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博物馆巡礼|探索香港博物馆的文化魅力

字号:T|T
2023-08-10 10:42 来源:紫荆
随着香港文化面貌的不断变化,以及世界各地推出的全新计划、全新创设及全新文化渠道,康文署致力迎接新发展机遇,并通过不同的策略性发展方向,制定更多合时的计划及文化活动,以此来迎合广大市民及社会的不同需要,彰显博物馆独特的文化身份。策略性发展方向包括促进香港与内地及世界的文化交流;推广中国艺术、历史和文化;推广流行文化;强化跨博物馆、跨部门和跨界别协作;善用科技及推出网上节目等。

图片

“虚拟凡尔赛宫之旅”透过多媒体和互动装置带来沉浸式虚拟体验,让观众有如置身于凡尔赛宫的著名景点,如镜厅、法式园林、王后玛丽·安托瓦奈特的寝室等,一窥这座宫殿的璀璨美景,同时认识凡尔赛宫的辉煌历史

文化枢纽 促进交流
为配合国家“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康文署推出多元化的节目,广结合作伙伴,提升博物馆作为文化促成者及联系人的职能。今年3月,香港艺术馆(艺术馆)与胡安米罗基金会合办香港首个大型米罗个展“米罗的诗想日常”;4月,香港文化博物馆(文化馆)与法国五月艺术节及凡尔赛宫合办“虚拟凡尔赛宫之旅”展览;5月,香港科学馆(科学馆)与伦敦设计博物馆合作筹划“天生我‘材’─材料科学与设计”展览;年底,艺术馆将与广东省博物馆及澳门博物馆合作筹划“三城记─明清时期的粤港澳湾区与丝绸外销”展览;明年初,香港历史博物馆(历史馆)则计划与内地博物馆举办夏商周三代文明展。除争取珍贵文物赴港展出外,康文署会与大湾区、其他内地城市乃至世界各地的文博单位加强合作,举办精彩的国际盛事,例如第三届“博物馆高峰论坛”及下一届“香港国际海报三年展”的各项活动;亦借助“粤港澳文化合作会议”、“香港周”等平台,推广如电影等香港以至中国的文化,促进跨领域交流。

图片

在香港文化博物馆举办的“无中生有-香港电影美术及服装造型展”,旨在记录香港电影美术的发展,以呈现美术及服装造型在电影创作上的功能和重要性。透过一系列经典服饰造型、道具、场景、行业用具及工作间场景等,引领观众走入电影幕后人员的世界,探视香港电影美术专业的建立过程,并认识香港电影文化的特质,以及电影工作者灵活变通的专业精神与兼容并蓄的创作特色

 
推广中国艺术、历史和文化
康文署博物馆拥有丰富的珍贵艺术品及文物,多年来不断获捐赠者托付无价之宝,例如吴冠中的画作、至乐楼藏中国书画、静观楼藏品、太平戏院相关物品、矿物和化石等。透过展览和节目,康文署致力呈献珍贵馆藏,让普罗大众得以欣赏文化瑰宝,加深观众对香港艺术、历史及科学的认识,特别是与内地以至世界相关的部分。此外,康文署会继续在海外博物馆的互惠安排下,外借藏品以供展出,借此向外地观众介绍康文署弥足珍贵的馆藏。
为进一步增广市民大众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康文署已透过资讯学习平台“寓乐频道”推出中国历史文化频道,以深入浅出的网上节目提升公众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兴趣。康文署分阶段更新科学馆的常设展览和历史馆的“香港故事”常设展,从科学和历史的角度,说好香港故事;亦筹划中国历史文化推广活动中心,推行以实物导向的模式促进人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课题的学习。

图片

康文署于今年3月举办国际“博物馆高峰论坛2023”吸引16个国家和地区共35名讲者参与,超过2,000人登记参加,逾1,200万人次在网上参与

推广流行文化
《行政长官2022年施政报告》中提出提升流行文化作为香港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推广香港独特的文化魅力,既可巩固香港人对自己的文化自信,又可启发年轻一代的创意,同时帮助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康文署每年与业界和艺术界人士共同举办“流行文化节”,引领市民以全新视野欣赏香港流行文化,并让年轻人参与其中。文化馆近年已筹划一系列节目以推广香港流行文化,包括“瞧潮香港60+”、“平凡·不平凡——李小龙”及金庸馆展览。
“香港流行文化节2023”带来多项活动,包括在文化馆举行纪念张国荣逝世20周年的“继续宠爱.张国荣纪念展”、文化馆与香港电影美术学会联合筹划的“无中生有——香港电影美术及服装造型展”专题展览、在资料馆举办的专题电影放映活动以及一系列户外和外展节目。
康文署与旅游事务处、香港旅游发展局及其海外办事处合作,推广“流行文化节”活动,让香港流行文化品牌“走出去”,吸引国内及海外观众来港。与此同时,康文署会进行研究、咨询持份者和进行跨局、跨部门联络工作,以探讨长远设立“流行文化馆”、丰富有关流行文化的收藏,打造流行文化地标及旅游景点的可行性,说好这个独特的香港故事。

