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守护文脉薪火 润“物”掷地有声

字号:T|T
2023-11-15 16:29 来源:国家文物局

丝路深秋,行走新疆。天山雄伟、峡谷壮阔,胡杨金黄、石榴火红。

风景之美尽收眼底,文物之美流韵绵长。

新疆文物数量大、类型多、年代早,新疆广袤的大地上,分布着不可移动文物90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3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20处,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国22处遗产点,6处在新疆。这些珍贵的文物和文化遗产讲述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是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新疆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出台一系列文物保护政策措施、采取多样化保护修缮方法、推进高科技安全防护方式,在文物保护方面结出累累硕果。

近日,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新疆文物保护利用成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新疆,探寻新疆文物保护“新思路”。

 

交河故城,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生土结构古代建筑城市。

 

相辅相成 多部门齐心协作

近年来,新疆考古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重要成果,为了更加全面提取考古遗存信息,国家文物局大力推动新疆考古工作强化科技支撑与多学科合作研究。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相继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对考古出土资料进行多学科合作研究。多学科与高科技使考古成果内涵更加丰富,反映出的古代社会面貌更加清晰。

在中国科技大学发布的《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植物遗存研究》一文中提到,这座唐代沙堆烽燧出土的植物标本中,“找到”了40多种不同植物,既有水稻、青稞、大麦、小麦、粟、黍,黑豆、豌豆等粮食作物,还有桃、杏、枣、核桃、沙枣、西梅、亚麻、葱、甜瓜、葫芦等园艺作物。

“这些成果让我们对唐代戍边将士的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胡兴军说,“在克亚克库都克烽燧考古发掘过程中,我们和国内多所高校、多家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科技考古为我们提供了一双可以穿越千年的‘眼睛’。”

“多学科合作拓宽了考古学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古环境研究、动植物研究、体制人类学研究、金属冶炼与材料史研究和地理信息技术研究为主要方向的多学科研究领域。高科技考古为历史遗存的精准解读提供了‘望远镜’和‘显微镜’,有助于更准确地揭示新疆历史,以考古发现实证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地区的有效管辖,生动阐释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事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文瑛说。

除了科技保护研究,文物修复也是考古所的重点工作之一。研究所副所长党志豪告诉记者,截至目前,配合考古发掘,研究所已累计修复陶器、青铜器、铁器、金器、纺织品、木器、纸质文书等各类出土文物千余套。“我们联合陕西考古研究院、中国丝绸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先后申报纺织品、纸张等8项专项保护修复研究课题,开展针对性保护和研究。未来,研究所将继续明确科研重点,不断提升文物保护水平,促进考古成果活化利用。”党志豪说。

新疆有一处文物对守护祖国疆土发挥着突出作用,那便是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城西南五十多公里边境线上格登山上的平定准噶尔勒铭碑。该碑立于1760年,分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保存基本完好,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伊犁州博物馆研究员安英新向记者介绍,“为了保护平定准噶尔勒铭碑,国家文物局多次拨款,支持该碑北亭建设和本体修缮等。近年,江苏援助伊犁州指挥部也启动对该碑本体抗震加固及环境整治项目。”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对烽燧的经典描述,烽燧曾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设施。世界文化遗产点克孜尔尕哈烽燧,是丝绸之路上保存完好的“红色哨卡”,见证了历史上各民族共同保卫、建设新疆的历程。

来到库车却勒塔格山南麓盐水沟沟口的冲击台地上,矗立于此2000多年的克孜尔尕哈烽燧依然挺拔。据介绍,全国首例土遗址文物保护综合监测项目曾对烽燧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监测,监测数据精确至0.01毫米,准确获取了烽燧夯土的风化速率、裂隙变化规律、冲沟的发展变化规律等数据,为实施烽燧本体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克孜尔尕哈烽燧对研究丝路交通、军事等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吐鲁番市以西,河谷环绕中,一片柳叶形岛状台地高约30米,交河故城建于此处。交河故城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生土结构古代建筑城市。街巷、作坊、官署、民居、寺院……昔日繁华的城池经过岁月洗礼,静静诉说着2000多年的历史过往。

“生土建筑是脆弱的,不可再生的。”吐鲁番学研究院副院长陈爱峰感慨道:“交河故城历经沧桑巨变,历史底蕴深厚,除了做好本体加固、崖体修缮等保护工作,文物数字化可以帮助文物知识普及,为文化赓续传承一臂之力。”

