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综述

字号:T|T
2023-11-01 08:48 来源: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9·28”“5·27”重要讲话精神、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贺信精神、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全面展示近年来我国人类骨骼考古工作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加强对我国人类骨骼考古研究工作指导,值此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召开之际,中国考古学会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于20231023日至24日在陕西省西安市组织召开学术研讨。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19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29位学者代表参加会议,围绕古人类学、DNA分析、骨骼形态学、古病理学、骨骼同位素分析等研究最新成果展开学术交流。另外有30余位专家、学者和学生旁听研讨。

图片

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合影

一、古人类学研究

2022年是人类进化研究中令人兴奋的一年,古人类研究取得了大量惊人的进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赵凌霞研究员及研究团队对河南洛阳栾川孙家洞古人类化石进行研究后发现,这批化石至少代表3例个体:2未成年人和1例成年人;未成年个体的牙齿生长发育阶段分别与6-7岁和11-12岁的现代青少年相当,栾川幼年个体化石的发现为探讨现代人独特的生物学特征的出现及其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的依据。根据栾川孙家洞动物群及初步测年结果表明,栾川古人类的生存时代为中更新世,处于古人类演化、分化及现代人起源的关键时段,赵凌霞研究员强调,该遗址的古人类形态具有一定的原始性,可归入直立人或古老型人类的形态范畴,栾川孙家洞古人类化石的发现为中国古人类连续演化与现代人多地区起源理论假说的论证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古DNA分析研究

过去的十年,新一代古DNA技术的引入在考古学、人类学、遗传学领域产生了诸多重要的成果。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崔银秋教授以古代乙肝病毒、鼠疫耶尔森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基因组研究为例,总结了古代病原体基因组研究的进展,并指出该项研究为关于病原体进化、抗生素耐药性以及古代健康、文化习俗和历史流行病提供了新见解;崔银秋教授还汇报了她及研究团队对东亚不同地区发生的古代疫情中的最新研究数据和分析结果,并强调针对古代疫情的起源和传播路径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现代病原菌出现和古代病原菌重新出现的过程和生态环境。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宁超研究员以中国北方粟黍农业的扩散为背景,通过开展古DNA分析等多学科研究,发现粟黍农业的扩张是驱动人群迁徙和语言扩散的重要机制,例如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就受到中国北方粟黍农业人群广泛的基因贡献;日本群岛绳文文化向弥生文化的转变不仅仅伴随着稻作农业的传入,同时也伴随着中国北方农业人群基因的流入等。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马鹏程博士对山西黎城西关墓地5例个体的牙齿中提取了DNA,以此对周代黎国贵族阶层的起源和社会结构进行探讨,发现其父系类型所代表的男性祖先群体具有蒙古高原及周边地区的起源背景;但该人群在常染色体基因组上属于自龙山时代奠定的中原基因池,并发现这一时期草原文化因素的传播没有伴随大规模的相关人群的扩散。结合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其推测周人祖先人群曾在陇东黄土高原和关中西部地区长期活动,在崛起的过程中深度中原化。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考古背景下推断个体之间的亲属关系通常是通过间接方法来实现的,例如分析死者的埋葬安排或进行生物特征和健康状况的人类学调查,但这些方法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此遗传数据成为从考古发掘中准确确定个体亲属关系的唯一可靠手段。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张帆副教授结合古DNA、体质人类学、考古学等多学科证据,利用多学科手段,精细还原了我国北方地区几处遗址出土古代个体的亲属关系,进一步重建了这些遗址所处的古代社会的婚配习俗、埋葬习俗以及社会结构等人类社会的不同方面。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薛家旸博士研究生通过对采集自陕西五庄果墚遗址、庙梁遗址、石峁遗址,山西陶寺遗址、周家庄遗址等9处遗址的172例个体进行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研究,发现石峁遗址先民很可能主要是来源于本地,且石峁文化相关人群之间很可能具有相同的母系遗传成分,并与陶寺文化相关人群之间的母系遗传联系最为密切,对于现代北方汉族具有相对更高的遗传贡献。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聂麟懿硕士研究生针对河南荥阳官庄遗址出土人骨进行遗传学与考古学研究,发现该人群的线粒体单倍型均为东亚北部和东亚南部常见的线粒体单倍型,主体人群与现代汉族、古代黄河流域人群之间联系紧密,且内部差异性较黄河流域其他古代人群的遗传差异性更大,推测可能与该遗址受到诸侯国政治更替影响,导致社会动荡和人群不稳定相关。
图片

