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百年手稿再现福州三坊七巷

字号:T|T
2023-11-23 17:02 来源:藏书报

图片

11月20日,“汲古苍霞——新见林纾手稿、讲义、家书与诗文集特展”在福州三坊七巷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呈现了福州人林纾的珍贵手稿及家书、信札,其中不乏其曾刊载面世的重要文章的手稿,也有诸多信札涉及重大历史事件,更见其对子女教育的良苦用心,颇具史料价值。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夏晓虹,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大学一级教授陈平原,福建理工大学副校长何仕,福建博物院原院长杨琮等著名专家学者也受邀前来,为参观者评述这批珍贵手稿背后的故事。

据了解,本次特展展出林纾出版或未出版书稿、家书信札等展品80余件,呈现了林纾立体鲜活的形象,极大地丰富了世人对这位从三坊七巷光禄坊中走出的中国文化巨子的认知。展览将持续至11月24日。

图片

林纾(1852年—1924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学林称之闽侯先生,是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古文家、画家。20世纪初叶,其开创的“林译小说”令世人耳目一新。作为近代翻译西洋小说的第一人,他长期与商务印书馆合作,翻译美、法、日、俄、英等国小说,共计180多种。

图片

本次展出林纾《畏庐文集》部分篇章手稿,内文总共十四页,收文十二篇,此抄本每篇都有清末大儒赵熙的评点,有赞扬亦有批评,可窥见晚清文人间切磋学问间的往来与风范。而所展出林纾著《韩柳文研究法》一书稿本三页,其史料价值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林纾家书》编者夏晓虹所肯定。林纾一生出版过三部文论著作,《韩柳文研究法》是最早一本,手稿序文部分的发现为我们了解其撰写的原因提供了契机。《韩柳文研究法》初版于1914年10月,由商务印书馆印行,林纾此时已62岁,刚从北京大学去职。2019年11月,《韩柳文研究法校注》一书出版,对林纾之著作又有进一步的研究。自1914年至今已过去一百余年,此书刊行前的稿本从未见于市场之上,今得见一张,实乃珍贵。

图片

此次呈现林纾家书二十一通,其中致林琮家书十七通,对有关林纾家书的史料研究是极大补充。夏晓虹教授在编撰整理《林纾家书》时就曾注意到,林纾写给其三子林璐的信极多,保留下来的有63封,但致其最看重的四子林琮的信却极少,《林纾家书》编撰时仅收集到了两封,以及在林琮之女家中发现的25页林纾致林琮训词,当时已是一个较大补充,但是总体而言数量依旧不够。此次林纾家书的最新呈现,极大补充了个中不足。

图片

林纾一生所育子女有十二人,而其中唯四子林琮最受器重,被其父寄予了家学传承的厚望。林纾在信中言及三子林璐不务学业,屡教不听,控诉林璐种种不端之事,气急与失望溢于字间,故将希望寄托于四子林琮,劝诫其坚持古文学问,夫妻和睦,善待林璐之子。

林纾一生虽宦迹无多,但交游甚繁,其中既有如丁和轩、江伯训这样的挚友,也有段祺瑞、徐树铮、李厚基等这般风云人物。在展出稿件中,不乏为这些人及其家属所作传文、墓志铭、诔文、阡表、寿文。这些文稿或已出版收录于林纾的文集中,或未曾见诸世人。而如今,这些手稿再次将那些过眼云烟一一启封。

图片

展出《烟云楼诗稿》26页中可见大量未出版诗篇,部分牵涉时事。夏晓虹教授评点其是“特别有意思的一个稿件”。稿件记录到1917年初秋张勋复辟这一历史事件,林纾作为一个拥戴帝制的清遗民,对此事由欢喜到愤怒,对张勋、段祺瑞、梁启超在内的各色人等或期待或失望或愤怒。我们也可以从其中以更多新的角度,丰富对与林纾同时代的不少人物的新认识。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