陈爱峰介绍,“交河故城的数字化工作已提上日程,目前对交河故城进行三维扫描,恢复官署、民居和一些佛教寺院原貌,让观众能更直观地看到交河故城当年的生活场景,增加代入感、体验感。”

记者从吐鲁番市文物局交河故城文管所还了解到,近年来,交河故城安防系统完成了升级改造,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整体保护、抢救性和预防性保护并重,在持续夯实文物保护基础上坚持保护为主兼顾文化传承与利用,铺展开一条融合之路。

内外兼顾 织牢安全防护网

“天山之北,有一条大路,那是草原之路,也是绿洲丝绸之路;天山之北,有一座大城,那就是北庭城。从空中俯瞰,新疆吉木萨尔县的北庭故城遗址的大格局清晰可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郭物的描述,让记者对眼前的北庭故城遗址有了更立体的认知。

北庭故城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新疆首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北庭故城是古代丝绸之路北道必经之地,现存主要为唐代时期遗存,包括北庭故城城址、城址西部的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两部分。

在北庭故城遗址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透过大屏幕可看到周边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实时变化。记者了解到,这套系统24小时不间断监测管理,自动提取相关数据,生成“健康体检表”。

作为不可再生的土遗址,防范风化、干燥、雨蚀、霉变、起甲等病坏损害是保护工作不容忽视的关键点,文物保护人员可根据监测数据随时采取相应措施。“土遗址的保护是国际性难题,我们将不断探索运用科学方法对遗址进行更全面的保护。”北庭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北庭故城遗址是我国唐至元时期新疆天山以北地区的行政中心。

 

一路向西,另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点克孜尔石窟渐入视野。

克孜尔石窟是我国地理位置最西、现知最早的大型佛教石窟寺遗址。“克孜尔石窟分4个石窟区,现有洞窟349个。”一起爬上陡峭的悬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尔石窟研究所副所长苗利辉站在洞窟前对记者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和自治区加大了对整个龟兹石窟的保护力度。国家实施50多个项目,对岩体进行保护加固,对壁画进行保护修复,新建保护利用设施。通过11个岩体抢险加固项目,基本完成了龟兹石窟群的新一轮岩体抢险加固工作,我们管辖的一些重大石窟的险情已经得到基本遏制。”

克孜尔石窟壁画数字化保护项目也在同步推进,目前完成了22个洞窟、80件文物的数据信息采集,对石窟的保护正由抢救式向预防性转化。

 

克孜尔石窟,我国现知最早的大型佛教石窟寺遗址,现有洞窟349个。

 

 

安装了环境监测设备的克孜尔石窟第175窟。

 

克孜尔石窟拥有数量众多的洞窟和壁画,如何保护好,是克孜尔石窟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壁画一般由支撑结构、地仗层、颜料层组成。一些壁画存在地仗层酥碱等病害,一些壁画地仗层边缘跟岩体已经分离有脱落隐患等,这些都需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治理。”从事多年壁画修复工作的克孜尔石窟研究所保护所修复中心主任谢文博介绍,利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显微照相机、分光测色计、老化试验机等仪器可以进行修复前的观察和研究。而修复人员在进行壁画回贴时,需要先把背后岩体清理干净,再用加固材料对岩体进行加固,最后填泥回贴地仗层。

谢文博谈到这些具体工作时说:“从文物本体、文物赋存载体到文物保存环境,克孜尔石窟有其独特性,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制作材料和工艺、病害成因、病害发育机理,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保护加固材料和工艺,使龟兹石窟文物尽可能长久地传承下去。”

“2010年至今,我们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合作,共实施石窟壁画保护修复项目7项,已完成对41个洞窟壁画的修复任务。目前仍有部分洞窟壁画保存状况欠佳,壁画病害在不断发育,有脱落、损毁的风险,我们会按照相关规章制度申报立项,再实施修复。”谢文博告诉记者。

除了壁画修复,对洞窟和壁画及其赋存岩体和保存环境的巡查、检查也是谢文博的日常工作:“我们对21个局部病害严重洞窟做好日常维护。9处石窟按照要求每一季度巡查一次,走下来需要一周时间。降雨、降雪、地震后的文物安全情况是检查的重点。”

石窟保护需要人防技防“协同作战”,苗利辉说,克孜尔石窟环境监测中心已初步组建,实施包括自然环境、文物本体、遗产要素变化等方面全面监测,保护工作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近些年,为保护好遍布广阔大地上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新疆采取了系列措施。

