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沉默却依旧振聋发聩?
是祈年福音的汉代铜鼓
见证海南岛与中原文化
不可分割的血脉相连
是一尺见方册页的
《琼黎风俗图》
徜徉画中海南黎族先民
独特的生产生活
是聆听“长”着珊瑚礁的
宋瓷讲述历史
读懂古代
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浩浩荡荡
细品海南黄花梨与沉香的
独特芳香
娓娓道来海南岛上
生命的磨砺与哲思
从当年“有馆无舍”的窘迫局面
到海南的地标性建筑
再到靓丽的人文风景线
2008年开馆以来,
一代代琼博人默默坚守
在陈列展览、藏品征集、
文物保护与修复、
考古工作、文创开发、
公共服务等方面接续努力
天涯觅珍十五载
海南省博物馆讲述着历史
也见证着历史
如今,
《琼黎风俗图》“躺”在展柜中
每天静待成百上千
慕名而来的人
但背后却有着
一波三折的“回家”路
那是1945年前后
河南新乡(市)博物馆
从一名爱国将领手中
征集到了《琼黎风俗图》后
便一直藏于该馆
1986年,
有杂志对这本册页进行了介绍
并立即引起了
当时海南有关部门的重视
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所以很难准确地记录它的发展史
这本小册子是现存较早的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
反映黎族生产生活的画册
它对研究黎族的历史
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当文物在时间长河中沉淀
当文字在日夜年岁中积攒
海南省博物馆讲述的
海南人文历史故事
得以娓娓道来,代代流传
海南省博物馆收藏的文物
体现着海南独特的历史文化、
民族文化、海洋文化和华侨文化
海南省博物馆以“南溟奇甸”
作为展览的主题和陈列架构
整体展示了宝岛海南的
历史风采及独特的文化面貌
华光礁I号
是我国首次在远海发现
并成功打捞出水的
一艘南宋时期的木质沉船
也是我国第一艘
在远海用分解打捞的方法
打捞出水的古代木船
华光礁I号沉船文物
主要包括船体本身和船载文物
海南省博物馆
出水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
负责华光礁I号沉船
出水文物保护项目
船板保护修复工作
在打捞沉船时就已启动
由于历经千年海浪冲刷
和南海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
船体大部分结构荡然无存
不只是船体修复
上万件出水文物的修复工作
也是重头戏
由于船载瓷器散落在
海沙与珊瑚碎屑交错的沉积层上
这使部分出水瓷器的
釉面疏松脱落、表面粗糙
还有些器物出现了破损
需进行脱盐和修复处理
在展览前,
瓷器还要经过粘接、配补、
加固、作色等基础的修复流程
海南省博物馆建立了
华光礁I号三维模型
利用三维扫描技术
复原出华光礁I号主体的
真实色泽、几何形态
及结构组装构成
再过几年
观众就能在海南省博物馆
看到真实还原的华光礁I号
更好地领悟深厚的中华文明
历史与岁月沉淀出文物的底蕴
桥山遗址是海南迄今发现
最大的史前遗址之一
其堆积之丰厚、遗物之丰富、
保存之完好
在整个华南地区都极为罕见
在发掘了陵水桥山遗址后
考古队又相继发掘了
陵水的莲子湾遗址
和三亚的英墩遗址
这三处史前遗址的
地层叠压关系及文化内涵
表明以英墩和桥山遗址为支点
可初步构建
海南东南沿海地区的编年序列
2020年初
海南省博物馆正紧张筹备
“碧海丹心——
解放海南岛文物史料展”
陈列部工作人员
忽然接到一个陌生的来电
一位自称是张玉华将军儿子的人
说要把他父亲
参加解放海南岛战役时的
工作笔记捐给博物馆
这本笔记本极为珍贵
它让人们对解放海南岛战役
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让这段珍贵的红色记忆
更加清晰具体
在许多藏友、藏家
和文博爱好者的帮助下
海南省博物馆征集到了
很多重量级的文物
琼博人认真保管好利用好
这些革命文物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走过15年历程
今天的海南省博物馆已成为
拥有2.6万余件/套馆藏文物
2000平方米文物库房
1.2万平方米展厅的
国家一级博物馆
15年来
从无到有
从量变到质变
今天的海南省博物馆
已经成为海南显著的文化地标
15年来
500场陈列展览
有深度、有温度地
讲述着海南的故事
琼博的人才队伍越来越壮大
陈列展览、保护修复、考古研究等
领域涌现出了大量的学术成果
琼博的考古发掘
也为探究海南文明
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代代守正创新、
团结奋进的琼博人
用奋斗书写了
海南省博物馆的发展史
走进一座博物馆
走读一场展陈
凝望一件件文物
它们虽不知时光
却守护着时光
在这里任时间倒流
任思绪飞扬
你或许就能读懂博物馆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