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丨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三座春秋墓葬发掘资料公布!出土器物促进春秋晚期青铜器演变研究

字号:T|T
2023-08-16 18:05 来源: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陶寺村位于襄汾县城东北7.5公里处,隶属于陶寺乡,东南距崇山约10公里(图一)。墓地位于陶寺村北,因盗墓发现,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400米,总面积在24万平方米左右(图二),从两周之际延续到战国时期。2014年9月开始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襄汾县文物旅游局组成考古队在此进行抢救性发掘。2017年在墓地中部偏西处(Ⅲ区)共发掘春秋时期竖穴土坑墓葬25座(图三),其中有五座墓葬出土青铜器,现将M3015、M3022、M3027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图片

图一 陶寺北墓地位置示意图

 

图片

图二 陶寺北墓地俯瞰

 

图片

图三 2017年陶寺北墓地Ⅲ区墓葬分布图

 

 

 

一、M3015

(一)

墓葬形制

口小底大,方向4°。墓口长3.7、宽3米,墓底长3.9、宽3、深4.6米。墓底填黄褐色花土,经夯打,夯层厚薄不匀,较致密。墓壁粗糙,深4.5米处北壁外鼓。棺椁之间东北角有动物骨骼(图四)。

 

图片

图四 M3015墓室

 

 

(二)

葬具、葬式

一椁二棺。椁长3.82、宽2.68米。椁盖板14块,东西向横置,整体向下塌陷,四周较高。盖板宽窄不等,宽0.25-0.3米。椁底板长短不齐,厚薄不一,共11块,宽0.2-0.26、厚约0.1米。壁板情况不详。

 

外棺盖板东西向横铺,长2.32、宽1.12米,共11块,宽0.16-0.28米;底板4块,宽0.26-0.3米,南北向竖铺。内棺盖板三块,长1.96、宽0.66米,厚0.2-0.24米,南北向竖铺。盖板局部有彩绘残迹,图案不清,原有髹漆。内外棺壁板情况不详。

 

人骨朽成粉末状,头北向,面向不清。头、胸部有层次分明的黑色物质,应为覆盖在身体上的纺织品(图五)。

 

图片

图五 M3015平面图

1、2.陶壶 3.陶鬲 4.铜鼎 5、7铜敦 6.铜盘 8.铜图片 9、10.柱形器 11-13.玛瑙管 14.铜匜 15.石圭 16.动物骨骼

 

 

(三)

随葬器物

随葬器物共19件。铜礼器及日用器均集中置于棺椁间北部偏东处,玉器置于棺内头部,玛瑙器置于棺内腹部,石器集中分布棺椁间北部,陶器置于棺椁间东北角。计铜鼎1件、铜敦2件、铜图片1件、铜盘1件、铜匜1件。以及玉柱形器、玛瑙管、石圭、陶鬲、陶壶等。

 

 1. 铜器 

 

共6件。

 

铜鼎 1件。M3015:4,内有动物骨骼。隆盖,盖上有三环纽,纽中部微内束,上饰相错的三角纹。子口内敛,深腹微鼓,圜底。方形附耳折角方钝,微外撇,三蹄足略矮。盖中心饰雷纹,盖面以二周素面宽带弦纹为界隔,间饰两周细密的蟠虺纹。耳上饰绹索纹。腹饰蟠虺纹,中部有一周凸弦纹,下腹饰内填兽面的垂叶纹。口径16.5、腹深11.5、足高8.5、通高19.5厘米(图六至图八)。

 

图片

图六 铜鼎(M3015:4)

 

图片

图七 铜鼎(M3015:4)底部侧视

 

图片

图八 铜鼎(M3015:4)内动物骨骼

 

铜敦 2件。形制相同,整体扁圆形。盖较浅,上有三个细环纽。子口内敛,沿略外撇。口沿下附二环耳,三矮蹄足。盖、腹饰细密蟠虺纹,盖面上有两周素面弦纹带。M3015:5,口径15.5、腹深7.1、通高20.2厘米(图九)。M3015:7,口径14.6、腹深6.8、通高18.8厘米(图一〇、图一一)。

 

图片
图片

图九 铜敦(M3015:5)

 

