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大项目课题组前往番禺古海岸带考察

字号:T|T
2023-08-17 09:18 来源:海洋史研究中心

国家重大项目课题组前往番禺古海岸带考察

 

2023年4月26日,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1年度重大招标项目“明清至民国南海海疆经略与治理体系研究”研究人员,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史专业研究生,前往番禺大谷围古海岸线南段进行课题调研与教学实习。出发之前,课题组要求学生做好功课,列出了田野调查需要提前了解的研究论著和地图等资料,供参考阅读,对将要到达的田野点及其相关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此次调研邀请广州市番禺区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朱光文副研究员作为乡村导师。番禺区文物办钟思如老师,对本次调研给予了大力支持。

图片

课题组老师和学生在南山峡合影

 

一、紫坭岛、南山峡考察

 

考察从紫坭岛开始,沿古海岸线南缘自西向东,先后经过南山峡、市桥、新桥和沙涌等地。这一路线也是珠三角大谷围古海岸线沙田区和民田区的分界线。大谷围即市桥台地,亦作“大箍围”。清代大谷围分属沙湾、茭塘司,又称“禺南”,与以广州城番禺县署为中心的“禺北”相对。

图片

番禺大谷围古海岸线南段地图

考察第一站是紫坭岛。紫坭岛地处大谷围西南,位于番禺沙湾与顺德大良之间的河道上,被紫坭河、陈村水道、顺德水道等水道四周环绕。明清时期,紫坭岛扼守联通广州与澳门的“省澳水道”,明初设置紫坭巡检司进行控制,清代紫坭为粤海关紫坭挂号口驻地。

紫坭糖厂是第一个考察点。明清时期,珠三角地区已成为广东最主要的甘蔗种植区和产糖区。珠三角地区人口稠密,食糖需求和消耗量大,水网纵横交错,便于以糖为代表的大宗货物运输。民国时期,陈济棠主政广东,于1932年拟定“广东省三年施政计划”,相继建成投产番禺新造、市头、顺德等六大糖厂。新中国成立后,广东将制糖业列为全省重点发展工业部门,“一五”至“二五”计划期间先后兴建3座大型糖厂和几十座中型糖厂。1953年,广东省糖业公司利用惠阳糖厂残存设备,于紫坭村河涌岗建成广东省国营紫坭糖厂。紫坭糖厂是新中国自行建设的第一家拥有自动化榨糖生产线的大型糖厂,巅峰时期拥有超过4000名工人,是当时广东规模最大的蔗糖厂。师生们考察了厂房旧址,参观相关主题展览,加深了对近代珠三角以制糖业为代表的工业发展和产业转型的认识。

图片

紫坭糖厂

考察第二站是紫坭村的张氏祠堂群。《紫坭张氏家谱》记载,紫坭张氏“乃大唐荆州太守张九皋、宋魏国公张浚、南宋翰林五经博士世龙公之裔,世龙公赢得功名后,自珠玑巷迁居顺德龙江白社,三世孙如陵公迁居紫坭,成为紫坭张氏的开基祖”。张氏出自唐朝开元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一脉,世代繁衍,成为本地颇有势力的大族,建起了规模宏大的祠堂群,由赉成堂、大雅堂、光裕堂三祠并列联通组成,周围还有聚德堂、光远堂等祠堂。赉成堂原为紫坭张氏支祠,2014年重修后改为张氏大宗祠。学生们注意到,赉成堂内悬挂“耕读有良谋忆昔沙田联友好,宗枝同族系抚今吾辈续谊风”“昔日沙田敦旺族,如今后裔振家声”等对联,表明明清以来,张氏宗族在紫坭地区经营沙田,对宗族发展曾发挥重要作用,其经营模式,祠堂的性质、功能,宗族在近代转型,在明以降珠三角地区有典型意义。

图片

张氏赉成堂内部

考察第三站是三善村鳌山古庙群。三善村位于紫坭岛中部,由乐善、德善和福善三里合称而来。古庙群包括神农古庙、先师古庙、社稷坛、鳌山古庙、报恩祠、潮音阁等六座古庙,背倚鳌山,南北依次排列。除社稷坛不存外,其他古庙建筑均保存完好。朱光文副研究员介绍,岭南建筑大多数为镬耳墙,而古庙群采用马鞍墙,在岭南地区十分罕见。

