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文保,制器为先。文物承载灿烂文明,科技装备助其长寿长安,活力不竭。
9月27日,由国家文物局、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制器为先:文物保护技术装备成果展”在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重庆)开幕。
这是我国首次以文物保护技术装备应用为主题的大型场景展,身处其中,观众不禁赞叹:“中国制造”已经在文物保护利用领域广泛应用,深度融合,硕果颇丰。
纵观整个展览,一条清晰的脉络映入脑海:制器为先知为谁?从来工欲善其事。壁观丹青不知老,亘古天书渐释明。楼塔木构皆无忧,求真拟实两依然。文物惟新于净界,与古相悦再造功。
文保技术装备全面助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文物局与工信部按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目标,构建文物保护装备产业生态,组织实施应用示范项目,项目成果已在全国各级文物博物馆单位逐步应用。
过去十余年里,国家文物局、工信部、科技部全面部署,坚持需求牵引与供给提升相结合,深化“制造商+用户”“产品+服务”的发展模式;坚持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构建覆盖“防、保、研、管、用”全链条的产品体系;坚持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加快“产、学、研、用”一体化进程;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优化文物保护技术装备产业发展生态。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际,我国文物保护技术装备正在走出一条事业与产业的协同之路、科技与装备的融合之路,从考古发掘到文物保护,从价值阐释到展示传播,文保技术装备开始全面助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制器为先——文物保护技术装备成果展”汇集了全国近百家文博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共同研发的64件/套文物保护技术装备及系统。展览围绕“防、保、研、管、用”文物工作核心业务,通过“天书”“木构”“壁观”“净界”“求真”“拟实”“再造”等7个展示单元,聚焦考古现场、石窟寺、古建筑,以及文博机构的展厅、库房、修复室、实验室等19个典型应用场景,全面展现近年来我国文物保护装备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业态。
主办方希望通过观展,公众可以解密文保“黑科技”,制造商能够了解文物保护技术装备的“专精特新”及发展前景,用户得以获取特定场景系统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
文保技术装备助力开创新时代考古工作新模式
一把洛阳铲,泥土之间穿越古今;一颗遥感卫星,苍穹之下跨越山海。从“手铲释天书”到“慧眼览古幽”,亘古天书渐释明。
丝路寻故城,深海觅遗珍,祭祀坑里探古蜀。在“天书”展示单元,观众将体验“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了解技术装备的不断推陈出新如何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提供科技支撑。
我国大遗址数量多、面积大、区域广、类型多,有的地处偏远,有的居闹市之中,易遭受不同原因的破坏,仅仅依靠传统的方法对其进行监管非常困难。当前,利用星载、机载及地面传感技术装备,构建“天、空、地”多平台多传感协同感知系统,集成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呈现、数据分析等功能,可为类似楼兰故城遗址的大型野外考古遗址提供全方位、多尺度的智能监测,同时可节省大量时间、人力、物力。
不同于1986年三星堆遗址“一醒惊天下”的考古发掘研究模式,2019年以来,三星堆遗址“再醒惊天下”的考古现场“科技感”十足,有机实验室、无机实验室、应急分析实验室、微痕应急保护实验室等被搬到这里,实现了对文物第一时间的保护与研究。如今,通过多功能考古发掘集成平台、多功能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平台等装备,可以让三星堆这样的地面考古遗址点变成环境可控的实验室考古场景,田野考古、实验室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深度融合,开创了新时代考古工作的新模式。
深海考古是世界水下考古研究的前沿领域。从“蛟龙”号到“深海勇士”号再到“奋斗者”号,三代深海载人潜水器的迭代更新只是一个缩影。如今,我国已经初步具备深海考古所需的谱系化、多功能的装备集群,实现低成本、高频次、常态化、业务化运维,形成“海域管理、深水科技、深海考古”的协同体系。通过专用科考船、水下航行器、载人潜水器、海底地貌仪、水下通讯等技术装备,推动我国水下考古进入深海领域开展全新的探索研究。
文保技术装备推动构建预防性抢救性并重的科学保护体系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近年来,随着我国相关研究机构的科研投入和科学管理,文保工作逐渐由抢救性保护阶段向预防性保护阶段转变。
在“壁观”“拟实”“木构”“净界”展示单元,观众将在不同场景中切身体验到新兴技术装备如何切实应用于文物的预防性保护。
石窟千年,大美不言。壁观丹青不知老,长驻人间。经过近70年的发展,我国石窟寺文物保护在关键技术、规范标准与专用装备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预防性和抢救性并重的科学保护体系使保护水平显著提高。
