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至9月28日,第三届旧石器考古高级研修班在河北省泥河湾研究中心举办。本次研修班旨在为学员提供深入探究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机会,帮助学员掌握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培养具有扎实基础和前沿意识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高端人才,持续推动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
本次研修班由国家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指导,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旧石器时代人类演化与遗传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主办。来自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河北大学、渭南市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八位学员参加了本次研修班。此外,来自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的相关人员也参与了研修。
本次研修班依托河北省泥河湾研究中心、旧石器时代人类演化与遗传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泥河湾工作站举办,重点在以板井子遗址为中心的桑干河阶地和以马圈沟、东谷坨遗址为中心的大田洼湖积台地开展实践。研修班的培训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环节。理论授课环节邀请了夏正楷、谢飞、王幼平、周力平、高星、王社江、刘建国、裴树文、陈福友、张海、王法岗、彭菲、李锋等地质学、考古学专家开展专题授课,累计正式授课16次,超过40个学时,内容包括旧石器时代考古理论与前沿进展、泥河湾盆地考古学序列、地貌学基础、考古发掘规范与数字化实践、考古遗址测年、出土材料整理规范与论文撰写等多个方面,夯实了学员们的基础知识,也使学员们了解了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前沿科学问题。实践方面分别在地质地貌背景、石器原料调查与手标本观察、无人机航拍、石器打制、考古发掘、石制品绘图、石制品三维建模等方面展开,既使学员掌握了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的基本流程和记录要点,也打下了全面重建古人类的行为模式的方法学基础。
高星研究员做学术讲座
夏正楷教授讲授地貌图的绘制
王法岗研究员引领学员参观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考古成果展
王幼平教授指导学员观察石制品
研修班采取全程考核制度,分为日常考勤、专业技能考察、中期和结业考核三个部分。日常考察内容包括出勤与课堂表现,针对每位授课专家的授课内容,学员分别撰写纪要,回顾和复习授课内容;专业技能测试包括田野发掘,仪器设备使用与野外记录规范、石器打制、数据库建设、标本观测与绘图;中期考察学员结合自身实际以如何发掘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为题撰写工作计划,结业考核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结业报告。
研修班结业仪式在河北省泥河湾研究中心举行。
与会嘉宾合影
学员与班主任合影
学员代表分享学习心得
本届研修班的班主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总结表示,第三届旧石器考古高级研修班结业标志着一个月的学习实践完美收官。希望学员们能把在泥河湾获得的宝贵知识与技能运用到未来的工作,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事业做出贡献。他鼓励学员们积极适应变革,争取更好的发展机会,并强调了未来工作中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颁发结业证书
第三届旧石器考古高级研修班的结业,并不是学习阶段的结束,而是新起点的开始。这次研修班不仅是一个月内理论与实践的学术之旅,也是对泥河湾这块古老土地的崇敬和礼赞。这些受过专业培训的旧石器考古专业人才将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把在泥河湾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融入实际工作,深入研究这片古老土地的历史和文化,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