图片

图一〇 铜敦(M3015:7)

 

图片

图一一 铜敦(M3015:7)

 

图片 1件。M3015:8,平面椭圆形,口近直,颈微束,略显折沿,斜腹,平底。腹两侧各有一环形鋬耳。腹中部以一周素面弦纹带为界隔,饰细密的蟠虺纹。口长径12.6、短径11.1厘米;底长径9.7、短径7.7厘米;高6.4厘米(图一二、图一三)。

 

图片

图一二 铜图片(M3015:8)

 

图片

图一三 铜图片(M3015:8)

 

铜盘 1件。M3015:6,器体轻薄。浅盘,平折沿,平底,无足。两附耳向外平伸。口径31.3、腹深3、通高3.3厘米(图一四、图一五)。

 

图片

图一四 铜盘(M3015:6)

 

图片

图一五 铜盘(M3015:6)

 

铜匜 1件。M3015:14,器身平面圜角长方形,流封口,高于器身,上饰云雷纹。浅腹,圜底,尾部有一环形鋬耳。底部正中有一道纵向铸缝,三细锥状足。器身素面。通长23.6、最宽12.9、通高10.4厘米(图一六、图一七)。

 

图片

图一六 铜匜(M3015:14)

 

图片

图一七 铜匜(M3015:14)

 

 

 2. 玉器 

 

柱形器 2件。器表光洁。M3015:9,直径1.7、高2.4厘米(图一八:4、图二〇)。M3015:10,直径1.7、高2.45厘米(图一八:5、图二〇)。

 

图片

图一八 M3015陶器、石器、玉器

1、2.陶壶(M3015:1、2) 3.陶鬲(M3015:3) 4、5.柱形器(M3015:9、10) 6-8.玛瑙管(M3015:11-13) 9-13.石圭(M3015:15-5、4、3、2、1)

 

图片

图二〇 柱形器(M3015:9、10)

 

 

 3. 玛瑙器 

 

玛瑙管 3件。M3015:11,外径0.8、内径0.45、残长2.7厘米(图一八:6)。M3015:12,外径0.7、内径0.5、残长4.5厘米(图一八:7、图二一)。M3015:13,外径0.7、内径0.45、长4.9厘米(图一八:8、图二一)。

 

图片

图二一 玛瑙管(M3015:12、13)

 

 

 4. 石器 

 

石圭 5件(图二二)。灰色板岩制成,经锯割、琢磨而成,表面光滑,首为不甚对称的三角形,体薄窄长,剖面扁长方形。仅1件完整,其余均残碎。M3015:15-1,完整。长9.3、宽1.7、厚0.4厘米(图一八:13)。M3015:15-2,有圭首。残长8.3、宽1.6、厚0.3厘米(图一八:12)。M3015:15-3,仅有尾部。残长5.3、宽1.3、厚0.3厘米(图一八:11)。M3015:15-4,仅有尾部。残长4.3、宽1.5、厚0.3厘米(图一八:10)。M3015:15-5,残块。残长5.7、残宽1.7、厚0.35厘米(图一八:9)。

 

图片

图二二 石圭(M3015:15)

 

 

 5. 陶器 

 

共3件。

 

陶鬲 1件。M3015:3,夹砂灰陶。平折沿,方唇,矮束颈。肩圆鼓,上有一周浅划弦纹。浅弧裆略下垂。器身饰浅绳纹,裆部横绳纹粗深。瘪裆。口径15.8、高16.4厘米(图一八:3、图一九)。

 

图片

图一九 陶鬲、陶壶(M3015:1-3)

 

陶壶 2件。泥质灰陶。口沿内缘略高于外缘,沿面上有一周凹面,上饰网格状暗纹。高颈,宽壶肩,肩部折角明显。斜直腹,平底。颈、肩部磨光,下腹部绳纹被拍平。M3015:1,口径20.4、底径11.8、高36.2厘米(图一八:1、图一九)。M3015:2,口径20.7、底径12.5、高37厘米(图一八:2、图一九)。

 

 

 

二、M3022

(一)