图片

图片

鳌山古庙群

古庙群约形成于清前中期。鳌山古庙居中,奉祀观音,规模最大,当地人称为“观音庙”。其南侧分别为报恩祠和潮音阁。报恩祠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供奉清广东巡抚王来任;嘉庆十三年(1808),因抵抗洋盗郭婆带而死难的乡勇亦被列入祭祀。鳌山古庙北侧为先师古庙和神农古庙,分别供奉“工部尚书鲁班先师”与“神农伏曦皇帝”塑像。在珠三角地区,鲁班与神农信仰并不多见,此处的独特信仰,与当地产业有密切相关。清代三善村以建筑行业闻名,居民大多从事泥水匠、灰塑匠、木匠等职业,因而奉祀鲁班为行业神。神农崇拜的形成则可能与紫坭地区大族对海岸带不断成陆的沙田的经营开发有关。

图片

神农古庙内“神农伏曦皇帝”塑像

考察第四站是南山峡。南山峡是连接珠江口和珠三角腹地、乃至西江中上游地区的水路交通重要节点,处在市桥水道上游,屏山涌、市桥水道交汇于峡口,青萝嶂、红萝嶂两山夹江对峙,河道陡然缩窄,水流湍急险峻。明中后期,南山峡两岸砖瓦业兴起,成为珠三角著名的建筑材料生产与供应中心。

图片

南山峡口

清前期,乡民在市桥水道北侧遥对峡口建起了南山古庙。古庙以条石砌成,约一人高,门额上书“南山古庙”,门联“人间施惠泽,海若显灵通”,两侧分别刻有“乾隆壬子孟秋重建”和“光绪癸巳仲夏重修”字样。庙内供奉着一尊书生装扮的神像,当地人称其为林大相公。据传,清代一林姓文人(一说为明代林姓进士)赴考归途中路过南山峡,遭河盗劫掠,又遇狂风暴雨,覆舟而死,其死后被周边村落尊为水上保护神,为其立庙祭祀。当地至今仍有在水口祭祀的传统。

图片

南山古庙

2011年南山古庙移位扩建,并在其外套建了一座更大的仿古大庙。中心研究人员指出,南山峡口“林大相公”河神信仰的出现反映出南山峡的独特交通地理环境及其在明清珠三角水运网络中的重要地位。

图片

课题组老师和学生在南山古庙前合影

 
 
二、市桥水道中下游考察
 

当天下午,课题组老师和学生前往市桥调研。市桥位于沙湾水道北侧,清代为沙湾巡检司治所所在,粤海关于市桥设置挂号口。民国时,市桥乡为番禺第一区署驻地。市桥于清末成为沙湾司属地区的政治与商业中心,1945年以后一直为番禺(县、市、区)政府驻地。项目组走访了前锋大街和先锋大街。前锋大街、先锋大街位于先锋社区,先锋大街北连前锋大街东端,两街呈“丁”字形交叉。先锋大街原名文峰巷,前锋大街原名谢地大街,以市桥望族谢氏聚居于此而得名,1960年代,前锋大街和先锋大街分别更为今名。街区最早形成于元代,保留了以先锋四巷门楼为代表的80余座极具特色的明清民国时期历史建筑,多时代建筑风貌叠合,是珠三角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古街道。1945年市桥光复,番禺县署由新造迁至先锋巷谢氏大宗祠内。

师生们经过市桥海傍路西段的群园。群园始建于1941年。抗日战争时期,有“市桥皇帝”之称的“沙匪”李辅群占据禺南,于市桥兴建群园作为其“市桥皇宫”。群园坐北向南,正对市桥水道,集居住、办公和军事防御功能于一体,建筑精巧,风格中西合璧。1949至1999年间,群园成为番禺县(市)政府驻地。群园现为番禺区老干部局、番禺区老年干部活动中心。群园的历史,反映了明清以来珠三角地区下游地区水道的变迁、城镇的发展、基层的治理,地方势力的兴衰。

新桥村、沙涌村是本次考察的最后两站。两村位于市桥水道中下游北岸,明代属广州左卫三所下设九屯,新桥、沙涌分别为九屯之一。新桥村得名于村中心的跨龙桥。跨龙桥西有奉祀天后的圣母宫,乾隆二十三年(1758)《重修庙宇碑记》云:“乡自江右起注,洪武丙寅,嘉乃开国丕绩,赐履南来”,记录了明代新桥乡曾为卫所军屯的历史。

乾隆二十三年新桥士绅主持重修圣母宫,在左侧兴建思复祠,纪念广东巡抚王来任。道光《广东通志》记载,康熙四年(1664)王来任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广东,政绩斐然,饱经战乱与迁界之苦的广东面目一新。康熙七年(1667)王来任病卒,遗疏切陈“粤东边界居民奉檄内迁,流离失所者至数百万,宜令复还故地”,清廷采纳,包括新桥在内的广大近海土地得以展复。王来任后入祠名宦,民间亦多为其立庙尸祝。学生们对王来任与清初海禁、迁界、复界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产生浓厚的兴趣,认为民间对王来任的崇拜,反映出地方社会对迁界禁海历史事件的深刻记忆,展示出一种不同于国家视角的历史叙述方式;王来任祠与天后庙并祀,显示出民间信仰中王来任的“名宦崇拜”沾上了“海神信仰和地方保护神的。圣母宫、思复祠、跨龙桥,以及宫祠内多方清代碑铭,构成一组清前中期内涵异常丰富、纷繁复杂的地方历史的文化遗存和历史记忆遗产,师生们仔细辨读碑文,分享见解,久久驻足,回归历史现场,寻绎历史真迹。

