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分论坛·专题学术研讨会在赤峰召开

字号:T|T
2023-09-04 16:41 来源:中国考古网
9月2至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赤峰市人民政府、中共敖汉旗委员会、敖汉旗人民政府主办,敖汉博物馆(敖汉旗文物保护中心)协办的第十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分论坛·专题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赤峰举办,本次会议主题为“北方旱作农业与早期青铜文明”。来自各省市自治区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学者与新闻媒体朋友共襄盛会。
 
  本次研讨会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推进敖汉旗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具体举措,对深入挖掘北方旱作农业与早期青铜文明的内涵与特质具有积极意义。
 
开幕式
 
敖汉旗人民政府副旗长张永福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由敖汉旗人民政府副旗长张永福主持。敖汉旗委副书记、旗委政法委书记吕希民,赤峰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赤峰博物院院长、研究馆员陶建英,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李艳洁,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党委书记、编审张国春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敖汉旗委副书记、旗委政法委书记吕希民致辞
 
  吕希民向出席本次学术研讨会研讨活动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敖汉旗进行了简要介绍。敖汉旗史前文化悠久厚重,农耕文明灿烂辉煌,境内发现有小河西、兴隆洼、赵宝沟、红山、小河沿、夏家店下层、夏家店上层等7种追溯到近1万年以来未出现断层的史前文化,有兴隆洼、兴隆沟、赵宝沟、草帽山、大甸子、城子山、武安州、宁昌路8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兴隆沟遗址出土的炭化粟和黍,经碳十四鉴定为人工栽培形态,距今约8000年的历史。2012年,敖汉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城子山遗址被学术界考证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祭祀中心,距今8000年前后的兴隆洼聚落遗址是迄今经科学考古发掘、完整地揭露中国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中保存最完整、布局最清楚的遗址之一,被誉为“华夏第一村”。现有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表明,敖汉地区是“中华龙的发祥地、中国玉文化的源头、中国祖先崇拜的发端地、红山古国的核心区域、世界旱作农业的起源地”。他希望通过本次学术报告与交流,与会各方能加强沟通、增进了解,达成更多的合作共识。他表示敖汉旗拥有接纳五湖四海的开放胸襟,愿与大家一道携手并进、共同发展,并在最后预祝本次学术研讨会圆满成功。
 
赤峰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赤峰博物院院长、研究馆员陶建英致辞
 
  陶建英在致辞中指出赤峰地区所处的辽西古文化区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发端地,先后出现了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辽文化等多个文化发展高峰,是中国文明起源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区域。近年来赤峰市积极推进“红山文化遗址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扎实开展考古发掘工作,深入开展重点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切实加强学术研究及宣传文化推广工作,在全社会形成了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本次会议专题学术研讨会的题目为“北方旱作农业与早期青铜文明”。从本地区来看,进入以夏家店下层文化为代表的早期青铜时代后,赤峰地区进入新的社会发展阶段。赤峰市内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数量众多,其中既有分布密集密集的石城址,如三座店、迟家营子、尹家店等遗址;也有保存完好的土质聚落,如二道井子遗址;此外,还有以大甸子为代表的大规模的墓葬群。夏家店下层文化与中原王朝存在着高层次的密切交流,相互影响,在中国早期国家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推动夏家店下层文化考古研究、利用及相关文化产业发展,她表示将配合相关单位,积极推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与社会综合研究”的申报与实施,从聚落形态、生业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深度推进本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并与中原地区夏、商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开展对比研究,探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李艳洁致辞
 
  李艳洁在致辞中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学院概况进行介绍,她表示新时代大力发展和建设考古文博学科,为国家和自治区考古文博事业培养更多更好人才,是历史赋予的崇高责任和光荣使命。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第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今后学院将进一步明确学科发展方向,提升人才教学科研水平,培养更多考古文博学科及相关领域的优秀人才,更好地服务国家和自治区的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敖汉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在敖汉旗兴隆沟遗址发掘出土距今8000多年的炭化粟和黍的籽粒,是目前已知世界最早的人工栽培谷物。考古发现证实敖汉旗是世界小米起源地,而“敖汉旱作农业起源发展和成熟,助推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具有重要学术意义。以此为契机发展起来的敖汉旗小米产业,更是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价值,成为考古发现与研究助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成功典范。她提到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期待今后能加强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以及区内外各兄弟高校以及科研单位的合作,用更多的学术成果来助推敖汉旗农业品牌和内蒙古文旅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致辞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在致辞中表示赤峰地区不仅在中华文明起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且在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与发展当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举办的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是一个集学术研究,经济社会产业发展,打造品牌、塑造区域文化形象的三合一的会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本次会议不仅体现了文物考古界对于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重视和落实,也展示了地方党委、政府对于发展文博事业的重视。他表示通过本次会议我们可以看到考古博物馆工作正在日益脱离纯粹的学术研究,越来越多的和社会发展、人民美好生活的建设紧密联系。文明起源,小米起源等都与农业起源关系密切,农业起源的形式、发达程度均对该地区文明起源模式和形态有所影响,通过研究小米的起源来深入研究农业起源对于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意义。赤峰市不仅考古成果丰富,博物馆的展览及管理水平也达到了相当高度。他表示要把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作为未来中国博物馆发展进步的重要的驱动力,在工作当中,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传播考古学及博物馆研究的成果,让历史观、文明观能够深入到社会大众中去,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党委书记、编审张国春致辞
 
  张国春在致辞中指出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大会已连续成功举办十届,成为打造敖汉小米品牌、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块靓丽招牌。敖汉成为考古工作与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典范之城。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在兴隆沟遗址的科学发掘与研究工作密不可分。兴隆沟遗址的科学发掘奠定了兴隆洼文化和辽西地区在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研究中的关键地位。历经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的铺垫与发展,进入早期青铜时代,辽西地区的旱作农业进入大发展、大繁荣阶段,在稳定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夏家店下层文化迅速崛起,成为当时东北地区发展水平最高并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也不断与周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进行交流与互动,向外辐射、扩散自身的先进文化因素,对中原地区夏商王朝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第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他希望以本次分论坛学术研讨会为新的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提升中国北方地区旱作农业和早期青铜文明的研究水平,继续探索不同地区间青铜文明的交流与互动,以进一步明确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考古力量。
会议现场
 
与会嘉宾合影
 
  开幕式后,会议进行主题学术汇报和座谈会研讨,与会学者还将考察西大梁遗址、城子山遗址。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