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实录 |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11月29日)

字号:T|T
2023-11-30 09:04 来源:国家文物局
图片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关强:

 

图片
 

各位专家、同志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介绍4项最新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首先,我代表国家文物局,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

 

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研究,是中国考古学的重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11月24日致“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的贺信中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框架下,国家文物局系统部署文明起源与发展研究课题,统筹推进重点区域文明化进程、聚落社会与文明模式考古研究项目,引导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取得了重要成果。

 

今天,我们选取4个项目介绍给大家。它们是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地区文明起源与发展研究的杰出案例:其中,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新发现,展示了良渚遗址从散点式聚落发展为完备的古城系统这一文明化进程中,古人的水资源管理方式、聚落设计理念和信仰体系的不断成熟。寺墩遗址展现了太湖地区崧泽向良渚文化转变过程中的文化与聚落变迁,生动反映了太湖地区的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城河遗址新发现揭示了屈家岭文化人群水资源管理利用与墓地埋葬制度,与良渚、寺墩展现的史前文明形态交相辉映。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项目深化了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史前人群利用海洋资源以及史前农业文化向东南亚岛屿地区扩散历程的认识,为探索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提供了重要线索,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的重要实证。今天的会议,将为大家逐一呈现4个项目的精彩内容。

 

首先,我介绍一下今天参加会议的专家和同志们。今天我们邀请到的专家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张弛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建国研究员、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刘斌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戴向明教授。

 

参会的还有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宁远研究馆员、南京博物院于成龙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周振宇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彭小军副研究员。项目所在省文物部门和考古所同志: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拾峰副厅长、浙江省文物局郑建华副局长、福建省文物局谢平副局长、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考古管理处李虎仁处长、浙江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黄昊德副处长、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方向明所长、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张君副处长。项目所在地方人民政府同志:浙江省杭州市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蒋卫东副主任、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政府吴小红副区长、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徐丽燕局长。

 

以及国家文物局考古司闫亚林司长、张凌副司长、政策法规司相关同志。

 

本次会议还邀请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媒体朋友们。

 

按照会议议程,首先,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宁远研究馆员汇报浙江杭州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的新发现和研究进展。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 王宁远:

 

图片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支持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持续开展良渚遗址核心区聚落考古和外围水利系统研究,近年来取得了新突破。

 

良渚文化一般分为早、中、晚三期。良渚文化早期阶段,通过对北村、南王庙等遗址调查发掘,以及瑶山外围等聚落结构新线索的分析,建立了前古城时代良渚遗址群聚落分布的新认识。北村遗址位于莫角山以南3公里,面积8万平方米,分南北两部分,主体堆积属良渚文化早期偏早阶段。北村南地点可分为高、低两级台地,两级台地之间存在明显的陡坡,坡底分布有围沟,推测为有意将高台地的高等级居住区、墓葬与低台地的平民居住区、墓葬相隔离,显示出聚落内部明显的社会分化现象。女性墓葬M106出土随葬品70件,包括玉蝉、龙首镯、镂孔兽面纹冠状器、璜串等重要玉器,是同时期的一座高等级墓葬。

 

良渚中期阶段,在良渚古城周边新发现疑似水坝近20处,其中7处的碳十四年代皆距今约5000年,与已经公布的11处水坝以及莫角山、反山开始营建的时间相同。塘山以北的石岭头、羊后山等坝体,及其附近的劳家头、高山上等土台的发掘,证实塘山长堤上游存在复杂的高坝结构,可能起到西水东调的功能。遥感和GIS分析显示,基于大遮山南侧西中—窑山,劳家头—凤山两条南北长垄的构建,在塘山南侧形成两级库区,与良渚古城紧密连接。这些发现补充了对良渚中期外围水利系统及良渚古城结构的认识。

 

上述发现表明,良渚遗址群经历了利用山前地貌建设散点式聚落,到规划建造水利系统、莫角山和反山,再到构筑带有城墙、外郭的良渚古城等三个发展阶段。近年来考古新发现和研究成果反映了良渚人群的聚落管理和城市营建理念、信仰体系不断成熟,显示出良渚文化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文明起源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关强:

 

