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物保险+服务” 创新文物管护模式

字号:T|T
2023-09-26 16:47 来源:国家文物局

在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公布了首批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名单,福建省文物局“‘文物保险+服务’ 创新文物管护模式”入围。

 

“文物保险+服务”创新文物管护模式图

 

福建是文物大省,截至2021年底,全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42处,市、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约5100处,70%不可移动文物为木结构建筑,其中,龙岩上杭县文物保护单位众多,该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11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38个点,以古田会议会址为代表的革命文物建筑遍布各乡镇,文物安消防设施建设亟待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能力亟待提升。福建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介绍,为更好探索文物保护方式,从2021年开始,福建省文物局在上杭县筹备开展“文物保险+服务”试点工作,2022年正式开展,将包括古田会议会址在内的全县28处49点省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纳入承保范围,2023年,又陆续在泉州市鲤城区、武夷山市、屏南县、南靖土楼、永定土楼等地推行该模式,将更多区县的国保和省保纳入“保险箱”。

 

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监管平台(上杭县)首页图

 

创新“防重于赔”保险思路、创新文物估值方式、创新智慧文物管理平台、创新文物管护资金来源、创新共同保护巡检方式……福建省文物局“文物保险+服务”项目通过多方面的创新手段,让保险公司给文物保护单位找疏漏、上设备、织密防护网,为每个文物量身定做安全可靠的保护方案。

“定值保险”方式示意图

 

福建省文物局与保险公司协商,采取“定值保险”方式,即每个文物保护单位的保险金额以建筑面积为基础,双方约定标的保险价值并在保险合同中载明,保险标的发生损失时,以约定的保险价值为赔偿计算标准,具体以文物“重置价”基值上浮20%的定价方式,为上杭县28处49个点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确定投保金额,这一方式较为科学地解决了文物投保难定价的问题,得到了保险公司认同。基于“防重于赔”的思路,福建省文物局和保险公司创新性地采购第三方文物安全科技服务,在前端文保单位安装消防、安防、环境、结构等物联网设备1200多台套搭建智慧安全监管平台,进行24小时集中值班,并采用手机App和微信小程序,进行数字化第三方巡查,达成监测预警和日常监管网络化、信息化和精准化,实现实时和远程监测、监管,提升监测效率和监管效能。上杭县文物安全监管平台投入使用一年多以来,共处理各种警情13000多次,进行数字化巡查3300多次,消除安全隐患在萌芽状态,将文物保护单位风险降到最低,工作进展状况可视可查可管可控可考可评。

 

视频监控

 

关于如何解决文物维护经费缺乏问题,傅柒生说:“在这次试点中,文物局要求保险公司预留20万元的‘预防措施费用’,用于文保单位的小修小补,防止隐患扩大。同时,在文物部门与保险公司签订的合同中,除因自然灾害等意外事故责任外,新增偷盗损坏维修、烟熏清污等责任,解决了文物因局部损坏后续维修经费难筹措的问题。”

除了保障“物力”,在加强“人力”方面,上杭县依托“文物保险+服务”模式,新组建了一支文物安全保护巡查员队伍,构成“发现及时、指令精准、跟踪到位、处置高效、反馈迅速”的“人工巡防”系统,共同承担文物保护巡检工作。据统计,2022年,保险公司共查找安全隐患问题106个,其中快速着手修复98个,已使用可预防措施费用保险修复资金17.34万元,避免了小隐患变大隐患。

 

集中值班中心

 

 

数字化巡查

 

2023年2月8日,福建省文物局在上杭县召开了“文物保险+服务”项目经验推广暨现场工作推进会。会议介绍,自项目实施以来,有关单位通过“文物+保险”“文物+科技”“文物+服务”“文物+预防”解决了文物管护不到位、文物巡查力量不足、文物维护经费缺乏等问题,达到防范在前的目的,项目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使文物安全隐患防范快速形成闭环,成功织密文物安全防护网,文物安全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傅柒生表示,福建省其他区县的“文物保险+服务”项目方案设计和正在进行的建设过程,充分吸收了上杭县的经验,同时又有发现些新的问题、新的改进点和新的可用技术,比如横跨几公里几十公里文物点监管、私宅文物监管、数字孪生在文物安全平台应用等,创新模式在继续不断试错、不断迭代,让未来做得更好。

 

“文物保险+服务”创新文物管护关系示意图

 

保险服务兜底保障,科技服务降低文物安全风险。福建文物局“文物保险+服务”项目,开创了政府、商业保险、第三方专业科技公司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可持续的文物保护新模式,补齐福建省内文物安全防护工作短板,为全国文物安全防护措施的更新升级提供了新路径。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