墓葬形制

口大底小,方向6°。墓口长3.4、宽2.34米,墓底凹凸不平,长3.56、宽2.3、深5.36米。填黄褐色花土,含少量陶片、动物骨骼残块,经夯打,较致密。夯层厚0.2-0.34米。墓壁粗糙,高低不平。距墓口深3.32-3.4米处,四壁外扩,应是棺椁安置后,为充塞椁与墓壁间的空间,在墓壁上取土形成的。

 

 

(二)

葬具、葬式

一椁二棺,板灰保存较差。椁长3.4、宽2.2、高1.46米,板厚0.08米。盖板14块,壁板5块。南北两侧挡板东西出头。椁底板西部有狗骨架。外棺长2.4、宽1.20、高1.06米,盖板、底板均南北向纵置,盖板4块,宽窄略有差异;底板6块,宽0.16-0.3米,厚0.06米。内棺长2.08、宽0.84米,板厚0.07米,高度不详。内外棺壁板情况不详。零星可见“彩绘”残块,红底黑彩,系棺上的绘彩。棺椁间东侧贴墓壁有长0.16、宽0.08米的纺织品残迹,疑为荒帷。

 

墓主人头向北,面向上,下肢伸直,双臂弯曲,双足并拢。男性,35-40岁。骨质增生严重;四肢骨呈弥漫性骨增生,推测为恶性肿瘤(图二三、图二四)。

 

图片

图二三 M3022墓室

 

图片

图二四 M3022平面图

1.陶鬲 2-1、2.马镳、马衔 3.玉圭 4.漆器 5.车軎辖 6.铜盘 7.铜匜 8.铜箭镞 9.陶壶 10、11.铜敦 12.铜鼎 13.石片 14-16.玉片 17.狗骨骼

 

 

(三)

随葬器物

随葬器物共31件,铜礼器集中于棺椁间东南部,车马器、兵器、漆器置于棺椁间东部,石器置于棺椁间东部偏北,陶器置于棺椁间东部和北部,玉器置于椁内、棺椁之间。计铜鼎1件、铜敦2件、铜盘1件、铜匜1件、车軎辖2件、马衔2件、箭镞2件,以及玉片、石圭、骨镳、漆器、陶鬲、陶壶等。

 

 1. 铜器 

 

共11件。包括礼器、车马器、兵器。

 

(1)礼器

 

共5件。

 

铜鼎 1件。M3022:12,内有动物骨骼。浅盖,喇叭形矮捉手,捉手上饰麻点衬底的蟠蛇纹,中心纹饰不清。子口内敛,舌较短,长方形附耳略外撇,深腹,圜底,蹄足细高。盖面、腹部均有一周素面弦纹带为界隔,其间饰蟠虺纹。耳素面。口径21.5、腹深12.9、足高11.8、通高25.3厘米(图二五、图二六)。

 

图片

图二五 铜鼎(M3022:12)

 

图片
图片

图二六 铜鼎(M3022:12)

 

铜敦 2件。形制基本相同,大小有别。体扁圆形,盖上环纽较小,子口舌内束。口沿下附二环耳,蹄足细高。盖、腹饰细密蟠虺纹,盖面上有两周素面弦纹带。M3022:10,口径14.5、腹深5.8、通高13厘米(图二七、图二八)。M3022:11,口径16.5、腹深7.7、通高14.5厘米(图二九至图三一)。

 

图片

图二七 铜敦(M3022:10)

 

图片

图二八 铜敦(M3022:10)

 

图片

图二九 铜敦(M3022:11)

 

图片

图三〇 铜敦(M3022:11)底部

 

图片
图片

图三一 铜敦(M3022:11)

 

铜盘 1件。M3022:6,器体轻薄,平折沿,浅盘,平底,三矮足。两方形曲耳外张。素面。口径28、腹深2.7、通高5.5厘米(图三二、图三三)。

 

图片

图三二 铜盘(M3022:6)

 

图片

图三三 铜盘(M3022:6)

 

铜匜 1件。M3022:7,平面呈圜角长方形,流封口,昂首,上饰兽面纹。口微敞,腹略深,圜底,尾部有一环形鋬耳。三锥状矮足,器底几乎接近足底。通长17.8、最宽10.2、腹深3.8、通高7.3厘米(图三四、图三五)。

 

图片

图三四 铜匜(M3022:7)

 

