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参加2023粤港澳青年故宫实习计划的青年们结束了在故宫博物院的实习实践,将满载收获、信心和热情投入到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
“我在报名实习的时候选择了文物保护标准化研究所,希望在这个岗位上学习文物保护标准的制定方法,未来能为文物保护出一份绵薄之力。”作为今年粤港澳青年故宫实习计划的一员,来自澳门,就读于南京大学考古学系的陈彦蓓表达了自己来故宫实习的初衷。
故宫文物保护标准化研究所主要从事文物保护标准的研究和组织标准制修订等工作,已积累了大量文物保护的科研经验。
“部门老师曾经告诉过我,标准化制定不是一蹴而就的,文物保护的每一项标准必须有依据,我们看到的文物保护相关标准上的简短一行字,都必须附带详细的标注。”陈彦蓓说,“了解到标准制定的难度后,我不禁对故宫从事文物保护的老师们肃然起敬,他们的标准化工作对推动故宫乃至世界的文物保护都发挥着引领作用。”
除了收获文物保护标准化和文物科技保护的知识外,陈彦蓓对文物保护事业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故宫与希腊合作建设中国—希腊文物保护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并在新疆、四川三星堆建立工作站。
“我在实验室接触到的新疆巴里坤出土丝质文物样品,是由新疆考古部门发掘,再运送到故宫进行科学检测的。”陈彦蓓介绍,2017年,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在她的家乡澳门筹建,用于支持澳门、大湾区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
陈彦蓓希望未来自己也能投身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在澳门做好文化遗产价值的传播与共享。
来自香港的张仲倩本科就读于香港大学建筑文物保护专业,今年大四毕业,在故宫世界遗产监测部实习。
“六个星期的实习中,我在部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故宫东西六宫外檐门窗专项调查与评估工作,通过现场记录东西六宫的门窗保存状况,统计病害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并对东西六宫各宫外檐门窗保存现状作了整体评估。”张仲倩说。
张仲倩查看、记录宫殿门窗保存状况
张仲倩的实习大体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实地考察,列表格记录门窗样式与病害,并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方式拍摄照片记录门窗;第二部分是室内梳理工作,对每个门窗进行形制描述、病害描述及程度评价。
在张仲倩看来,最有挑战的是,来故宫前对中国古代建筑了解甚少,繁多复杂的建筑术语是第一道难关。
“在世界遗产监测部老师的指导下,以外檐门窗为切入点,我对中国传统建筑木作知识有了进一步认识。通过研读《中国传统建筑木作知识入门》等书籍,再与实物对比,我更具象地记住了装修式样(如隔扇、槛窗、支摘窗等)、棂心图案(如步步锦、双交四椀菱花纹等)等。”张仲倩说,“通过在文物保护一线学习,我对遗产保护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有了更深理解。”
“张仲倩同学对工作态度认真,严格按照我们的操作要求完成现场记录工作,从没有抱怨炎热天气下室外工作的辛苦,足以见得她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也培养了对文化遗产的认同感与使命感。”作为指导老师,故宫世界遗产监测部的牛锎说,“实习计划把我们的实际工作展现给了这些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年轻人,也为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注入了新鲜活力。”
有意向入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张仲倩也将把这次实习所得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
骑凤仙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来自广东,就读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梁希悦,在故宫实习期间主要完成了相关区域宫殿脊兽的普查。
“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逐渐掌握一整套按照顺序拍摄建筑、编号整理照片、录入数据的流程,到现在我已经能一眼分辨脊兽的形制。”梁希悦说,脊兽普查为更好地进行遗产监测打下基础,工作很有意义。
来自澳门,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系的钟俊杰最大的收获则是,经过在故宫世界遗产监测部的学习,促使自己更深入地思考家乡澳门历史城区文物保育建设与标准化制定工作。
“经过与来自粤港地区的同学们和故宫的老师们进行交流实践,更加坚定了我日后投身古建保育与博物馆展览的理想。”钟俊杰说。
“粤港澳青年故宫实习计划”始于2017年,此前举办的三届活动中,累计接待126名粤港澳青年在故宫博物院进行实习交流。在今年举办的实习计划中,实习部门增加至14个,为青年学子带来更加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实习与实践体验。
实习计划的目标与初衷,正如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在“粤港澳青年故宫实习计划2023”开学礼上所说:“希望青年学子在实习中了解故宫博物院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涵养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气质,通过在故宫博物院广泛、深入地开展交流与学习,共同挖掘故宫博物院所承载的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