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改陈!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惊艳开放

字号:T|T
2023-09-10 15:41 来源:文博圈
今天(9月8日)
经过4个月改陈提升后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正式对外开放
 
图片
博物馆外景图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是全国最早系统介绍与展示大运河历史文化的博物馆,于2006年正式开馆。场馆用地面积52910平方米(含运河文化广场),建筑面积10700平方米,展览面积5000余平方米。
开馆之际,文博圈专访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馆长叶艳萍,对改陈后新馆整体情况和亮点进行了解读。
图片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馆馆长叶艳萍
 
图片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杭州市拱墅区运河文化广场南侧,通过道路下沉与大运河及作为大运河南端终点标志的拱宸桥实现零距离对接,从而将室内外景观融为一体,将运河、桥、船、埠巧借为活的展品。
 
图片
据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馆长叶艳萍介绍,为进一步在亚运期间展示好大运河文化,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于2023年5月启动微改造精提升,对博物馆外立面和内部展览陈列两部分进行了提升。

 

叶艳萍提到,改造后的博物馆,整个展览体系发生了变化。新的展览体系包含了常设基本展《沟通南北:大运河的开凿、变迁与影响》,常设特展《因河而兴:大运河与杭州城的故事》,专题展《运河综保 杭州样板》和《千年运河 源正流清》,以及数字体验区《大运河数字驾驶仓》。
新的展览有几个重点和创新亮点。
 
文博V视
 
 
,赞16
深刻揭示大运河本质
大运河最本质的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本次新展力求通过简约概括的方式,深度揭示大运河本质,帮助观众拎出重点。
 
在基本陈列展《沟通南北:大运河的开凿、变迁与影响》中,采用了多种方法介绍大运河所体现的中国古代水利智慧,深刻揭示其作为维系历代王朝国家的经济命脉,并通过商业性物流孕育沿河城市群落发育,改变中国古代经济版图与社会性质的重大意义。
叶艳萍说:

“在这个展览中,我们主要想告诉观众的核心信息点有三个:

一是大运河的开凿维护是一个艰难而伟大的过程,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和最古老的人工水道,它的开凿是一个艰难的长期的伟大的历史过程,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勇气、决心和智慧;

二是漕运是大运河开凿维护的最重要的目的,大运河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为确保“漕运”畅通而由国家开凿的河道,是维护国家统一、稳定政权的生命线;

三是漕河商运对中国古代经济社会的影响:大运河发展到后来,慢慢开始突破它漕运的政治使命,发展出了漕河商运的功能,漕河商运带来了沿线区域经济文化的高度发达,改变了中国古代经济版图和社会性质。”

 

图片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序厅

用小故事讲清楚大历史
新展览对大运河这些最核心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深度揭示,在叙事方式上,改变了原来展览宏观叙事的主调,更多地通过故事的运用,典型化的造型等方式,来帮助观众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大运河的影响这些要点。
 
如在漕运单元中,运用了两个小故事,一个是宋太宗考察汴河决口的故事:淳化二年(991)六月,汴河在浚仪决口。宋太宗乘步辇从乾元门出城察看。为及时堵住决口,宋太宗竟使所乘步辇进入洪水之中。随从想劝他,但他对随从说:“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朕安得不顾。”
 
另一则故事,则是通过幻影成像的方式,讲了唐德宗因为解决了漕粮问题喜极而泣的故事。两个很简单的小故事,阐释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漕运是中国古代王朝的生命线。用小故事讲清楚大历史,简单、生动、入脑入心,这个就是故事的力量。
创新展览展示手段
为了真实还原大运河古代工程遗产,我们查阅、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的资料文献,同时在策划和设计中,利用微缩模型场景,现实增强技术(AR)、幻影成像,影像融合等多种展示展陈技术形式。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年龄层次观众的观展需求,展区中还特别安排了多媒体动画讲解、互动游戏体验等展项。
 
同时,博物馆接入了桥西历史街区、富义仓、拱宸桥现场,对遗产点实时直播,在馆内即可看到遗产点实况。
 
造型也是我们这次展览中频繁采用的方法,桥、仓、码头、官署等,是运河最核心的文物,生动的造型可以成为这些不可移动文物的实物代言,具有非常好的解读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物参观体验全面升级

 
改陈后的博物馆运用业内顶级展柜和展陈灯光真实还原文物的色彩质地,呈现大运河壮观之美。共 展出藏品600余件,多件藏品为首次展出,多样化展示千年运河的前世今生。
 
叶艳萍重点提到了几件参观一定要打卡的文物。
 
《京杭运河漕运堪舆图卷》,长2608厘米,宽28厘米。图卷描绘的是北京至镇江这一段的大运河,以及由长江转运到达安庆的航道基本情况,有河道、湖泊、船闸、船只以及河道两岸的城镇、风土人情等,是一幅比较详细的航运交通图。
 