图片

图三五 铜匜(M3022:7)

 

(2)车马器

 

共4件,铜车軎辖、马衔,与骨马镳成套出土。

 

车軎辖 2件。形制相同。軎筒形,沿下以一周凸弦纹为界隔,饰麻点衬底的蟠蛇纹。一端有外折的宽缘,缘两侧有两个对称的长方形辖孔,车辖贯穿其中。车辖作“T形”,柱状键。辖首呈倒梯形,上饰兽面,两侧有长圆形穿孔,尾部有长方形穿孔。M3022:5-1,軎长4.6、上口径4.8、缘径7.2、壁厚0.2厘米;辖长7.8、宽1.3、厚0.3厘米(图三六:3、图三七、图三八)。M3022:5-2,軎长4.6、上口径4.8、缘径7.3、壁厚0.2厘米;辖长6.8、宽1.3、厚0.3厘米(图三六:4、图三七、图三八)。

 

图片

图三六 M3022出土器物

1.陶壶(M3022:9) 2.陶鬲(M3022:1) 3、4车軎辖(M3022:5-1、2) 5.10、马衔(M3022:2-1-1、M3022:2-2-1) 6-9.马镳(M3022:2-1-2、M3022:2-2-2、M3022:2-1-3、M3022:2-2-3) 11、12.箭镞(M3022:8-1、2) 13-15.玉片(M3022:15、16、14) 16-35.石圭(M3022:3-1-20)

 

图片

图三七 车軎辖(M3022:5-1、2)

 

图片

图三八 车軎辖(M3022:5-1、2)底部

 

马衔 2件。由两端附有铜环的三节环棒套连而成,中间衔棒两头各有一小圆形套环,两边衔棒外侧扁圆形环较大,内侧圆形套环较小,套接环垂直相交。M3022:2-1-1,环长径4.6、短径3.4、通长20厘米(图三六:5、图三九)。M3022:2-2-1,环长径4.5、短径3.3、通长19.9厘米(图三六:10、图四〇)。

 

图片

图三九 马衔镳(M3022:2-1-1-3)

 

图片

图四〇 马衔镳(M3022:2-2-1-3)

 

(3)兵器

 

箭镞 2件。双翼式,体扁平,双翼前聚成锋,向后外张成倒刺形的后锋,后锋间距较宽。中部脊线分明,中脊向后与圆形铤相接。镞本凹入甚深。脊断面菱形,后铤残。M3022:8-1,一翼、铤残缺。两后锋间宽1.1、铤残长3.1、通长5.8厘米(图三六:11、图四二)。M3022:8-2,一翼、铤残缺。两后锋间宽1.1、通长6.1厘米(图三六:12、图四二)。

 

图片

图四二 铜镞(M3022:8-1、2)

 

 

 2. 玉器 

 

玉片 3件。2件位于棺内,薄片,残碎。M3022:14,棺内脚部,应为踏玉。薄片,残断为2块,不规则形。残长10.7、宽3.8、厚0.25厘米(图三六:15)。M3022:15,内棺底板中部,由2块残片拼合,大致长方形。残长4.8、宽2.8、厚0.25厘米(图三六:13)。1件位于棺椁之间南部。M3022:16,残碎。碎片拼接,厚薄均匀。残长5、宽3.4、厚0.3厘米(图三六:14)。

 

 

 3. 石器 

 

拼接后共20件(图四一)。包括残碎石圭、石片。

 

图片

图四一 石圭(M3022:3)

 

