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圆满举行

字号:T|T
2023-10-16 16:00 来源:中国南海博物馆
 

 

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启幕

 

由海南省政府、国家文物局主办,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承办,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协办的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于10月12日至14日在博鳌启幕

 

 
中国南海博物馆
 
 
,赞13

点击播放视频

 

图片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副主任 陈红 代表主办单位致辞

 

图片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兼历史学部主任、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 王巍 致辞

 

 

论坛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为主题,分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发掘与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展示”“海南自由贸易港背景下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利用”三个议题进行讨论,与会代表相继发言,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

 

图片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副厅长 王忠云 致辞

 

图片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 唐炜 主持主旨论坛

 

图片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博物馆和社会文物处

处长 刘静文 主持开幕式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发掘、研究、保护与利用等问题展开探讨,倡导命运共同体意识,深化合作关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提供理论基础,汇聚广泛共识,支持在海南设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平台。

 

图片

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

参会人员合影

 

来自国内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省份文博机构、博物馆、科研院所和高校百余家单位的140余名专家、学者代表,91家单位参加了本次论坛,12人发表了主旨演讲;人民网、新华社、央视国际在线、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海南新闻联播、海南日报、南海网、三沙卫视等14家主流媒体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新闻报道。

 

 

三大议题聚焦海丝论坛

精彩瞬间

 

本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是海南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平台”的具体举措,其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考古学研究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文交流合作。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发掘与研究

论坛的第一个议题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发掘与研究”为主题,围绕展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发掘与研究新成果,为深化海上丝绸之路理论研究提供新路径,为加强海上丝绸之路的保护提供新课题,为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利用提供新内容、新思路展开发言。

 

图片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

所长 邓启江 发表主旨演讲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邓启江所长发表了题为《中国深海考古探索与实践》的主旨演讲,介绍了中国在深海考古领域的进展。自2018年中国深海考古启动,已在北礁、西沙、南海西北陆坡等地进行深海考古调查。经过5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实现了深海科技、装备与水下考古的融合,制定出一套深海考古的工作流程和技术规范。

 

图片

上海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海洋考古学研究中心

主任 丁见祥 发表主旨演讲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教授、海洋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丁见祥发表主旨演讲,题目为《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与阐释:发展阶段与最新趋势》。演讲以技术发展和学理变化为线索,概括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与阐释的几次重要变化及其阶段性特点,并从技术赋能、综合方法、区域特色和公众参与等方面阐述了其最新发展趋势。

 

图片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究所

所长 肖达顺 发表主旨演讲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肖达顺分享了对于“南海Ⅰ号”沉船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多学科多手段的研究方法,明晰了佛山南海诸窑、南越国宫署遗址为代表的广州海洋贸易中心和“南海Ⅰ号”沉船,整合“三南”之间的关系,构建“三南”合作研究模式,为重构海上国际贸易网络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新模式。他的演讲题目是《“南海Ⅰ号”陶瓷器贸易网络的“三南模式”》。

 

图片

 

来自泰国文化部美术司的水下考古学者Wongsakorn Rahothan(旺萨空·拉霍丹)和来自伊朗的Hossein Tofighian(侯赛因·托菲吉安)博士通过视频连线,分别介绍了泰国海洋考古最新发现与进展以及波斯湾北岸的历史港口Najiroum (Batane)的考古研究。

 

五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分享了他们宝贵的研究成果,为深入了解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和水下考古领域提供了参考和启发。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展示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展示”作为论坛的第二个议题,主要探讨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特点,以及保护与展示方面的先进经验,推动馆际间展览、文物保护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支持在海南设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平台。

 

图片

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 蔡琴 发表主旨演讲

 

说起海上丝绸之路,我们会率先想到远销欧洲的瓷器、金属器、茶叶,其实还有另一条商贸航线深刻影响了东西方历史进程,它就是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在这条航线上,广绣大披肩是重要的外销商品,被西方称为“中国披肩”或“马尼拉披肩”。浙江省博物馆的蔡琴副馆长在会上讲述了《“马尼拉”披肩的前世今生》。

 

图片

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馆长 冯毅 发表主旨演讲

 

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冯毅馆长以中国港口博物馆“港口生活节”为例,深度探析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和品牌营销语境下的博物馆造节现象。他的演讲题目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和品牌营销语境下的博物馆造节现象探析——以中国港口博物馆“港口生活节”为例》。

 

图片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党组成员、

副馆长 黄刘生 发表主旨演讲

 

如何让沉睡在海底的文化遗产活起来,是一个宏大的命题。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沉睡在海底的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副馆长黄刘生的《做强“南海I号”保护发掘和活化利用,推动实现文商旅融合发展》,展现了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的成功案例。