图卷用比较写实的方法对运河主干道、支流以及两岸城市进行了比较仔细的描绘。自长江安庆段起,过采石矶、黄天荡,在扬州转入运河航道。其中,长江以北大运河段描绘得极为细致,运河边主要城市如扬州、高邮、淮安、济宁、临清、天津、通州以及北京皇城等大小城镇都在其中,再现了当时运河边的繁华景象,其中有很多闸、坝、牌坊等古迹现在都难以追寻其遗址,难得的是画作中还反映了漕运相关的——“过斛”场景,为更多人研究运河历史提供史料信息。
 
“南宋出门税银铤”,长 12.6cm 宽 7.2cm 厚 1.6cm 重 970 克。出门税即为过税。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出门 (城门) 交纳的税款。这是南宋朝廷向行商收取的税项之一。它类似于近代的货物税——商贾运销商品货物从甲地到乙地,途经大大小小的城门、关卡、哨所,官府派员驻扎,向出入境过客收取商品货物税。出门税作为商税收入的重要税种,活跃在南宋与金的边界地区,与宋金边境贸易有着很大的联系。淮河两岸的榷场贸易的兴盛是导致行商异地贩货的根源,行商携带大量货物从此地到彼地,途经大大小小的城门,缴纳出门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出门税银铤是南宋政府向行商征收出门税的见证。
 
此外,在布展中使用了全新的模块化展柜系统,展柜全部采用国内一流品牌的低反射夹层玻璃,提升展品安全性的同时,降低了环境光的干扰,以更高的透明度和更真实的色彩还原,保证展品有更好的展示效果,给观众更佳的视觉体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精彩展览现场速览
 
常设基本展
《沟通南北:大运河的开凿、变迁与影响》
 
下设“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与漕运”两个单元。围绕“大运河”这一主题,集中展示各朝代开凿与治理运河以及漕运体系不断发展的历史。
 
序厅紧扣“大运河”主题,入口处左面墙展示大运河最南端的杭州拱宸桥,右面墙展示大运河最北端的通州燃灯舍利塔,以此拉开大运河史诗的序幕。 
 
图片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序厅
 
序厅左侧铺开《南巡道里图》长卷,画卷以清代钱塘江入口的杭城为起点,以蜿蜒的运河为轴,收尾于紫禁城的山峦之间,以简约的笔触描绘了京杭大运河两岸的地理风貌。
 
序厅中间用两根立柱代表拱宸桥的桥柱,寓意千年运河缓缓流淌到杭城,桥柱之下,以中国传统瑞兽趴蝮(bā xià)作为装饰。桥柱中间,一艘漕船从桥拱下驶过,向北航行。
 
序厅后半部分为8K半景厅。影片以“北行的漕运编队”为主题,分别展现漕船北行经杭州、嘉兴、苏州、镇江、扬州、淮安、聊城、德州、沧州、通州、北京等地时两岸的风光与运河建筑。
 
序厅右侧为《运河之歌》与展览前言,引导观众真正进入大运河的叙事语境。京杭大运河贯穿古今、沟通南北,作为“活化”的世界文化遗产,她依然流淌着,闪烁出历久弥新的文明之光。
 

图片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第一展厅

 
第一单元以大运河开凿的时间顺序为主线,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第一条人工河道——邗沟开始,以今日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收尾,展现大运河两千年来的巨大变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二单元以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漕运为主线,分别从漕运管理、漕粮征收、漕船建造、漕运路线、漕仓京仓、漕河商运六个方面讲述大运河波澜壮阔的漕运历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常设特展
《因河而兴:运河与杭州城的故事》
 
下设“秦汉隋唐的运河与杭城”“五代北宋时期的运河与杭城”“南宋时期的运河与杭城”“元明清时期的运河与杭城”四个单元。从大运河与杭州相伴相生、杭州因河而兴的视角出发,对杭州自然环节、城市面貌、运河水系、都城格局、人文科技等进行全方位展示与解读。
 
图片

图片

第二展厅一单元 秦汉隋唐的运河与杭城 

 

图片

第二展厅一单元 秦汉隋唐的运河与杭城

 

图片

第二展厅一单元 秦汉隋唐的运河与杭城 

 

图片

第二展厅二单元 五代北宋时期的运河与杭城 

 

图片

第二展厅三单元 南宋时期的运河与杭城

 

图片

第二展厅三单元 南宋时期的运河与杭城 

 

图片

第二展厅四单元 元明清时期的运河与杭城

 
参观预约信息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内)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预约及核销步骤

1、预约:关注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点击“参观指南”,选择“预约运河博物馆”,点击“入馆预约”,选择预约日期、入场时间、添加游客,完成后点击“提交预约”;注:首次登陆用户需实名注册;

2、核销:打开“浙里文化圈”小程序,点击“我的”,选择“我的预约”,点击“入馆预约”,打开“核销码”。观众可凭“核销码”或身份证、杭州市民卡入馆参观。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