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挖掘机破坏的右玉县三十二长城段
图源:右玉县公安局
山西朔州右玉县境内,
著名的三十二长城是明长城的一段,
其得名于明长城进入右玉境内的
第三十二个烽火台,
现存较完整的边墙和烽火台,
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因雄浑辽阔的古代边塞风情闻名遐迩,
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研究价值。
然而,
该长城部分墙体近日却遭到严重破坏!
▲被挖掘机破坏的右玉县三十二长城段
图源:右玉县公安局
8月24日下午4时20分许,右玉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杨千河乡境内的三十二长城被人挖开一个缺口。
接警后,刑侦大队迅速赶赴现场,经现场痕迹勘验,民警初步判定古长城系被大型机械开挖而损毁。随后,民警巡线追踪,在邻县和林格尔县境内发现一台挖掘机和一男一女,经现场询问,古长城正是被二人破坏,民警将二人传唤回县公安局作进一步调查。
▲图源:右玉县公安局
经查,犯罪嫌疑人郑某(男,38岁,内蒙古和林格尔人)和王某(女,55岁,内蒙古和林格尔人)在三十二长城附近施工时,为了节省路程,用挖掘机将古长城原有豁口开挖成一个大缺口,以便于挖掘机从该缺口处通行,对明长城的完整性和文物安全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
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什么是“三十二长城”?
三十二长城,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右卫镇西南大约十公里的桦林山上,因其边上的三十二村得名,三十二村又得名于明长城进入右玉境内的第三十二个敌楼,是明长城的一段,现存较完整的边墙和烽火台。
三十二长城纵贯桦林山,依山势而筑,有九曲十八弯之状貌,是山西明长城遗址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风烟俱散,早已没有当年的兵戎相见。因海拔高,风声却依旧凛冽如昨。站在三十二长城上,就是站在晋蒙交汇处。作为山西省唯一的半农半牧县,右玉,一脚踏在中原,一脚踏在草原,三十二长城既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豪迈悲怆,又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外温情。
▲组图来源:右玉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
知识扩展
看!朔州长城
文/吴永春
(本文为作者在朔州市政协六届二十八次常委会议发言节选)
明王朝建立之初,与蒙古诸部战争不断,从洪武年间开始逐渐加强了北方边界戍守,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制定了以卫为中心的“都司卫所制”,都司是地方最高军事建制,山西都司是最早的十三都司之一,朔州分别属于山西都司和山西(大同)行都司。长城就是在明洪武年间起因战略防御和军事震慑的需要有了雏形,即“大边长城”。这一时期朱元璋一直推行积极的防御政策,8次深入蒙古腹地征讨,基本消灭了北元主力。
到了明永乐后期,明朝北边政策改为消极防御,地处大同、朔州外的元代后裔俺答等部威胁依然存在,边境吃紧为常态化。明朝迫于防守压力,为了加强防务,从正统初年开始修筑长城,即墩台与夯土墙连接,到了成化二十一年余子俊修筑大同到偏关长城,分担了卫城压力,到了嘉靖时期更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仍在进行,并更加完善,长城沿线的望台、隘口、边墙、壕堑、挡马墙等大多是这个时期完成的。到了嘉靖时期才完善了“二边”长城, 也就是今天的万里长城。弘治时期由于国家稳定,边境安宁,把长城军事体系转为九边总兵镇守制。
明宣德年间开始建筑军堡,成化时才大量修筑,之后民堡、村堡逐渐产生,仅在朔州军堡就有百余座,如破胡堡、铁山堡等等,这些军堡分布密集,以聚落形式存在于边界地区。长城、堡与堡之间等形成了独立而又相互照应防区,属于典型的军事建制和防御体系。在明朝二百余年中,这里的军事防御体系不断完善,朔州的内外长城基本形成。
戍边守军实行“三分守城,七分种田” 制度,军队自给自足。
