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就《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接受记者专访

字号:T|T
2023-11-01 17:10 来源:国家文物局

2023年10月16日至17日,国家文物局在浙江泰顺组织召开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就廊桥保护行动的背景、原则、目标和具体要求,接受记者专访。

 

记者:国家文物局与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启动廊桥保护行动,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该行动的背景。

 

关强:廊桥是文物中极具特色的一个细分类型,历史悠久,类型多样,传承至今,与山、水、田园景观和古村镇、街道有机融合,承载着当地社会的公共生活,文化传统和缕缕乡愁,是传承历史文脉的实物载体,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支点。但同时,廊桥的保存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也面临着家底不清、保护管理欠账较多、工艺濒临失传、文物安全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开展系统性保护研究,建立健全长效保护工作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足迹遍布百余处文博单位,多次强调要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加强系统性保护和全面保护。今年6月2日,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释高度总结了“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系统阐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为新时代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指明了方向。

 

廊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是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实证。为切实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一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系统性加强廊桥保护研究利用工作,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开展廊桥保护行动。这不仅是探索文物系统性保护路径的一个重要工作切口,也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记者:请谈谈廊桥保护行动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关强:今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运城调研时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廊桥保护行动围绕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论述确定了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在基本原则方面,强调坚持全面保护、坚持价值研究、坚持有效利用。第一是坚持全面保护,始终把保护放在首要位置,以摸清廊桥资源家底为基础,统筹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注重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第二是坚持价值研究,只有深入剖析、理解了廊桥的价值,全面了解了廊桥所根植的我国城乡人居环境和传统文化习俗,才能真正做好其保护和利用,研究是保护和利用的基石。第三是坚持有效利用,像廊桥这样的文物建筑的利用,首先应该着眼于文物建筑原本功能的延续。当地居民行经廊桥,在廊桥上驻足、休息、聊天,乃至利用廊桥举办公共文化活动,本就是廊桥的最佳利用方式。因此,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我们提出要充分发挥廊桥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让散布在城乡的廊桥活起来、传下去。

 

按照这三方面的原则,基于廊桥文物的现有工作基础,提出了廊桥保护行动的总体目标:即,在“十四五”期间完成我国廊桥专项调查,健全廊桥文物保护体系,明显改善廊桥保存状况和周边环境,确保重点廊桥安消防设施全覆盖,提升风险防控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认知、保护和利用廊桥文化遗产。到2025年底,全国廊桥的保护、研究和利用工作,以及全社会参与廊桥保护的意识将得到全面系统的提升,为廊桥文物的永续保护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在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会上,我们注意到您多次提及廊桥的系统性保护,请介绍一下如何实现廊桥的系统性保护?

 

关强:廊桥的系统性保护需要从它的保护传承全过程出发。首先要开展调查、研究、认定,将廊桥纳入文物保护体系,在做好廊桥建筑实体的保护修缮、灾后修复,消除廊桥险情的基础上,开展廊桥的日常养护、安全防控和周边环境整治。不仅关注廊桥的使用功能、展示阐释,也关注其所根植的社会背景、文化传统、非遗技艺传承和情感寄托,特别是关注参与廊桥保护研究、营造管理、日常使用的学者、工匠/非遗传承人、当地百姓等。不仅要保护文物建筑本体,还要保护、传承和发展文物建筑的环境和社会体系。

 

这次启动会后调研了浙江泰顺的文兴桥、北涧桥和福建寿宁下党乡的鸾峰桥,以及这些廊桥周边老建筑改造的廊桥记忆馆、展示馆,了解防灾减灾、灾后重建和非遗保护传承相关情况,启动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旗峰桥及桥头屋保护修缮工程,这都是廊桥系统性保护的实际案例,希望以廊桥这一细分门类为切入点,探索完善分类分级、全面保护、系统性保护的中国文物建筑保护管理体系。

 

记者:廊桥面临什么样的风险因素,廊桥保护行动计划如何应对这些风险?

