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印纹硬陶专题展馆
茅湾里印纹陶博物馆
12月4日
正式开馆!
博物馆占地13.2亩,建筑面积约6335.7平方米。包括基本陈列厅、临展厅、青少年活动中心、多功能报告厅、文创休闲区等功能区块。除了承担以印纹硬陶为主题的专题展览外,还将作为中国古陶瓷学会印纹陶和原始瓷研究中心使用。
馆内基本陈列主题为“越陶·越美”,分“土与火之歌”“越风传四方”“越韵悠然”“萧然古越情”四个篇章,共展出200多件文物展品,其中包含大量珍贵文物。全面展示印纹硬陶的产生与发展、传播与影响,集中展现萧山作为中国瓷器发源地之一的灿烂陶瓷文化和古越文化。
印纹硬陶作为越地的一种典型器物,既印证了古越的兴衰发展,还体现了越地独特的风貌,是陶向瓷跃升阶段的产物,它奠定了中国“瓷”国的基础,是古越先民的伟大创造。
8000年前,跨湖桥先民刳木为舟,创造了发达的陶器文化,发现了目前国内最早的印纹陶标本。2000年前,古越人筚路蓝缕,用座座山头窑烟建设家园。
此后数千年里,以茅湾里窑址为代表,浦阳江流域分布着的20余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窑址,与越窑青瓷、南宋官窑瓷等文化交相辉映,汇聚成萧山灿烂而独特的陶瓷文化品牌。
而今,茅湾里印纹陶博物馆延续千年坚守,于质朴古拙中感受匠心,于传承创新中找寻春天,努力打造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古陶瓷文化魅力的窗口。
同时,通过博物馆的力量搭建起美丽乡村与美好生活的文化桥梁,助力乡村振兴,促进产城人文共同发展,绽放乡村美好生活,实现越陶越美,美美与共。
中国古陶瓷协会副会长陆明华先生高度评价茅湾里印纹陶博物馆的成立,他提到,茅湾里窑址是萧山作为中国瓷器发源地之一的实证。印纹硬陶作为介于陶与瓷之间的特殊器物,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茅湾里印纹陶博物馆的建成开放凝聚着萧山文博人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既是萧山文博事业的又一重要成果,标志着萧山在陶瓷文化品牌培育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也将为全国印纹硬陶文化的展示、传播、以及研究提供新的平台。
开馆仪式上,博物馆“中国古陶瓷学会印纹陶和原始瓷研究中心”举行揭牌仪式。并在仪式后开展了印纹陶研究研讨会,中国古陶瓷协会副会长、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陆明华,复旦大学文博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建明,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馆员陈元甫,浙江省博物馆研究馆员王屹峰等知名专家学者就印纹陶相关领域的学术成果进行探讨。
2023年印文陶研究学术论坛
据萧山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萧山文物资源丰富,陶瓷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瓷器发源地之一。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茅湾里窑址为核心,分布着春秋战国时期20多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窑址,范围达2万余平方米,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印纹陶窑址群。近年来,萧山不断强化区域文化的挖掘和研究,努力打造具有萧山辨识度的文化品牌,2020年以来,全区已有22处场馆被认定为省市级乡村博物馆。
活动当天,博物馆还受捐来自杭州萧山南宋官窑艺术馆和杭州市萧山绍剧艺术中心,以及倪柏钦、申屠勇剑、韩亮等个人收藏家的共计160件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