以敦煌莫高窟为例,预防性保护监测预警平台实现了“一院六地”石窟安防系统的全面联通;壁画自动采集设备、彩塑三维数字化采集设备、狭小空间壁画数字化图像采集设备共同构建了文物数字化采集、加工、存储、展示等成套技术及标准;智能移动式电子束辐照灭菌装置可在墓室狭小空间内实现全向移动、自动避障与精准定位,完成高效辐照灭菌的同时,壁画颜料未发生明显变化,对周边环境与人员无不良影响;砂岩质石窟岩体裂隙渗流精细探测系统可以对岩体进行毫米级小尺度探测,精准判别目标体的微细结构以及构造、水体的精细渗流通道及途径及局部缺陷。
千年石窟如何再屹立千年?古迹遗址如何与毁灭抗争?由于室内小样块实验和现场试验的局限性,无法表征、监测病害发育的全过程,敦煌研究院启动建设多场耦合实验室项目并于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
作为我国文化遗产领域首个多场耦合实验室,它可以模拟-30℃到60℃、10%至90%相对湿度,以及风、雨、雪、太阳照射等一年四季的各种气候条件,可以承载数吨重的大型土遗址样品,研究范围从干旱环境中的长城、石窟寺等,逐步拓展到潮湿环境下的三星堆遗址。它的模拟环境具有变量可控、条件可重复、数据精确等优势,能够进行足尺模型试验,为深入探索病害成因、劣化机理和保护修复技术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将有力推动我国文物保护应用基础研究不断深入。
梁柱、檩椽、斗拱、榫卯、彩绘……中国人用木头构建生活居所和精神家园。由于木材本身的特性,导致木构古建极易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侵扰。研发消防安防、稳定性检测、环境监测等技术装备,为古建织就“金钟罩”。楼塔木构皆无忧,依然旧时模样。
以五台山佛光寺为例,木材智能鉴定系统通过建立基于小样本场景的深度学习模型,可实现古建筑用材树种的快速、准确鉴定;特种频谱监测系统、无线电视觉监测装备,能对木构建筑和古寺庙达到防盗防破坏(触摸、敲击、拾取、刻划等行为)的目的;全氟己酮自动灭火系统可实现火情快速探测、及时灭火,同时灭火介质不会对文物建筑造成二次破坏。
文物惟新于净界。目前,我国基本建成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我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在“稳定洁净”的理念指导下,“文物+科技+装备”深度融合,旨在搭建完整的博物馆智能生态系统。
目前,我国的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研究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譬如,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风险防控管理服务平台覆盖了风险监测识别、风险分析评估、预测预警、环境调控、应急处理、预防保护、决策支持、运行管理、支持保障等有关方面;多功能互动展柜优化了新时代的观众参观体验;高气密恒湿洁净低氧库房为文物营造“恒湿、洁净、稳定、低氧”的保护储藏环境;自屏蔽电子束辐照空气灭菌装置、空气雾化机器人能在库房、展厅、修复室等场所开展高效灭菌工作。
我国是传统工艺大国,天地造化、先民智慧、工匠精神凝于万千文物。唯有以文物为出发点,开展考古学、材料学、工艺美术、科技史等学科的交叉研究,使传统工艺的认知达到“知其所以然”的科学深度,才能更好地推动文物保护利用。
在“求真”展示单元,观众将直观感受到如何通过光谱分析、高清扫描、三维打印等技术装备,复原一个相对真实完整的古代技术体系。
借助文物无损成像光谱分析系统、三维激光扫描及打印等装备,秦始皇兵马俑制作工艺与色彩得以复原;通过微型光纤反射光谱仪、便携式平面文物扫描设备的应用,复原老官山汉墓织机模型多综提花织造技术,复制“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再现汉代提花织造技术体系;依托基于算法的湮灭碑文微痕识别系统,东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石碑碑文终能识读。
文保技术装备催生“文物活起来”新实践新模式
虚拟现实极大提升文化的表现力,人工智能促进文化体验的交互性,5G连接起海量的文化数据资源,大数据实现文化内容的图谱化和可视化,物联网使文化场景更具感知力。
随着数字技术及装备全面赋能“文物活起来”,一批文化新业态、商业新模式应运而生,时空界限就此打破,全新体验就此呈现,可谓“与古相悦再造功”。
在“再造”展示单元,观众可沉浸式体验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及装备,共同构成推动文化创新的矩阵。
“数字藏经洞”运用数字照扫、物理渲染、动态光照等游戏科技,让观众在关键历史场景的“见证”和变换中,感受和了解敦煌文化艺术的价值与魅力;“纹”以载道——沉浸式数字体验通过裸眼3D视觉等技术装备营造出让人身临其境的超现实景象,带领观众探寻纹样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寓意;“画游千里江山”——多感数字艺术空间运用全息投影、虚拟现实、光影特效等技术装备,激发观众在视、触、听、闻四感中体验“律动江山”;“董其昌书画艺术数字人文项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视化展示董其昌生平、交游与创作,试图还原一个以董其昌为中心而构筑的晚明艺术生态圈,预示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以内容为先的良好开端。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流击水正当其时。新时代赋予文物工作新使命、新要求,文物事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文物保护技术装备领域也将开启一段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