石圭 拼接后有圭首者15件。M3022:3-1,尾部残。残长14.3、宽1.2、厚0.3厘米(图三六:16)。M3022:3-2,尾部残。残长10.7、宽1.1、厚0.5厘米(图三六:17)。M3022:3-3,尾部残。残长11.8、宽1.5、厚0.2-0.3厘米(图三六:18)。M3022:3-4,残长11、宽1.08、厚0.3厘米(图三六:19)。M3022:3-5,拼接完整。长10.4、宽1.08、厚0.3厘米(图三六:20)。M3022:3-6,拼接完整。长9.7、宽1、厚0.3厘米(图三六:21)。M3022:3-7,拼接完整。长9.2、宽1.2、厚0.4厘米(图三六:22)。M3022:3-8,拼接完整。长8.7、宽1.2、厚0.3厘米(图三六:23)。M3022:3-9,残长7.9、宽1.4、厚0.3厘米(图三六:24)。M3022:3-10,长8.3、宽1、厚0.3厘米(图三六:25)。M3022:3-11,圭首稍残。残长7.6、宽1.15、厚0.3厘米(图三六:26)。M3022:3-12,长8.1、宽1.1、厚0.4厘米(图三六:27)。M3022:3-13,长7.8、宽1、厚0.4厘米(图三六:28)。M3022:3-14,长8、宽1、厚0.3厘米(图三六:29)。M3022:3-15,圭首稍残,残长5.1、宽1、厚0.5厘米。(图三六:30)。

 

石圭残片 5件。M3022:3-16,残长9.5、宽1.6、厚0.4厘米(图三六:31)。M3022:3-17,残长5.5、宽1.4、厚0.3厘米(图三六:32)。M3022:3-18,残长6、宽1.2、厚0.3厘米(图三六:33)。M3022:3-19,残长4.5、宽1、厚0.2厘米(图三六:34)。M3022:3-20,残长2.7、宽1.25、厚0.35厘米(图三六:35)。

 

 

 4. 骨器 

 

骨镳 4件。与马衔配套。每2件一组与马衔共出。由兽角刮削而成,体弧形缓曲,下粗上细,剖面八棱形,末端齐平,中部有的穿孔圆形,有的方形。M3022:2-1-2,中部并列两个圆形穿孔。长13.3、上端最宽2.4、穿径0.7厘米(图三六:6、图三九)。M3022:2-1-3,下端残缺,有圆形穿孔。长6.8、上端最宽2.3、穿径0.7厘米(图三六:8、图三九)。M3022:2-2-2,中部并列两个圆形穿孔。长11.3、上端最宽2.1、穿径0.6厘米(图三六:7、图四〇)。M3022:2-2-3,中间与下部部分残缺,下部有长方形穿孔。长11、上端最宽2、穿宽0.6、长1.4厘米(图三六:9、图四〇)。

 

 

 5. 漆器 

 

1件。M3022:4,不见胎体,仅存漆皮残迹。

 

 

 6. 陶器 

 

共2件。

 

陶鬲 1件。M3022:1,夹砂灰陶。短束颈,斜沿,尖唇,耸肩,锥足。腹部饰竖绳纹,裆部饰粗横绳纹,三足间距相等。口径13.7、高16.4厘米(图三六:2、图四三)。

 

图片

图四三 鬲、壶(M3022:1、9)

 

陶壶 1件。M3022:9,泥质灰陶。宽折沿,边缘较低,内缘略低于外缘。长颈,宽肩,肩面较直,斜腹,平底。轮制。口径19.7、底径15.6、高35.7厘米(图三六:1、图四三)。

 

 

 

 

三、M3027

(一)

墓葬形制

竖穴土坑,口小底大。方向3°。墓口长3.45、宽2.2米,墓底长3.7、宽2.28、深6.8米。墓内填土黄褐色花土,较致密,经夯打,夯层厚薄不匀,厚0.15-0.28米。距墓口深2.1米填土中有动物骨骼。

 

 

(二)

葬具、葬式

一椁二棺。椁板灰不甚清晰,椁壁板紧贴墓壁,椁室长2.66、宽2.3、高1.56米。椁盖板16块、底板17块,均东西横向放置。从灰迹看,应是挡板榫头插入壁板卯眼内。外棺结构与椁相同,长2.5、宽1.2米,高度不详;盖板6块,南北向纵放,每块宽0.18-0.22米,底板不详。内棺长2.12、宽0.78米,挡板宽于壁板,高度不详;底板3块,南北纵向放置。东部有纺织品残迹,上有彩绘。棺椁间东北角有少量动物骨骼。棺椁之间西侧中部有大量棕色漆皮,西部偏北、东部有红色漆皮残迹。

 

人骨已成粉末状。可见痕迹为仰身直肢,头部下方有两块碎玉,应为口唅(图四四、图四五)。

 

图片

图四四 M3027墓室

 

