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海底沉船,700年前的宁波也有

字号:T|T
2023-11-07 15:41 来源:宁波博物院

近期考古界的重磅新闻,莫过于南海西北陆坡发现的两处明代沉船遗址,这是我国首次在1500米深海发现的明代沉船遗址,也是“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之一,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开启新篇章。

从印尼的“黑石号”,到“南海沉船”,再到宁波象山的“小白礁Ⅰ号”,沉睡在深海里的古沉船,如同历史遗落的珍珠,总是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

( “小白礁Ⅰ号”发掘现场鸟瞰)

图片

( “小白礁Ⅰ号”调查与试掘)

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1976年,在韩国新安海域发现的一艘神秘沉船,同样震惊了全世界。

这艘沉船,与700年前的宁波,有着不解之缘。

新安沉船的谜题

这艘全亚洲发现的最大的古代沉船,装载的货物价值惊人:

2万多件宋元瓷器,重达28吨的中国钱币,1千多根稀有的紫檀原木,700多件金属器物,堪称海底宝藏。

更为神秘的是,如此价值不菲的古代商船,却在中、日、朝的官方文献中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图片
图片

(新安船复原模型(1:10)本次展出)

那么,问题来了。这艘船从哪里来?又要去往何处?除了两万多件瓷器,还有哪些重要遗物以及不为人知的秘密?

正当考古工作陷入僵局的时候,一件看似不起眼的青铜铭权的出水,让诸多问题的答案随之浮出水面。

图片

(新安沉船出土

铸有“庆元”铭文的铜权)

小铜权中的大历史 

青铜铭权,也就是带有铭文的古代秤砣。这个秤砣两面都刻了字,原件中,正面刻“庆元”二字,背面刻“庚申年”。

众所周知,“庆元”是南宋宁宗至元朝宁波的城市名称;“路”是元朝地方行政区划,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六十年一甲子,元代的庚申纪年有两个,一个是1260年,另一个是1320年。

再结合一起出水的8件“至治三年”(1323年)的木简,最后,考古学家一致断定,新安船于公元1323年左右从宁波启航。

图片
图片

(“庆元·元代的宁波”展厅照)

700年前,这艘集中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技术、最先进的航海技术,满载着珍贵货物的商船从中国宁波港,最终却未能抵达目的地,而沉没在了韩国新安附近的海域。

这一整船令世界震撼的宝货,正是宁波作为元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外贸易的真实写照,也为我们勾勒出了元代宁波城市发展和对外贸易的侧影。

从一艘船看一座城

新安沉船不仅勾连了沉船与元代宁波港的内在关系,其出水文物还准确地与庆元时期宁波出土的文物相互佐证,让宁波作为海丝路上古港“活化石”的历史地位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和实证。

新安沉船出水的瓷器还有2万多件,包含了中国古代的龙泉窑、景德镇窑、定窑、吉州窑、建窑和磁州窑等著名窑口,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高丽青瓷。

与之巧合的是,1978 年,在宁波东门口码头遗址发掘一艘古船,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龙泉窑青瓷和景德镇青白瓷等,与新安沉船中所见的瓷器品种组合相似。

1995年,明州市舶司(务)遗址出土了高丽青瓷象嵌相搏菊花纹盒盖,高丽青瓷与青瓷象嵌碗等器物残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宁波出土各类瓷器 本次展出)

2001-2002年,宁波永丰库遗址也出土了包含龙泉窑、磁州窑、景德镇窑在内的大量瓷器,这些不仅从侧面说明了新安沉船与庆元港的密切关系,也证明了元代的宁波已经成为联通国内与国际商贸运输的枢纽城市,同时折射出庆元港的繁华景象与经济的活跃程度。

图片
图片

(宁波出土各类瓷器 本次展出)

今年,为纪念韩国新安中国元代沉船从宁波启航700周年,宁波博物馆推出了“庆元•元代的宁波”特展,用159件/组展品向世人讲述了元代宁波的港城胜景,其中有不少展品都能与新安沉船的文物相互印证。

翔实的史籍方志、精美的文化遗存和丰硕的研究成果,带您领略庆元这一段历史的风采与神韵。

-展讯-

“庆元·元代的宁波”特展

时间:2023年6月10日-2024年1月1日

地点:宁波博物馆三楼南特展馆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