括博物馆研学的概念及发展趋势,博物馆学习与课程学习,博物馆研学的类型、影响因素、研学项目设计实施及典型案例;博物馆实物的概念与特性,博物馆藏品的价值,对博物馆实物不同维度的认识,实物学习的目的及教学建议,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等。学校教师与博物馆教育工作者深受启发,在案例分享环节结合实践教学,围绕“博物馆研学”“基于实物的博物馆学习与教育”“博物馆与公众建立链接”等问题展开探讨。
11日下午会议主题发言由我院(馆)副院长、研究馆员林冠男担任学术主持。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郑敏馆长分享了“活化”非遗 浸润岭南——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馆校合作案例,重点分享了与我院(馆)合作的“倾听·康陵”沉浸式艺术剧场创作过程,该项目作为《跨界创新视域下当代音乐博物馆遗产资源转化与传播实践》案例之一,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2023“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未来之星奖。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曹国媛副教授分享了《融古于今——如何利用空间叙事激活康陵遗址生命力》案例。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张啸教授分享了广东省博物馆“焦点”展数字媒体创作案例。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副研究馆员王婷分享该馆依托馆校合作平台开展协同育人工作的经验做法与案例,包括“博览南粤”馆校系列课程、大开‘研’界、走读广州和“驿路同游”南粤古驿道研学实践课程、鞋盒里的博物馆等案例。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宣教部副主任、文博馆员陈文琛分享了馆校合作教师培训方面的主要经验与做法。辛亥革命纪念馆讲解员郭斯仪介绍了“双师”沉浸式研学实践教育项目。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科普部主任张秋镇分享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教育项目。南越王博物院(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文博馆员陈雨分享了“智慧探越学堂”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课堂系统平台开发案例。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刘睿琼老师分享了面向职业教育的博物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案例。广州博物馆宣教部副主任、文博馆员林晖分享了近年来在馆校合作教育品牌打造、协同育人方面的经验做法,介绍了城标·城史——广州历史系列课程、营建·镇海楼、越秀木棉红——越秀山红色史迹寻踪、园·说等案例。
12日上午会议主题发言由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谢莹担任学术主持。广州市启明学校教师沈玉文分享了与我院(馆)合作的针对视障儿童的博物馆教育项目案例。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余胜钊老师分享了以人因工程数据采集与分析为核心方法论,与我院(馆)开展的体验设计、交互设计、数字化传播与教育等领域展开教学与实践案例。星海音乐学院舞蹈学院讲师赵文婷分享了汉代伎乐俑活化馆校合作项目《皓月》舞蹈创作案例。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助理教授潘攀分享了中山大学与广东省博物馆本科实习教学基地建设、博物馆学实践课程合作、岗亭里的博物馆项目等案例。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小学东沙学校副校长谢慧菁分享了将博物馆课程融入学校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特色课程、学本课程等方面的经验与做法。我院(馆)展陈宣教部文博馆员孙玉霞分享了该馆在馆校合作平台搭建与教育项目开发实施方面的探索与尝试,介绍了考古文博单位主导型、馆校深度合作型、学校主导-博物馆参与型、“校-馆-校”创新实践型和黄埔工作站模式等五类馆校合作项目案例。广州实验中学美术教师郝同超以该校金石拓印课程为例,分享了面向中学生的沉浸式美育课程的探索创新案例。广州艺术博物院助理馆员吴玉茵分享了《千字文》馆校课程项目案例。广州大学城科教文旅服务中心 常务副理事长、中心主任万丹琛介绍了广州大学城科教文旅馆校共建项目。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生动诠释着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滋养着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传承发展。考古遗存是历史的直接见证,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的宝贵记忆,也是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培养青少年历史文化认知的重要资源。我院(馆)近年来充分发挥“考古+博物馆”资源优势,携手各馆校合作单位,致力于“让历史说话,让文物活起来”,积极拓展馆校合作共建平台,以开展讲座、研发实施校本课程、组织各类公众考古体验活动、与高校开展跨学科教学实践创新融合等方式,向青少年学生传播历史文化知识,推动博物馆资源不断走进大、中、小学课堂,引入馆校合作单位师生的研究与创作,深度融入博物馆展览与服务之中,探索出一条有广州考古特色的馆校合作工作模式。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进一步为广州市文博单位、学校搭建了学术交流与业务合作的平台,对于促进馆校合作、推动博物馆与学校的资源共享与共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