图片

图四五 M3027平面图

1、2.铜敦 3.陶鬲 4.铜图片 5.铜鼎 6.铜图片 7.陶壶 8、13.马衔、马镳 9.铜戈 10、11.铜车軎辖 12.陶壶 14.石圭 15.碎玉片 16.铜箭镞 17.铅锡器 18、19.漆器 20.动物骨骼

 

 

(三)

随葬器物

随葬器物共43件。铜礼器集中置于棺椁之间东北部,车马器大部在棺椁之间西侧,少数在南侧,兵器、铅器置于棺椁之间西侧,玉器置于墓主头骨下,石器置于棺椁之间南部,陶器置于棺椁之间北部西侧和西侧。计铜鼎1件、铜敦2件、铜图片1件、车軎辖2件、马衔2件、铜戈1件、铜图片1件、铜镞2件,以及铅器、玉环、石圭、陶鬲、陶壶等。

 

 1. 铜器 

 

共14件。有礼器、车马器、兵器。

 

(1) 礼器

 

共4件。

 

铜鼎 1件。M3027:5,内有动物骨骼。盖似覆盘,喇叭形矮捉手,中心饰变形蟠螭纹,捉手上有麻点衬底的蟠蛇纹。子口内敛,舌较短,长方形附耳略外撇,饰雷纹。斜弧腹,圜底,足较细。盖面、腹部均饰变形蟠螭纹,盖上有一周素面弦纹带,腹部有一周凸弦纹。口径22.5、腹深14.5、足高12厘米,通高27厘米(图四六、图四七)。

 

图片

图四六 铜鼎(M3027:5)

 

图片
图片

图四七 铜鼎(M3027:5)

 

铜敦 2件。形制基本相同,大小各异。盖较浅,上有三环纽。子口舌内束,短沿外卷,沿下附二环形鋬耳。深腹,圜底。短蹄足。盖顶正中圆心素面,盖面上有三周素面弦纹带,其间饰麻点纹、蟠虺纹;腹饰蟠虺纹。M3027:1,口径16.4、腹深10、通高16.2厘米(图四八、图四九)。M3027:2,口径15.1、腹深7.4、通高14.5厘米(图五〇、图五一)。

 

图片

图四八 铜敦(M3027:1)

 

图片
图片

图四九 铜敦(M3027:1)

 

图片

图五〇 铜敦(M3027:2)

 

图片

图五一 铜敦(M3027:2)

 

图片 1件。M3027:4,平面椭圆形,颈极短,内束。上腹微鼓,下腹斜收,腹两侧有环形鋬耳。平底,略显圈足。腹饰蟠虺纹。口长径14.3、短径12、底长径8.7、短径6.7、高6.8厘米(图五二、图五三)。

 

图片

图五二 铜图片(M3027:4)

 

图片

图五三 铜图片(M3027:4)

 

(2)车马器

 

共4件。有车軎辖、马衔。

 

车軎辖 2件。形制相同。軎筒形,素面。一端有向外斜折的宽缘,缘两侧有两个对称的长方形辖孔,车辖贯穿其中。车辖作“T形”,柱状键。辖首呈倒梯形,上饰兽面,两侧有长圆形穿孔,尾部有长方形穿孔。M3027:10,上口径5.1、长7.9、缘径7.9、辖长7.9、宽1.4、厚0.8厘米(图五四:4、图五五)。M3027:11,上口径5.3、长4.6、缘径8、辖长8、宽1.4、厚0.5厘米(图五四:6、图五五)。

 

图片

图五四 M3027出土器物

1、2.陶壶(M3027:7、12) 3.陶鬲(M3027:3) 4、6.车軎辖(M3027:10、11) 5.铜戈(M3027:9)7-10.马镳(M3027:8-2、8-3、13-2、13-3) 11.铜图片(M3027:6) 12、13.箭镞(M3027:16-1、2) 14、15.马衔(M3027:13-1、8-1) 16-35.石圭(M3027:14-1-20) 36.玉片(M3027:15)

 

图片

图五五 车軎辖(M3027:10、11)

 