朔州地处内外长城之间,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秦时蒙恬北逐匈奴,筑马邑城等障塞。汉代置中陵、汪陶、善无等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马邑之谋”就发生在这里。古有“得马邑得天下之说”。汉伐匈奴,昭君出塞,畿上塞围,唐讨突厥,宋抗辽金,明御北元,隆庆议和等无不与朔州有关,自古以来朔州“扼三关而控五原,乃直北之要冲”。从历史资料及朔州境内及长城要隘和古堡出土的历代文物,即可窥见朔州在历史上军事战略的重要地位。
朔州市现存长城各类遗存共计1649处,包括墙体137段,明长城总长约220千米,早期(北齐)长城大约11千米,其中关堡118处(关6处、堡112处),单体建筑1384处(其中敌台429座、马面152座、烽火台802座、城楼1座),相关遗存10处(壕沟9处、挡马墙1处)。
1、外长城
介于晋蒙省界,分布于右玉县,平鲁区。为明大同镇所辖长城,俗称“边墙”,墙体建筑形式均为夯土建筑,部分敌楼砖石混砌。长城墙体因山势修筑,整体保存较好,在关口要隘及沟壑长城地段保存状况较差,有的已经找不到痕迹。长城遗迹现存高度3-8M左右,基宽8m左右,顶宽3-5m,垜口皆已不存。卫城、军堡及烽火台仅存夯筑土墙,包砖俱已不存。
▲右玉长城
图源:山西晚报 右玉县委宣传部供图
▲杀虎口风光
图源:山西晚报
右玉县长城:约70千米,敌楼180座,火路墩189座。军堡17座,民堡77座。
▲右玉威远堡长城
图源:太原道
平鲁区长城:约49千米,敌楼137座,火路墩103座。
位于平鲁区的长城隘口有七墩、大、小水、寺怀等7口。少家堡、将军会堡等八座军堡。
▲七墩
图源:朔州市文旅局
2、内长城
建筑时代晚于外长城,分布于朔州市朔城区,山阴县、应县,为明山西镇(太原镇)所辖长城,墙体建筑形式以夯土建筑为主,始筑于明嘉靖年间,万历时期因与蒙古部族关系紧张,在部分地段加固包砖或石砌,其中以山阴县广武地段最为典型。
朔城区长城:全长约29千米,长城军堡(望台)18座,烽火台93座。马面(敌台)354座。壕堑8处,采石场10处。
西从偏关县入境,经过兰家窑、利民、靳家洼,并穿插于神池、宁武、原平、代县之间,长城遗迹仅存夯土墙,自然风化比较严重,军堡包砖皆已不存。在石湖岭曾经发现的一通明万历三年长城碑记,记载了当时修筑长城情况,正文为:“本营修工旗军一千五百七十九名,有利字一百四十六台起,…….外面石砌,帮厚底阔一丈,加高七尺,共高二丈五尺,顶阔六七尺,连女墙通高三丈”。
▲利民堡
图源:朔州市文旅局
▲利民长城
图源:朔州市文旅局
山阴县长城:山阴县长城与原平市及代县长城地段相互穿插连接,管内长城全长29千米(实存11.2千米),敌台56座。
从新广武到胡峪口,山阴县长城地段长城皆依山而建,位于新广武1、2段长城(天圪姥东南侧到皂银洼到新广武),主要是石砌地段,尽管倒塌较为严重,残存墙体高达近8余米,但是完全保留了原始状态,可以想象到曾经的壮观恢弘。在这里发现有挡马墙、壕垫遗迹。
新广武3段长城,就是广武长城。是目前保存最好的一段砖包长城,从新广武村经208国道到猴儿岭山顶,全长3.6千米,夯筑墙体基本完整,外侧包砖,残存20座敌楼,其中4座比较完整,皆修筑于明万历33年(1606)前后。
▲广武长城 图源:朔州市文旅局
山阴县最著名的军堡莫过于新、旧广武城,200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经被评为全国最大、最完整的边关军事文化体系构筑群。两座城皆建于明洪武七年。
旧广武位于明长城外侧,周长1652.94米,城高8米,基座宽5米,顶宽3.5米,是我国现存较完整的古城堡之一,在东、西、南设有三座城门,南门置瓮城。城内建筑基本保留明清时代格局。
▲旧广武城 图源:朔州市文旅局
新广武城位于旧广武城东面2公里,长城内侧,重修于明万历三年;周长1.5千米,目前仅存两个城门和部分城墙。从残留的遗迹来看,新广武城比旧广武城地势更为险要,更有利于作战,它倚山傍险,虎踞要冲,内长城拱卫两侧,明清两代均在此设重兵驻守。北城门颇为高峻,城门顶石匾上有“三晋雄关”。城门洞仍然是村民来来往往的重要通道。南门则较低,两侧还保留了一段较为完整的城墙。
新、旧广武与雁门关唇齿相依,两城依山旁险,雄踞雁门关外。
山阴县除明长城外,还有一道长约6千米早期长城遗迹,根据考证普遍认为北齐天保八年所筑长城。
应县长城:位于县城南部,断断续续约49千米,堡子26座,长城敌台62座,烽火台131座。
从马兰口至越口基本没有长城遗迹,只有高矮不同十几座敌台遗迹,只有大石口尚存部分长城。北楼口是一座著名的隘口,位于翠微山麓,是仅次于雁门关要隘,是繁峙县通往关外交通要道。部城修筑于明正德九年,嘉靖后屡次修葺,现仅存西墙。
▲应县境内小石口长城
组图:山西晚报记者王晋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