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加盟 修复“鬓间”风华

字号:T|T
2023-11-22 15:36 来源:陕西日报

初冬的寒冷未能打消姑娘们对汉服的热情。作为“汉服自由”的城市,西安的街头仍能看到人们身着汉服的身影。衣裙层叠,环佩叮当,花钿华丽,步摇荡漾,丽人盈盈笑,少年身姿矫。华灯初上,长安仿佛“一步入唐”。

 

如果说人们最初对汉服的热爱仅停留在着装上,那么近年来,对妆发的刻画已成为汉服爱好者新的追求。西北工业大学助理教授杜静楠是一位科技考古研究者。她将自己的专业与汉服文化相结合,日复一日在实验室修复着古人佩戴的华丽装饰,将古人的美带到今天。

 

01

 

在实验室“考古”

 

11月10日,记者在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实验室里见到了杜静楠。她正在准备以“昆仑冠”为名的礼冠主题项目的材料。桌面上,收纳盒内整齐摆放着冠饰的各种碎片,颜色不一,形状各异。

 

杜静楠小心翼翼地拿出其中一块色彩鲜艳的翅膀状装饰介绍:“这是昆仑冠的一部分,被称为博鬓。博鬓是古代妇女的一种发饰,下垂过耳,鬓上饰有六瓣花、翠叶之类的饰物,是一种假鬓。”

图片

西北工业大学助理教授杜静楠(左)与文物修复师王峰在清理昆仑冠上的污迹。记者 赵茁轶摄

 

杜静楠与昆仑冠结缘,还要追溯到2007年。当时,西安昆仑工业集团的工作人员在该集团位于西安东郊的厂房内发现了两座古墓。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考古人员在其中一座古墓中发现了大量女性礼冠饰件(部件)。考古调查研究认为,这些礼冠属于隋末唐初时期。

 

隋唐女性礼冠是一类特殊的文物。女性冠饰和男性冠饰一样具有“明贵贱,等秩序”的作用,从时代和制度的角度来说,它们有总结前朝女性冠饰形制、影响后世制度的承上启下的特性。

 

这批饰物后来到了西北工业大学的实验室。出于对冠饰的兴趣,杜静楠成为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杨军昌团队中的一员,自2016年起开始对这批冠饰残片进行研究。

 

“杨军昌教授曾带领团队,清理并复制出了目前国内考古发现的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隋唐时期的萧后冠与十二钗。”杜静楠告诉记者,昆仑冠与萧后冠同属隋唐时期的冠饰,但与后者不同,昆仑冠的出土地缺乏对墓主人信息的记录,且历经多次盗掘,冠饰以极其碎片化的状态呈现在世人眼前。

 

“我们要从这些出土时看上去零零碎碎、残缺不全的文物中,寻找它的历史、它的功能。”杨军昌笑着说,“田野考古专家是在工地现场考古,我们则是在实验室‘考古’。”

 

在实验室“考古”的程序是什么?杨军昌现场以昆仑冠为例进行了讲解——首先对文物进行拍照记录,对其病害有初步了解,对于重点区域还要进行绘图;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判断文物内部的分布状态;在对整件文物有了系统的了解后,需要编写一个修复方案,由管理部门立项评估后,才能正式开始结构分析和文物修复。

 

“在整个过程中,人力清理和科技运用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对表面的土壤、锈迹的清理和对文物本体的相关分析。保护修复时间的长短,与文物的复杂程度和材料的保存状况密切相关。”杨军昌介绍,“就像给人看病一样,了解病灶所在,才能更好地进行治疗。”

02

 

藏着秘密的“黑科技”

 

“在实验室‘考古’的过程中,我们惊奇地发现昆仑冠的主人为兼顾美观和降低成本所用的小心机。”杜静楠说,“这些发现源于显微CT和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的运用。”

 
图片
 

昆仑冠零部件。记者 赵茁轶摄

 

目前,虽缺乏墓志铭等考古资料来进一步确定昆仑冠主人的身份,但运用科技手段可以分析冠上装饰元素的内在化学特征,探索昆仑冠的制造技术。为了解冠饰的内部情况、探查冠饰内部的显微结构、获取饰件原始结构信息,杨军昌团队引入了显微CT技术。这种技术在医学、地质学和材料学等领域广泛应用,但很少用于分析文物材料。

 