马衔 2件。由两端附有铜环的环棒套连而成,两套接环垂直相交。套环圆形,端环扁圆。M3027:8-1,端环长径4.3、短径3.6、通长15.7厘米(图五四:15、图五六)。M3027:13-1,端环长径4.3、短径3.7、通长15.8厘米(图五四:14、图五六)。

 

图片

图五六 马衔镳(M3027:13-1-3)

 

(3)兵器

 

共6件。有戈、箭镞、图片

 

铜戈 1件。M3027:9,出土于棺椁间西侧中部。锈蚀严重。援身中有脊棱,援上沿较平直,刺做圭首状。下刃作钝角转弯向下延伸成胡。阑侧有三个长方形穿,最上端穿较短。长方形内较长,上有一长方形穿。通长21.1、援长12、宽3.1、厚0.3、阑长11.3、内长9、宽3.4、厚0.8厘米(图五四:5、图五七)。

 

图片

图五七 铜戈(M3027:9)

 

图片 1件。M3027:6,出土于棺椁间西侧北部。平底,有底座,扁体,中有方形穿孔贯穿。图片体两面饰浅浮雕的凤鸟衔虺,麻点纹衬底。虺身折曲,口衔底座,形成环钮。通长4.3、厚0.6、底长4.7、宽2.6厘米(图五四:11、图五八)。

 

图片

图五八 铜图片(M3027:6)

 

铜镞 2件。出土于棺椁间西侧中部。双翼式,体扁平,双翼前聚成锋,向后外张成倒刺形的后锋,后锋间距较宽。中部脊线分明,中脊向后与圆形铤相接。镞本凹入甚深。脊断面菱形。M3027:16-1,两后锋间宽1.5、铤长3.9,通长7.2厘米(图五四:12、图五九)。M3027:16-2,铤残。两后锋间宽1.3、铤残长1.7,通长4.8厘米(图五四:13、图五九)。

 

图片

图五九 铜镞(M3027:16-1、2)

 

 

 2. 铅器 

 

1件。M3027:17,已成粉末。

  

 

 3. 玉器 

 

残玉环 1件。M3027:15,应为口唅。碎为3块。残长3.3、宽1.1、厚0.3厘米(图五四:36)。

 

 

 4. 骨器 

 

马镳 4件。每2件一组与马衔共出。由兽角刮削而成,体弧形缓曲,下粗上细,剖面八棱形,末端齐平,中部有两个并列的长方形穿孔。M3027:8-2,残,仅存中部一段,上有长方形穿孔。残长7.3,最宽处1.5厘米(图五四:7)。M3027:8-3,断为两截。中间局部残缺。长15.3、最宽1.8厘米(图五四:8)。M3027:13-2,长15.6、上端最宽2.1、穿长1.5、宽0.5厘米(图五四:9、图五六)。M3027:13-3,长15.3、上端最宽1.5、穿长1.5、宽0.5厘米(图五四:10、图五六)。

 

 

 5. 石器 

 

石圭 20件(图六〇)。仅1件完整,绝大多数残断,7件拼接完整。M3027:14-1,拼接完整。长14.6、宽1.3、厚0.3厘米(图五四:16)。M3027:14-2,拼接完整。长13.3、宽1.2、厚0.4厘米(图五四:17)。M3027:14-3,拼接完整。长13.2、宽1.25、厚0.45厘米(图五四:18)。M3027:14-4,尾部稍残。残长13.4、宽1.18、厚0.3厘米(图五四:19)。M3027:14-5,拼接完整。长12.3、宽0.9、厚0.4厘米(图五四:20)。M3027:14-6,尾部稍残。残长11.8、宽1.1、厚0.35厘米(图五四:21)。M3027:14-7,尾部稍残。残长12、宽1.5、厚0.4厘米(图五四:22)。M3027:14-8,局部残缺。长11.5、宽1.4、厚0.2厘米(图五四:23)。M3027:14-9,圭首尖端残缺。残长11.1、宽1.15、厚0.4厘米(图五四:24)。M3027:14-10,圭首石片剥落,尾部稍残。残长11.4、宽1.2、厚0.4厘米(图五四:25)。M3027:14-11,拼接完整。长11.3、宽1.3、厚0.2-0.4厘米(图五四:26)。M3027:14-12,完整。长10.6、宽1.0、厚0.3厘米(图五四:27)。M3027:14-13,尾部残缺。残长10.0、宽1.4、厚0.3厘米(图五四:28)。M3027:14-14,拼接完整。长10.7、宽1.4、厚0.3厘米(图五四:29)。M3027:14-15,首尾均残。残长10.1、宽1.35、厚0.3厘米(图五四:30)。M3027:14-16。尾部残缺。残长9、宽1.1、厚0.3厘米(图五四:31)。M3027:14-17,拼接完整。长9.1、宽1.35、厚0.35厘米(图五四:32)。M3027:14-18,尾部残缺。残长7、宽1.15、厚0.35厘米(图五四:33)。M3027:14-19,下部残缺。残长4.2、宽1.1、厚0.2厘米(图五四:34)。M3027:14-20,仅存圭首。残长4.3、宽1.25、厚0.2厘米(图五四:35)。

