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新时代古籍保护和古籍修复工作,11月28日至30日,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湖南省古籍保护中心主办的2023年全国古籍修复工作研讨会在湖南长沙召开。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尚斌等出席。
自“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一直持续推进古籍修复和人才培养工作,经过各方多年努力,全国古籍修复人员数量从不足百人增加到超过千人,古籍修复人才培训人次与古籍修复场地面积显著增长,古籍修复技艺得到有效传承,古籍修复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古籍修复工作宣传效果显著。
会上为新增设的首都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等15家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颁牌。为传承古籍修复技艺,国家自2013年起在各地陆续设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充分发挥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开展技艺传习,至今已设立传习所47家,聘请导师39人,收徒300余人,修复了一批珍贵古籍,有力推进了全国古籍保护工作。
为新增设的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授牌
张志清在研讨会上作了题为《全国古籍修复工作实践与探索》的主旨报告,介绍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十年来古籍修复工作的成果和实践经验。同时,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今后的古籍修复工作规划做了部署,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和传习所建设、加强古籍修复人才培养、古籍修复项目开展、传习所学徒出师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研讨会上,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湖北省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代表就古籍修复的工作管理进行了深入交流;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湖南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代表就古籍修复人才培养分享了宝贵经验;各参会单位就今后如何开展古籍修复、培养古籍修复人才展开了热烈讨论。
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及传习所负责人,以及古籍修复专家等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