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 ▏中国古代货币金融领域的重大发明创造及其影响

字号:T|T
2023-11-02 17:23 来源:中国钱币博物馆

2023年10月30日,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周卫荣在馆报告厅作了题为“中国古代货币金融领域的重大发明创造及其影响”的讲座。本次讲座是中国钱币博物馆“钱博讲堂”2023年第3讲,由高聪明副馆长主持并点评,来自馆内外的七十余名听众参加。此次讲座是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而举办的系列讲座之一,也是博物馆钱币学、货币史业务培训讲座专题的第一讲。

周馆长认为,中国古代货币金融领域有许多发明创造,其中有三项发明创造影响深远,惠泽当下,即叠铸工艺、翻砂工艺和纸币。

 
图片

周馆长首先介绍了叠铸的含义和源流。叠铸即层叠铸造,是中国古代钱币领域的一项重大技术发明;它省工省时省料,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在传统铸造业中发挥过革命性的作用。中国古代铸钱工艺源于青铜时代的青铜器范铸工艺,其演进发展方向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二是尽可能保持钱币重量和成色的一致性。叠铸是传统块范铸造工艺发展到极限之后的创新产物,产生于西汉初期,当时使用单面、薄小的半两钱,“听民放铸”“即山铸钱”,激发了民间的创新活力。叠铸工艺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即西汉时期以半两钱为代表的初始阶段,王莽时期以大泉五十为代表的成熟阶段,东汉之后广泛应用,到萧梁时期发展到技术极限。叠铸工艺的应用超出了钱币领域,从古代的小件车马器,直到现代的首饰制造业,都在沿用叠铸工艺思想。

图片
 

接下来,周馆长介绍了翻砂工艺的来龙去脉,这是中国古代钱币领域的又一项重大发明,是叠铸工艺发展到技术极限后的创新产物。翻砂工艺用母钱和砂型代替泥范,最初产生于南北朝时期,诸多实物和考古证据可以支持这一论断。唐代已普遍采用砂型铸钱,并应用到其他行业。翻砂工艺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提高了钱币的标准化程度。翻砂工艺逐渐传播到中亚和欧洲,成为近代乃至当代制造业的重要支撑技术,直至现在仍在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翻砂工艺之所以在中国发明,源于发达的范铸工艺的积淀,也正是通过翻砂工艺,把中国古代发达的范铸工艺思想传递给了现代世界。翻砂工艺对人类技术文明的发展具有巨大贡献,没有翻砂工艺就没有西方的工业革命,翻砂工艺堪称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

在纸币部分,周馆长指出,纸币发明于北宋时期的四川成都地区,被称为交子,最初是存款凭证,在发展中逐渐具备信用货币的特性。天圣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公历1024年1月12日)政府设立益州交子务,正式成为官方货币。四川产生纸币是由于铁钱的大量使用,而铁钱价值过低,重量过大,对行旅、交易极为不便,非常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产生纸币是客观需要。相对于金属货币,纸币更持续不断地为新增加的社会财富提供货币支撑,不仅是一项技术发明,更是一种制度创新,为塑造现代的金融体系打下了基础。纸币在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具有划时代意义。

这次讲座受到了听众的热烈欢迎,讲解内容结束后的互动环节,针对听众提出的古代纸币防伪技术、信用背书体系、翻砂工艺和纸币的传播路径等问题,周卫荣馆长一一进行了解答。高聪明副馆长认为,周馆长的研究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注重将时代背景与技术发明紧密结合,对我们的学术研究工作有重要启发。中国古代货币金融领域的这些重大发明,体现了中国人民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对我们坚持文化自信、历史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