 

图片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

副馆长 朱磊 发表主旨演讲

 

“海上丝绸之路”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之下,已变成一条合作共赢、和平友谊之路。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朱磊副馆长通过《紧扣主题,搭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重要平台》,讲述了一个充分发挥了地方特色与区位优势、兼具实践性与创新性的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案例。

 

图片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研究员 李超荣 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李超荣在题为《浅谈海南三沙市的文化旅游与文物保护》的演讲中说到,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规划和旅游开发要保护文脉的延续,并对三沙市建设和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片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中国器物主任、

副研究员 王冠宇 发表线上演讲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中国器物主任、副研究员王冠宇的线上演讲,分享了《万国同风:全球化浪潮中的明清外销瓷》的策展历程,及展览策划中遇到的问题和获得的经验。

 

图片

丝路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李萌迪 发表主旨演讲

 

丝路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萌迪发表了《博物馆 一个讲故事的地方》的主旨演讲,他表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价值不仅在于文物,更是在于文物本体之外的故事。

 

图片
图片

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会议现场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被发掘出来,这些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南自由贸易港背景下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利用

第三个议题以圆桌论坛的形式,集中讨论如何充分利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政策优势,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平台的建设,发挥平台开放优势,引导鼓励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探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利用的新方法、新途径。

 

图片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

馆长 辛礼学 主持圆桌论坛

 

此次圆桌论坛由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主持,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背景下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利用这一话题展开讨论,重点探讨了海南自贸港建设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带来的机遇,就自贸港政策红利的利用、文化数据库建设、虚拟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交流讨论,提出了许多前瞻性的见解,对于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与展示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片

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

圆桌论坛现场

 

图片

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庞雅妮 发言

 

图片

湖北省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 李奇 发言

 

图片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副馆长 陆伟 发言

 

图片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研究员 李超荣 发言

 

图片

福建省漳州市博物馆副馆长 李和安 发言

 

图片

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海南管理处主任 章佩岚 发言

 

图片

嘉兴船文化博物馆馆长 何建春 发言

 

图片

海南省博物馆副馆长 王辉山 发言

 

 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背景下,传承与利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挖掘海南自贸港政策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应用潜力、加快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以及海南文化遗产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加大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力度和继续加强各博物馆之间以及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将成为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新指向。

 

 

两大活动体验丝路文化

独特魅力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携手福建博物院、中国航海博物馆和海南省博物馆,联合推出了“丝路扬帆 快乐启航”海丝主题社教活动。

 

图片
图片

海丝主题研学互动游戏社教活动现场

 

福建博物院推出三款“海丝”主题研学互动游戏,分别为“丝路上的美食家”“百变南宋时髦精”和“乘风破浪的福船”。三款游戏分别以丝绸之路上的饮食文化、被誉为南宋“丝绸宝库”的黄昇墓出土文物和海上丝绸之路上最具远洋航行能力的“福船”为切入点和参考依据,通过轻松愉悦的“游戏”方式,在体验过程中加深对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程的理解和记忆,在寓教于乐中更好地传播历史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

 

图片
图片

扬帆远航的福船社教活动现场

 

福船是中国古代四大船型之一,因主要在福建、江浙地区建造,因此称为“福船”。中国航海博物馆扬帆远航的福船活动带来了福船模型,让观众亲手制作组装一艘福船,从而了解福船的结构和特点,感受它的魅力。

 

图片
图片

香从何处来社教活动现场

 

“香从何处来”是海南省博物馆南溟学堂研学系列课程之一,本次活动中,观众现场体验了制作香丸、线香等沉香制品,充分感受海南本土文化内涵,体会海南风物在海上丝绸之路的独特地位与魅力。

 

图片
图片

南海有瓷社教活动现场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的南海有瓷社教活动,集博物馆文化创意和社会教育于一体,让观众们在现场体验文物修复的乐趣,感受南海宝藏与水下考古的独特魅力。

 

本次“丝路扬帆 快乐启航”海丝主题社教活动让观众在寓教于乐中了解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弘扬中国优秀文化。

 

图片

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

海丝市集活动现场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还在会议期间于南区二层文创销售区举办了“海丝新风向,扬帆自贸港”海丝市集活动。

 

图片

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

海丝市集活动现场

 

活动以“海丝新风向,扬帆自贸港”为主题,邀请“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展示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品,交流共享自贸港建设与“文化+”融合发展成果。

 

图片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

 

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以最开放的姿态,最创新的思维,加强了馆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同时,也为促进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提供了积极的支持。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