设置监测预警设施,辅助运用车载雷达扫描、卫星影像对比、高空“鹰眼”探查等技术手段,聚点成线,新疆正在构建全区文物监测预警网络系统。与此同时,为了打通文物保护“最后一公里”,新疆还持续推进文物保护工作站建设,覆盖罗布泊区域、克里雅河流域、古龟兹地区、天山北麓和阿尔泰山南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自治区文博院党组书记徐锐军介绍,新疆对保存状况相对稳定的文物遗址,加强“岁修、季巡、日查”等日常管护。2017年起,自治区党委、政府每年投入2280万元解决950名野外文物看护员经费,缓解了野外文物巡查难、看护难的情况。

51岁的买买提·依里牙孜就是近千名文物看护员之一,2022年,他入选了首届“新疆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深秋清晨,他像往日一样绕着白杨河上游拉甫却克古城遗址查看了一圈……26年来,买买提·依里牙孜对白杨河流域及周边区域的地形地貌、道路的布局和走向早已熟记于心,他告诉记者:“小时候,父亲就是文物看护员,从小受父亲的影响,我对保护文物遗址产生了强烈的责任心。父亲去世以后,沿着父亲的足迹,我也走上了保护文物遗址之路。”

新疆在充实扩大野外文物巡查志愿者队伍同时,也不断加强地方文物执法力量,保持严厉打击文物犯罪高压态势,加大文物公益诉讼力度,全区文物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用情入心 保护好生活更好

走进喀什古城,眼前是目不暇接的民族风情,耳边是欢快自豪的解说,在保护中鲜活多彩的喀什古城熙熙攘攘、人潮涌动。

相对古城的热闹喧嚣,喀什老城东北端的“高台民居”恬静许多。这处建于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的“土陶人家”聚居区已有600余年历史。2009年开始,喀什对老城区进行集中改造,谈及老城区危旧房改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盛春寿认为,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是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也是遗产保护的原动力,当然也应该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受益者。喀什老城区危旧房改造得到当地民众的支持。

25岁的喀什小伙儿导游米热阿里由衷地告诉记者:“我特别愿意为大家讲老城故事,因为这就是在讲喀什人自己的真实生活,老城庇护我成长,我也要用自己的方式保护守护她。”

如今,来来往往的人们既能在高台遗址原貌展示区驻足回望厚重历史,又能通过一户户加固修缮过的特色民居、传承至今的民俗民风和一件件匠心独具的手工艺作品,畅想“有机更新”的未来。

 

在“新疆最大的坎土曼”喀什古城铁业公社里依然能看到古老的打铁手艺。

 

 

坎儿井文化展示提升和微环境整治工作,改善了周边群众居住环境。

 

古往今来,热闹的巴扎(集市)和喀什古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一处处坎儿井也与新疆各族人民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坎儿井是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历史见证,仅吐鲁番就有坎儿井1108条,合计总长约6500公里。吐鲁番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张勇对记者说:“坎儿井水,是吐鲁番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更是推动吐鲁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之水。”

为进一步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坎儿井,多年来,新疆从法律保障、文物保护工程等方面做足工作,不仅采用传统技艺和现代工艺相结合的方式,最大程度地保留坎儿井形态,更在保护中将坎儿井精神、坎儿井文化薪火相传。

“坎儿井行动”着力于让千年坎儿井焕发新生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坎儿井保护条例》《吐鲁番坎儿井地下水利工程保护总体规划》颁布,夯实坎儿井保护基础。

同时,吐鲁番持续开展坎儿井文化展示提升和微环境整治工作,推行“文物保护项目+村民”模式,利用农闲时期进行保护施工,聘请当地农民作为坎儿井保护修缮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助力坎儿井保护项目实施地周边村民增收致富和坎儿井掏捞技艺的传承发展,带动工程实施主体所在地参与维修的村民增收5000元以上,有力改善了周边群众居住环境,成为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富民育民、惠民利民的典范。

“为更好地推进坎儿井保护与利用工作,我们将继续做好新一阶段坎儿井专项调查工作,深入挖掘坎儿井的文化价值,推进吐鲁番坎儿井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让这流经在各族人民生产生活中的另一条‘丝绸之路’更加富有生命力。”张勇说。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美丽新疆,美好生活,在眼前在心底。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