“我们团队研究了很久,觉得可以用这个技术分析文物材料,就联系到了重庆一家能够提供技术支持的公司。运用显微CT技术,可以无损探测冠饰的内部结构。”杜静楠说,这种非侵入观察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的3D成像技术,可以在不破坏样本的情况下逐层扫描,清楚了解样本的内部显微结构,并利用算法进行三维图像重建,获得内部高分辨率的三维结构信息。显微CT技术为珍贵文物内部探视提供了最先进的检测手段。

 

检测结果显示了昆仑冠杏叶饰的内部显微结构,可见明显的表面封层、基体、锈蚀和焊接痕迹。可以判定,昆仑冠的制作者把不同形式的铜基体(铜片、铜丝、铜珠粒)先焊接在一起,然后再进行鎏金处理。

 

在了解文物结构的基础上,杜静楠开始对昆仑冠的成分构成进行研究。如何在不破坏文物的基础上,对文物进行分区域的成分研究?杜静楠想到了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该技术可以对较大样品中的特定小区域进行非破坏性样品分析,从而更好地研究化学性质不均匀的材料。此外,因几乎不需要样品制备,这种技术还具有快速和痕量元素灵敏度高的特点。

 

杜静楠曾在西北大学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西北大学的实验室里有一台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机器。杜静楠带着昆仑冠残片,前往西北大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实验结果显示,昆仑冠并非通体鎏金,饰品背后的金属丝其实是黄铜,属于铜锌合金。这种材料相较于纯铜,优点在于强度高、外观美。由于黄铜同样具有黄金色泽,宛如黄金,因此被称为“鍮石”。

 

“除了黄铜外,我们还分析出,博鬓上足以以假乱真的宝石是玻璃。”杜静楠指着一块湛蓝的碎片说,最初团队的许多成员都认为昆仑冠使用者的等级较高,饰品理应是宝石。后来,杜静楠将饰品放在显微镜下一一观察,发现其中竟然有大量气泡。借助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机器,团队最终确定,这些“宝石”是以钾、钙、硅3个元素为主的钾钙硅酸盐玻璃。杜静楠分析,之所以选取这种玻璃材料,是因为它的硬度较高,非常适合用来做装饰。

 

“下一步,我们还会继续分析昆仑冠上的玻璃黏合剂的成分到底是什么。”杜静楠说。

 

03

 

走向世界的“中国方案”

 

近日,杨军昌团队的5名成员应邀赴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参加第三届欧亚艺术与考古协会学术研讨会。该研讨会是全球考古与艺术领域的重要会议,吸引了近30个国家的高校、博物馆及研究机构的学者参会。会上,学者们针对各自领域的学术前沿问题展开讨论。

 

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代表团以我国古代工艺技术为主题,就古代黄金、青铜、玉器、黄铜及纸质文物作了报告。其中,杨军昌和杜静楠发言,内容聚焦隋唐冠饰制作工艺和分析方法,获得了组委会的高度认可。

 
图片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杨军昌展示昆仑冠的杏叶状饰品。记者 赵茁轶摄

 

杨军昌说:“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让世界看到了我们中国学者在文物保护方面的新方案、新科技。这次会议涉及亚洲艺术与考古的诸多方面,为深化理工科与人文社科在文化遗存研究领域的交叉与合作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古代的礼冠与服装相辅相成,交相辉映,不仅是中国服饰礼仪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中国人将自己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宗教观念沉淀于冠服之中。冠与国家建制、社会习俗、个人身份乃至道德修养均有直接关系,其社会功能已经超过了实用功能。隋唐女性冠饰承载着当时高等社会的文化内涵和技术传播的重要历史信息。这类文物体现了当时最顶尖的制作工艺,是考古学、美术史、技术史和宗教研究的重要对象。

 

昆仑冠作为隋唐命妇冠的遗珠,具有诸多特色:形似摩尼宝珠的杏叶饰花钿,宛如鹦鹉的造型设计等外来元素彰显当时密切的中外交流;玻璃粘连、黄铜支撑、花丝镶嵌等技艺的融入,展示出制作者的巧思。这一时期的礼冠体系体现了女性在礼制活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有助于人们了解当时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力和作用。

 

由于昆仑冠在出土时缺少原始信息,所有的饰件被发掘时凌乱散落,已经无法了解其原本的构造,只能根据萧后冠来推断其大概结构,所以修复后的昆仑冠目前仍然以零部件存在。杜静楠说:“我希望未来发掘到类似昆仑冠这样的文物时,能将其整体打包,然后再进入实验室‘考古’的环节。同时,我也希望礼冠能够作为一扇窗,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传统冠服和传统文化。”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