 

图片

图六〇 石圭(M3027:14)

  

 

 6. 陶器 

 

共3件。

 

 1件。M3027:3,置于棺椁之间北部。夹砂灰陶。斜折沿,方圆唇,束颈,弧肩略鼓,三足间距呈等边三角形,底边略短0.5厘米。器身饰浅绳纹,足、裆部绳纹似粗麻点。瘪裆。口径13.7、高13.6厘米(图五四:3、图六一)。

 

图片

图六一 陶鬲(M3027:3)

 

壶 2件。分置于棺椁之间西侧南北两端。泥质灰陶。宽折沿,内沿稍高于外缘,边缘一周起棱,沿面微凹。粗颈,折肩,肩面微弧,下腹斜收,平底。沿面及肩上有网格状暗纹,颈内侧可见数周凹凸相间的轮制痕。M3027:7,口径21.6、底径13.4、高36.9厘米(图五四:1)。M3027:12,口径20.1、底径13.4、高31.7厘米(图五四:2、图六二)。

 

图片

图六二 陶壶(M3027:12)

 

 

 

四、结语

三座墓葬共出土青铜礼器14件,各出1件铜鼎,墓主人是士一级的低级贵族。随葬铜礼器整体面貌相似,铜器纹饰主要施于鼎、敦、图片上,以蟠虺纹为主,个别鼎上饰变形蟠螭纹。盘耳、匜流口上饰兽面纹。敦、盘器体轻薄,为明器。

 

三座墓葬均有铜敦,为平底。扁圆带盖铜敦具有断代意义,这种器形仅见于春秋中期至春秋晚期早段。铜鼎M3022:12、M3027:5分别与程村M0021:3、上马M1011:1近似。敦M3022:11、M3027:2、M3015:7、5与程村M0019:9、M0021:4,上马M1011:2基本相同。陶鬲M3022:1和上马M1011:3类似。上马M1011在墓葬分期中属春秋晚期早段。以上涉及到程村、上马的墓葬年代应和陶寺北三座墓葬年代相当,属春秋晚期早段。

 

与陶寺北年代相当的墓葬还有万荣庙前62M1:2、运城南相M2:4,隰县瓦窑坡M17、M23、M20、M22,闻喜上郭M1、M8等。

 

三座墓葬出3件铜鼎,除M3015:4鼎盖为粗环钮外,其余均为喇叭形捉手。喇叭形捉手盖鼎大量出现在春秋晚期,如程村、上马、瓦窑坡等墓地春秋晚期铜器墓葬中多有此类盖鼎,先后与敦、盖豆伴出,主体纹饰一般是变形蟠魑纹、蟠虺纹。粗环钮盖鼎多与盖豆伴出,仅有分水岭M273和陶寺北M3015:4与敦伴出,李夏廷先生认为分水岭M273年代不晚于公元前520年。与陶寺北2016M1、2017M3011基本同期的上马M4090:9、M5218:13,芮城坛道M2、定襄中霍M2、瓦窑坡M36、牛村古城南60H4M27、60H4M27等春秋晚期晚段的墓葬中,罕见喇叭形捉手盖鼎,粗环钮盖鼎一般与盖豆伴出,主体纹饰是蟠魑纹、勾连云雷纹、蟠虺纹等,可见粗环钮盖鼎出现、流行均晚于喇叭形捉手盖鼎。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