下面,请南京博物院于成龙副研究员,向大家汇报江苏常州寺墩遗址的考古发现及研究成果。

 

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员 于成龙:

 

图片

 

寺墩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是一处以新石器时代以崧泽—良渚文化遗存为主体的中心聚落遗址,年代距今约5500—4500年。遗址以一处椭圆形土墩为中心,周围分布十余处小型台地,外围有双重水系环绕,总面积约为150万平方米。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支持下,2019年以来,南京博物院持续开展寺墩遗址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

 

寺墩遗址崧泽文化遗存分布于墩北和墩东台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已发现墓葬区、疑似干栏式建筑遗迹、水井等遗存。其中墓葬共40座,位于墩北台地北部与西部,北部墓葬等级较高,随葬器物多在30件左右,出土璜等玉器。疑似干栏式建筑遗迹位于墩北台地东缘,东西长近30米,南北宽约10米,由立柱、横木、植物茎秆铺面组合而成。水井位于墩东台地,井内出土6件漆彩陶壶,以红、黄、黑三彩绘制的编织纹卷尾鸟形象陶壶最为精美。

 

良渚文化时期,寺墩遗址已形成以圆形土墩、周围台地和双重水系环绕的聚落形态。土墩底部由青灰色“草包泥”堆筑而成,北坡发现一处石砌遗迹,可能做排水或护坡之用,墩顶发现多条红烧土基槽,表明曾有大型建筑;墩体北侧发现多处良渚文化建筑基址及灶、水井等生活遗迹。墩东台地位于内圈水系外侧,面积约5000平方米,分布有两处良渚文化贵族墓地,曾出土大量玉器,在台地南界的G17中,出土有“日月山”形式刻划符号的大口缸残片,这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与海岱地区存在密切文化联系的证据。

 

寺墩遗址呈现出崧泽文化晚期向良渚文化时期的文化形态和聚落布局的变迁,生动反映了太湖地区的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也为讨论长江下游区域文明发展模式提供了新视角。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关强:

 

下面,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彭小军副研究员介绍湖北沙洋城河遗址考古最新进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彭小军:

 

图片

 

城河遗址位于湖北省沙洋县后港镇,地处汉江西侧、长湖北岸,面积约70万平方米,是新石器时代屈家岭—石家河文化的一处重要城址,年代距今约5100—4500年。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等单位联合在城河遗址北部、西部、王家塝地点开展了系统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收获。

 

在城河遗址城外泊阳湖、邓关台地点发现了屈家岭文化时期人工堆筑的水坝遗迹,初步探明遗迹横跨城河支流河谷,南北长260米,西最宽处为39米,地面可见最大高度为6.5米,可能用于拦截城河支流水资源,从而在水坝北部区域形成蓄水区;水资源可借助北部岗地的人工沟进入城内,实现城内旱季供水、涝季排水功能。

 

在城内西部区域发现年代不晚于屈家岭文化时期的人工堆积,与城垣、水坝的堆积结构、性状相似,其东西两侧还有平行的大型壕沟,不排除为早期城垣的可能性。

 

城外北部的王家塝墓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屈家岭文化墓地,考古工作表明,古人先此平整土地、营建墓地,并举办仪式活动,最终墓地南部逐渐演变为生产生活场所。同时,揭露出各类形式的独木棺墓、“一棺独享”的大墓、棺椁齐备的小型墓葬、小型合葬墓等墓葬形制,并发现墓葬中不同部位的置钺现象,为屈家岭文化葬仪提供了新认识。

 

城河遗址反映了屈家岭文化人群通过建造一系列水利设施,调控古城用水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展现了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古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改造。同时,王家塝墓地多种形制的墓葬反映了屈家岭文化社群结构的复杂性和社会分化现象,提供了探讨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明进程的新证据。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关强:

 

下面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周振宇研究员介绍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项目新进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周振宇:

 

图片

 

2021年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考古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合作,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研究为核心,积极探寻南岛语族起源的线索,目前已取得重要进展。

 

东南沿海是我国史前时代先民面向海洋、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地区,也是探索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问题的重点地区。项目启动后,已系统发掘了浙江井头山遗址,福建平潭岛西营、壳丘头、东花丘和龟山遗址,海南湾仔头和内角等遗址,初步构建了东南沿海与岛屿地区距今约8300—3000年的时空框架和社会结构。