古人类学研究和古DNA分析研究专题讨论

 

三、骨骼形态学研究

骨骼形态特征的变化与规律一直是人类骨骼考古学备受关注的课题之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赵东月副教授通过对乌兹别克斯坦拉巴特墓地出土141例大月氏文化时期人骨标本开展综合研究表明,拉巴特先民拥有中亚两河类型为主体的颅面特征,利用肢骨功能形态改变、关节疾病、牙齿磨耗分析、同位素检测等方法综合判断该遗址古代人群的生业模式为农牧兼营。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张燕副研究馆员对四川宣汉罗家坝遗址2019-2021年发掘出土人骨进行了鉴定与初步研究,运用体质人类学测量和分析方法,重点探讨罗家坝人骨的颅骨形态特征,并与相关人群进行了对比研究,为了解商周时期巴人的体质特征及族属等问题提供依据。同时,根据已观察的古病理特征试图还原该人群的营养健康状况,并对个别个体的身高进行了推算,以及对该人群死亡年龄分布,墓葬排列规律、葬式葬俗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杨张翘楚硕士研究生对山东省滕州市岗上遗址三座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瓮棺葬(W4、W6、W7)出土3例人骨进行颅骨及肢骨的测量,综合判断3例个体的胎龄分别为26.6周、27.6周、25.9周;通过对3例个体下肢骨骼的Micro-CT影像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评级,确认骨骼样本未受到细菌生物侵蚀,并推测3例个体未被养育,应为死产或出生后很快死亡。

图片

骨骼形态学研究专题讨论

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张晓雯博士对山东焦家遗址、丁公遗址、午台遗址、刘家庄遗址、粉庄1号墓地、辛置墓地等鲁北先民的牙釉质发育情况、椎神经管尺寸、贫血发生率和体型变化进行观察研究,发现从史前至汉代,鲁北先民婴幼儿群体始终普遍遭遇生存压力困扰,而稍大的儿童或青少年的生存压力随时代发展而有明显缓解。女性居民在进入历史时期后,身高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这种趋势可能与青少年生长发育期的营养水平下降有关。

 

四、古病理学研究

即便古病理学研究一直受到“骨学悖论”的严重挑战,但对可观察到的古病理现象的研究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陈靓副教授、王欣芃硕士研究生对陕西石峁遗址皇城台墓地M8的3例殉人个体进行研究发现,3号殉人为一例短肢侏儒症患者,年龄恰好处于10-12岁的青少年发育期,这一发现有助于了解骨骼生长发育身体各部位骨骼的尺寸和比例。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张全超教授、高国帅博士研究生对黑龙江洪河遗址距今4400至4100年前的人类骨骼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该遗址存在颅骨缺失以及多例个体颈椎上存在的锋利刃器切割痕迹。采用肉眼观察和影像学技术分析该遗址人类骨骼中的断头现象,共发现有43例个体成为猎头活动的受害者,且受害者均为女性和青少年,其中可能有32例个体在一次性猎头活动中丧生,这是迄今为止新石器时代亚洲地区发现的最大规模的猎头活动。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赵永生教授在山东省菏泽市青邱堌堆遗址M34中发现2例年轻成年男性个体仅保存颅后骨骼,在其东侧同地层的H226中,发现两例头骨并带有数节颈椎,其中①号个体第五颈椎可与M34的颈椎拼合,应属相同个体。通过对2例个体颈椎上的砍痕与切割痕迹进行观察分析,发现①号个体首先于第六颈椎处被割喉,随后第五颈椎受到两次锐器伤,最终被完全斩首。②号个体于第三颈椎处被斩首,仅观察到一处锐器伤。其推测青邱堌堆遗址作为这一地区地势较高的台地,在商末可能是举行仪式的重要场所。