 

关强:廊桥主要面临暴雨、洪水、大风、虫害等自然因素威胁,以及火灾、行洪条件改变、拆除破坏、不当改动等人为因素破坏,同时,廊桥的自然老化、缺少维护也会造成其保存状态的劣化甚至损毁。

 

廊桥保护行动首先将开展风险识别和评估,提出以省为单元、以区县为主体,在福建、浙江、湖南、广西、云南等省(自治区)建立廊桥风险评估工作机制,明确主要风险和应对措施,并结合廊桥文物专项调查完成第一轮廊桥风险评估。

 

针对自然灾害,廊桥保护行动在《关于加强桥梁文物防灾减灾工作的意见》基础上,推动地方政府将文物保护纳入当地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定期组织实施廊桥应急演练和培训,完善灾前、灾时、灾后保障措施。同时,选取泰顺廊桥、处州廊桥、闽东北廊桥等部分廊桥,探索开展防汛联动机制。

 

针对人为因素影响,廊桥保护行动提出,提升安全防护设施配置水平,逐步实现全覆盖,公示公告每一处廊桥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信息,开展廊桥安全隐患整治专项行动,挂牌督办一批重大火灾隐患,并禁止在廊桥上及其周边毗连区域开展影响文物安全的活动,严格管控用电行为,严禁使用明火和吸烟。廊桥保护行动还专门强调,在城乡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水利工程建设中,应注意对廊桥及其周边景观环境的保存、保护,坚决杜绝大拆大建、拆真建假,并审慎评估对河道行洪的影响。

 

此外,廊桥保护行动还提出,要推动各级人民政府加大廊桥文物保护力度,公布廊桥文物保护名录,并计划在浙江、福建、广西等廊桥密集区域,落实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岁修”机制,组织较为稳定的专业技术团队和当地工匠队伍,开展常态化巡查检修,重点关注桥基桥墩掏蚀、拱架结构安全和垃圾隐匿、病虫害、桥梁使用情况、消防和安防情况、周边环境变化等。

 

记者:我们注意到,廊桥保护行动强调了以多种形式做好廊桥的挖掘、整理、阐释和传播,您可否谈一谈具体的思路?

 

关强:廊桥的挖掘、整理、阐释和传播贯穿了廊桥保护行动的全过程,在多个任务中都予以安排。

 

例如,在全面留取廊桥信息任务中,提出要有序开展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廊桥测绘工作,编制出版廊桥系列图录和测绘集,征集历史照片并纳入廊桥数据库。组织拍摄廊桥千人访谈,留存较为全面系统的影像和口述史记录。

 

在深入推进廊桥研究任务中,提出要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支持,鼓励开展廊桥价值、技术成就、区系类型和匠作等专题研究,支持相关的乡土社会、传统习俗、文化线路、防灾减灾等跨学科研究和各类学术交流活动。

 

在综合展示利用任务中,提出要将廊桥及附属文物建筑、周边既有建筑、当地现有展馆等作为乡村公共活动和文化中心加以利用。鼓励在廊桥集中分布地区的综合博物馆内设立廊桥专题陈列。探索推广与廊桥相关的主题游径和乡村旅游,把文物保护、廊桥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结合起来,特别是和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充分带动周边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

 

在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任务中,提出要支持公益基金、社会组织参与廊桥研究和展示阐释,鼓励企业、当地居民深度参与家乡廊桥保护、管理和安全防控,推进廊桥文物相关志愿服务。

 

在宣传引导保障方面,提出要编辑出版相关普及读物,举办廊桥摄影、专题展览、讲座、设计、营造技艺、文艺作品展演等公众推广活动。近两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只此青绿》《碇步桥》等取材于文物主题的舞蹈受到了广泛好评。我们也期待取材于廊桥的优秀文艺作品出现,推动廊桥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期待通过以上一项项工作任务的推进和落实,切实加强廊桥的挖掘、整理、阐释和传播。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