图片

跨龙桥附近的观澜周公祠、圣母宫、思复祠

图片

思复祠内的王来任塑像
图片
图片
老师和学生辩读碑文

师生们随后参观圣母宫思复祠后面的新桥乡公所。1931年,番禺县下改设区、乡两级结构,新桥村属第一区同安乡,新桥乡公所应即同安乡驻地。乡公所建筑始建于1943年,外墙刻有“市桥大西路玛大利建筑”字样,风格中西合璧,外立面及梁架形制、青砖墙体具有浓厚的岭南特色,议事厅罗马门廊及布局形制则带有鲜明的西方色彩。主楼天台设有射击垛、瞭望台。据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1949年后,新桥乡公所被收为村委工作地点,1990年代新村村委迁址,新桥乡公所遂长期荒废。公所内还保存了部分1950、1960年代标语、壁画。

图片

新桥乡公所

本次考察的最后一站是沙涌村。沙涌村东距新桥村约1.5千米,以独特的鳌鱼舞文化闻名,村民主要为江、胡、幸三姓军户后人。师生们走访了广琚江公祠、沙涌乡约、鼎隆堂、天后宫等地。广琚江公祠供奉沙涌江氏开基祖江永庆之子江广琚,据祠内《番禺沙涌金鳌江氏源流考》碑记,江永庆于明洪武八年(1375)从戎入粤,任广州左卫小旗。天顺七年(1463),江广琚之子江净剿流寇有功,承父职升任百总镇守广州左卫,子孙世袭昭信校尉,掌本屯百户所任务。江氏遂逐渐兴盛,成为沙涌大族。

图片

 沙涌广琚江公祠

鼎隆堂为奉祀关帝的庙宇,始建于明末,清代重修。村民介绍,每年关帝诞,沙涌都会举行规模盛大的鳌鱼巡游。巡游以鼎隆堂为起点,石街、沙涌天后宫、北帝庙等具有特殊含义的庙宇则成为巡游路线上的重要节点。沙涌鼎隆堂和沙涌天后宫内保存了数方清代至民国时期的重修庙宇碑记,从捐款名录看,基本以江氏族人为主,体现出江氏宗族与沙涌信仰体系的密切关联和沙涌多姓聚居、单姓主导的权力结构。沙涌江氏由卫所军户到地方大族的身份转变过程,揭示出明清时期珠三角地区宗族与社会治理、秩序构建的复杂面相。

沙涌乡约是此次考察的最后一站。沙涌乡约前身可追溯至明景泰间,太平天国期间,沙涌士绅组建乡约、兴办团练以求自保。沙涌乡约现存建筑建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原有“乡先生同登大雅,约弟子谨守成规”一联,一进西厢悬“财政”匾,东厢“施政”,正堂为“正德堂”,兼具行政、议事功能。民国时期,乡约逐渐失去原有功能。抗日战争时,沙涌乡约已空置,被用于存放救火机、防寇土炮等物品。1949年以后,沙涌乡约先后成为幼儿园、村委会办公场所。从沙涌乡约、新桥乡公所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民国以来珠三角古海岸带乡村社会与基层治理体系的变迁。

图片

沙涌乡约

 
 

三、大谷围古海岸线南段考察的几点认识

 
 

通过这次实地考察,课题组老师和学生们对广东沿海传统乡村的宗族、人群、村社组织、基层社会治理等问题,有了更深切全面的了解。

其一,番禺古海岸线周边,因势利导发展出砖瓦业、造船业中心,并最终形成珠江口湾区的重要市镇;

其二,水运社会行业生产的发展与繁荣,吸引了人群的聚集,催生了相关信仰与民俗文化的形成;

其三,濒海人群通过各式村社组织,维持着水运社会经济文化的运作。

番禺大谷围古海岸线调研活动,为题组对珠江口湾区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所谓“海上无王法,舟中无国公”。然而,无论明清王朝还是民国政府,政府机构虽然没有设置到县以下的基层社会,但是没有设置政府机构,并不等于政府力量不存在。国家如何实现对地方和海疆的有效管控?沿海社会在地方治理近代化进程中如何实现同步转型?海洋人群的能动性与国家控制力,二者于海洋社会的两种作用力之间会产生怎样的关系?都是需要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重点内容。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