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院吕奕辰硕士研究生对我国西北地区已知的秦文化遗址内古代人群的龋病状况作了统计与分析,并结合相关考古学研究、食性分析结果,论述这一地区古代人群的食物结构、健康状况,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秦人生业模式与龋患的关系。经研究发现,农牧兼营下的早期秦人龋病发病率较低。而伴随着秦国的扩张与从事农业经济秦人的不断增多,秦人的龋病发病率也随之增加。

浙江外国语学院孙刘伟博士对松江广富林遗址、苏州草鞋山遗址、吴江龙南遗址和余杭良渚遗址材料综合分析后发现,良渚先民的主食可能主要是稻米,在肉类食物方面,家养动物的比重逐渐高于野生动物,另外水网密布的周边环境也为良渚先民提供了丰富的水产品和蛋白质。通过综合分析良渚先民的饮食结构与骨骼健康,发现营养元素多元的饮食结构使得他们的骨骼更为强壮,降低了骨折的风险,并有助于维持关节的正常活动。

图片

古病理学研究专题讨论

五、骨骼同位素分析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稳定同位素分析成为人类骨骼考古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锶同位素为核心的多同位素方法已经成为研究生物迁移行为的主要方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春燕研究员介绍了该所近年来利用锶同位素分析技术追踪古代人类迁移行为的研究实例,主要包括新疆阿敦乔鲁、山西陶寺、河南二里头等遗址,探讨了该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唐自华研究员利用郑家湖墓地饱水墓葬中13例个体31枚臼齿的锶、碳、氧同位素进行分析,重建了个体青少年阶段的迁移历程,提出该墓地至少有12个个体发生了跨区域迁徙。迁移可以发生在幼年、少年、青年和成年的各个阶段,迁移方向不仅有自北向南,也有由南向北。

近年来,通过对我国自新石器时代至历史时期多个考古遗址人骨同位素的分析,已经表明粟作农业不仅是中华文明形成的物质基础,更是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基因,对促进民族间的融合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胡耀武教授基于已发表的多个民族(如匈奴、蒙古)人骨碳氮稳定同位素以及相关的动物碳氮稳定同位素数据的梳理,系统地分析了粟作农业在以上北方民族生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蕴藏于中国民族骨中的饮食文化基因。

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侯亮亮教授对河北尚义四台遗址人类和动物骨骼的稳定同位素分析,认为该遗址见证了万年前至距今7000年前后粟黍农业的萌芽和快速发展。经过近3000年的发展,粟黍农业才真正成为改变先民生活方式的利器,带领先民由广谱型狩猎采集经济走向农耕定居经济,也为即将到来的社会复杂化进程乃至文明的诞生奠定了物质资料产出的最基本方式。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考古与文博系郭怡教授对四川凉山地区南部的猴子洞遗址出土的人骨骨胶原进行了稳定同位素分析,结合中国西南地区同时期稳定同位素数据和其他考古研究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凉山地区的粟作农业应当是当地自然环境和考古学文化互动双重影响的结果,粟黍可能传播至凉山地区后继续南传至云南乃至东南亚地区。

图片

骨骼同位素分析研究专题讨论

辽宁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山教授、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赵永生教授、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崔银秋教授、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胡耀武教授、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郭怡教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陈靓副教授、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朱晓汀副研究馆员分别主持了不同议题的讨论和评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主任王明辉副研究员进行了会议总结,他指出自2014年中国考古学会成立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近十年来,在专委会指导下,各位学者积极参与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在人类起源、中华文明起源、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等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绩。此次研讨会紧扣时代命题,是新时代人类骨骼考古工作者用实际行动,阐释弘扬中华文明突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生动实践。通过此次研讨,各位学者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考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及贺信精神,更好的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专委会在未来研究工作中将自觉融入国家文化建设总体部署,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力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人类骨骼考古新篇章。

图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主任王明辉进行会议总结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