图片

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推出的非遗专车“移动·非遗”自2022年5月以来,到访过多间学校、社区,透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让大家认识香港非遗的丰富内涵

 
跨馆跨部门跨界别协作
康文署在不同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和节目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修复的元素,大力宣传这些重要的香港文化遗产;并透过盛事活动,例如“艺术@维港”、“香港博物馆节”等,发挥艺术、科学、电影、历史及文物等不同主题之间的协同效应,将文化与艺术联系到日常生活。康文署亦会继续透过大型展览、专题展览、外展活动,以及外借香港电影在海外活动中的放映等,与驻内地及海外的香港经济贸易办事处、外国领事馆和办事处以至本地机构合作,吸引本地和海内外不同的观众群。
康文署工作范围广涉康乐与文化的服务,除举办各博物馆的馆内节目外,亦会构思更多跨博物馆的节目,更会在图书馆、表演艺术及康乐等其他服务领域,发展合作项目,发挥独特优势。为拓展观众群,康文署计划与公私营机构建立伙伴关系,务求发挥协同效应,丰富市民的文娱生活,加深大众对文化的认识。

图片

每年11月举办“香港博物馆节”,为公众送上丰富精采的博物馆之旅。图为香港科学馆举办的香港博物馆节活动“舆龙同眠”留宿活动

善用科技 顺应潮流
随着博物馆数码化及科技应用已成为全球博物馆新兴趋势,康文署引入了先进科技,并重点应用艺术科技,以全新模式展示各项展品,为观众带来别具新意的博物馆体验。文化馆借助互动装置和技术,呈献地区性以至国际性的大型展览,如以敦煌为主题的展览,为参观人士带来充满乐趣和刺激的创新沉浸式体验;艺术馆推出网上博物馆平台“云游艺术馆”,连同其新颖的社交媒体平台,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康文署会继续研究如何运用科技和社交媒体,以提供创新的文博活动,善用科技发展浪潮带来的优势,为市民带来耳目一新的观展体验。此外,康文署革新节目的模式,例如制作网上节目和推出全新形式的学校、社区外展活动,包括流动博物馆,争取年轻观众的支持和参与,透过艺术与文化跟年轻人加强联系,并提高其欣赏能力。
自2020年12月推出崭新的网上文康资讯学习平台“寓乐频道”后,市民可透过“寓乐频道”的“101入门教室”,加深对艺术及其他康乐文化课题的认识,随时随地参与多元文化活动;亦可浏览“互动+01”节目,参加互动讲座及网上导赏团。
走出博物馆框架
现今展览及文化活动不再局限于博物馆内举行,康文署已走出博物馆,在实体或虚拟空间以多元形式推出全新节目。例如数年前,香港艺术馆在闭馆翻新期间推出“艺术馆出动!”,以流动艺术车把艺术教育活动带进校园;科学馆的科学推广组筹办外展活动,包括“浅焙科学”、“香港科学节”、网上资讯站“QK Post”、邀请本地科学家参与活动等,让科学家走进社区普及科学;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办事处推出的非遗专车“移动.非遗”透过精心设计的活动,把香港非遗的丰富内涵包括语言、音乐、舞蹈,以至民间知识、节庆习俗和手工艺等带到学校、社区,寓学习于富趣味的游戏之中。
结语
香港作为华南地区重要港口的一员,有着与其他港口或城市互通合作的优良传统,多年来拥有中西文化荟萃的独特优势以及广泛的国际脉络,汇聚了海内外和本地优秀人才,有充分条件成为促进中华文化在国际间影响力的平台。这些网络将可以发挥中外文化交流作用,助力国家加强国际传播能力,说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康文署博物馆运用本身独有的优势,担当文化促成者的角色,致力提供优质的节目与服务。本著专业精神、积极创新、多元发展、秉诚持正、通力合作及开放透明的信念,康文署的博物馆除致力为保存及推广香港的文化遗产及为大众提供终身学习的平台外,同时肩负打造香港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重要角色。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