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触历史、刷新体系、谨慎、自豪……这些“关键词”打开贵州省民族博物馆文物中心杜皓,丰富而忙碌的35天。
11月27日,由全省各市州文博单位15名学员组成,为期35天的“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培训班”,在贵州省博物馆结业。
这个“贵州文物保护史上,历时最长、授课老师最多、最‘大牌’”的闭关培训,不仅把年轻从业者的“敬业”提升到“精业”,还向社会学员开放旁听课程,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促进文物保护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
3大版块苦练“重生技”
10月24日至11月27日,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贵州省文物局指导,贵州省博物馆主办,来自贵州各市州文博单位的15名学员,在贵博进行为期35天的“闭关”培训,强化的技能,则是“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技术”。
“参加培训的15位学员,是享受国内文保大咖的团宠待遇,是一个名师提高加强班。”这是在开班仪式上,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飞的一句感慨。
感慨并不夸张。
35天无休息日,密集培训的“福利”,是来自刘曙光、詹长法、潘路、周旸等39位国内文物保护“大咖”的亲自授课。课程涵盖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及交流研讨三大板块,围绕方案编制、分析检测、病害机理、保护修复、预防性保护、日常保管/养护、数字化信息采集、冶铸工艺以及保护修复材料选择等进行学习。
“授课方向不仅有贵州出土金属器概论,更有三星堆考古现场文物提取的经验分享;授课老师既有水下考古文保负责人,也有修复复制过国之重器的行家,35天课程充实紧凑、干货满满。”在贵州省博物馆党委书记李强看来,培训结合新形势下文物保护工作的特点和要求,通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学习,不仅增强学员的文物保护意识,更提升文物保管、保护修复能力,折射的是贵州文保工作者追求专注与极致的工匠精神,更是时代精神的又一体现。
“你看都是一群年轻的80、90后学员,你感受到的是这个行业青春洋溢的姿态和气势。”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革命文物处)处长张流保告诉记者,学员从培训中学到的先进理念、技术、标准,也将反哺贵州文物保护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进而建立培训成果转化体系,提升贵州文物保护修复技能综合实力。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培训除在全省文博系统中精心选拔学员外,还向对文物修复感兴趣的社会大众开放旁听课程,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促进文物保护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
感受文保人的创新与恒心
“嗞嗞嗞……”,随着打磨机刀头的划过,附着在千年铁器上的硬结物慢慢脱落,在金属文物修复现场,打磨机、超声波洁牙器等工具,是修复师的“神器”。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文物修复技术在不断迭代更新,但也要注重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手段相互结合,做到守正创新。”培训授课专家、原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金石钟表科科长、副研究官员霍海峻告诉记者,培训是培养文物保护人才的主要路径之一,“让年轻人从这些老师身上看到什么是匠心、坚守、严谨,这是对年轻文物修复师最好的精神感召。”
查看埋藏在地下千百年所落下的“病根”你会发现,造成文物受损的根本原因,其实是文物埋藏环境和保存环境。
怎么认真对待变化,适应变化,为文化遗产“问诊治病”。是学员们上的第一课。
“这35天,我学到的是对技艺的坚持、阻力的隐忍,更是对文化的传承。”来自贵州省地质博物馆的学员冯坤勇,在完成修复档案编写,最终亲手修复完成一把铁刀,他内心成就感满满,“见识到许多新的文物修复材料和技术,对我触动很大。”
从业3年,第一次参加这种高规格,课程时间长的集中培训,对遵义市博物馆陈列保管部的祝圣而言,是一次“知识储备的加速升级”。
“授课的这些前辈,功力高山仰止,你就是听一堂课,就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纯粹的匠心,被他们审慎、坚守的精神所感染,而我们既要认真学习技法,更要注重精神传承,真正接过守护的接力棒。”祝圣说。
虽不是专业的文保修复人员,但对“文博老手”,来自贵州省民族博物馆文物中心的杜皓而言,思考得更多的则是“如何结合实际工作,将文物修复知识传播融入到展览中,更好的展示文保成果。”
“从修复理论的高屋建瓴,到分析检测、预防性保护的科学严谨;从制范铸模的古人智慧,到取样滴定脱盐去锈的基本操作;每一堂课都给予我新启发,也让我对自己文博人的身份越发自豪。”杜皓说。
“这是贵州第一次主动培养基层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人才,这样的尝试也是新的起点。”张流保表示,贵州将继续以培促学,提升基层文博单位文物保护修复能力、人才的培养、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文物修复工作,“新时代的文物保护人才培养方式探索和创新,将有条不紊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