 

距今约8300—7800年的井头山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海岸贝丘遗址,丰富的泥蚶、海螺、牡蛎、海鱼脊椎骨等遗物,提供了古人开发海洋资源的直接证据。距今约7300—6500年的西营遗址为一处小型聚落,人骨分析显示出生活在这里的族群与中国南方、东南亚族群有较近的遗传关系。壳丘头遗址属中型聚落,距今约6500—5000年,遗址内居住区、餐食加工区、手工业区、垃圾倾倒区等功能分区清晰,文化面貌显示出台湾海峡两岸存在文化关联。西营遗址、壳丘头遗址还发现了目前我国东南沿海岛屿最早的水稻遗存。东花丘遗址和龟山遗址距今约4000—3200年,其聚落等级高、规模大,仪式区、公共活动区、生活区合理布局,表明这一阶段沿海史前人群社会组织形态、生存模式,以及手工业技术水平、精神世界表达均显示出新的文明程度。湾仔头和内角两处遗址年代距今约5000—3000年,出土陶器的陶色与纹饰表现出与菲律宾迄今发现年代最早(距今约4200—4000年)的陶器存在相似之处。

 

上述研究深化了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史前人群利用海洋资源以及史前农业文化向东南亚岛屿地区扩散历程的认识,为探索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提供了重要线索,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的重要实证。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关强:

 

下面,请各位媒体朋友提问。

 

新华社记者:

 

此次通报的项目中2处遗址都有发现水利工程,请问水利设施的营建是否是重要的文明标志?它的发现有助于我们了解什么?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 王宁远:

 

水利系统是早期文明的重要标志。在长江流域可以看见新石器时代各种各样的、复杂的水管理系统。良渚遗址的水管理系统分布广泛,是非常大的营建工程,需要统筹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实现,这为早期文明的产生做了很多准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彭小军:

 

史前文化发展到距今五千多年时候,出现了非常宏大的水利设施,反映了文明的产生,正是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为促进农业文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此次发布的成果阐明良渚文化可分为三个重要时期,通过对人类行为(生产生活等)的分析,我们可以怎么去理解这三个重要时期逐步的变化?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 王宁远:

 

我们粗略把良渚按照早中晚三个阶段划分,早期聚落建立在自然高地或者山顶上,形成多点式的聚落样貌。到了五千年这个时间点上,人工营建莫角山,建造了庞大的水利系统,最终形成了功能完备的良渚古城。我们认为这个过程中曾经发生过巨大的空间格局、聚落格局变化。

 

中国日报记者:

 

东南沿海的这些早期遗址在文化面貌上具体和台湾地区的新时期时代遗址呈现哪些相似与联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周振宇:

 

如果从考古学来讲,考虑这两个地区的文化关联,以陶器、石器作为证据;纹饰上,两个地区都有特征鲜明的海洋性,比如波浪纹、水波纹等等。同时,在遗址性质上也有相似性。另外,分子生物学给我们提供了人群之间迁徙关联的直接证据,同时也有农业传播过去的间接证据,表明海峡两岸在新石器时代存在很密切的关联和交流。

 

人民网记者:

 

寺墩遗址发现了崧泽文化时期等级较高的墓葬、精美的彩绘陶器、疑似干栏式建筑遗迹,请问怎样理解寺墩崧泽文化的重要性?

 

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员 于成龙:

 

对于寺墩遗址本身来说,以前主要以良渚文化遗存为主体,现在发现大量崧泽文化,包括晚期、过渡期的遗存。从寺墩角度来说,丰富了它的内涵,延伸了整个轴线。另外,崧泽文化发现的鸟崇拜现象,可以串联起我国东南部地区。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关强:

 

感谢各位专家、同志们和媒体朋友们。今天汇报的4个考古项目,向我们生动展示了文明起源与发展历史进程中,中国古代先民的非凡智慧和卓越成就,它们是中华文明突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含性、和平性的有力实证。

 

希望各位同志、专家和媒体朋友们,一如既往支持关注我们的考古工作。

 

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