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青年学生的科学技术史问答

字号:T|T
2023-07-17 17:52 来源:中科大科技史与科技考古

      受访人:钮卫星,科学技术史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学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执行主任,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唐时期沿丝路传播的天文学研究”首席专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访谈人:王程韡,哲学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特任教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王:本月初,我前单位的同事王天夫教授推了“写给中学生的社会学问答”,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的反响。您也知道,我并不是科学技术史科班出身。所以非常想借着这个机会,为我自己——更为广大对科学技术史感兴趣的青年学生问问您同样的问题。

      钮:王老师客气了。当然没问题。

      王:首先是

这个专业的起源和发展是怎样的?在宏观层面它要解决什么问题?
公众号:清华社会学王天夫 | 写给中学生的社会学问答

      钮:自18世纪开始,科学家们就会在著作中写一个简短的“历史导论”部分,以将自己的工作置于该传统之中,同时强调其独创性和意义。但一直到20世纪初,才出现了从学科史到综合性科学史(通史)的转变。萨顿(George Sarton, 1884-1946),被公认为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创始人。

       现代社会当中,科学技术日益成为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人们,甚至职业的史学家们也开始认识到科学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因素。尽管一定数量的作品是出于为某种当下目标服务而写成,但按照萨顿的理想,科学技术史书写的根本目的是“在每一位青年男女的心中树立起对人类进步,对整个人类的良好愿望的信念”;是桥接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之间的桥梁。

      总之,科学技术史综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方法,以文献资料和实物遗存为研究内容,揭示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系统地帮助我们了解科学技术的哪些方面是其本身所固有的;又有哪些是受到社会因素制约的。

      王:

这个专业解决哪些跟现实相关的问题?站在整体社会发展的角度,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这个专业?
公众号:清华社会学王天夫 | 写给中学生的社会学问答

      钮:科学技术史的核心目标之一,在于通过研究更早的科学家的工作,为今天的科学研究工作提供灵感;或者起码作为批判地评价现代科学中出现的各种方法和概念提供分析工具。简言之,就是“揭示规律、明白道理,指导当今”。

      王:您说到这个,我想起在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对中国医学史的梳理就发挥了这样的作用。在有抗虐效果但副作用较大的常山被淘汰后,屠呦呦教授团队的余亚纲以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整理的《疟疾专辑》为蓝本,首先就删除了289个含有常山的方剂,再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分界点进行断代,总结出8味可能的抗虐药。按照出现的频率,头一位就是青蒿。这一系统性地整理工作极大程度改善了以往道听途说的无序“采风”,或是追求偶然的被动“盲筛”的局面。

      钮:没错。科学技术史研究一直坚持自己的现实指向。就像钱临照先生说的,“开展科技史的研究,是一项基本的文化建设,属于一般智力投资,它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进行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王:

这个专业领域里曾经产生过哪些卓越的人物(2-3位即可)?他们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公众号:清华社会学王天夫 | 写给中学生的社会学问答

      钮:中国读者最熟悉的外国科学史家莫过于李约瑟(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 1900-1995)。和萨顿一样,李约瑟也有一个宏大的编史计划。幸运的是,他有一支庞大的队伍继承他的遗志。这才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李约瑟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他将现代科学看作一种世界性的科学、地域性的传统科学,特别是中国的科学汇入其中,从而开辟了研究非西方科学的道路。

      中国科技史研究事业的奠基人是竺可桢。在哈佛大学读书期间,竺可桢先生旁听了萨顿的课程,并开始接受萨顿“科学史是唯一可以反映出人类进步的历史”观点。竺可桢先生研究的一大特色是利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解释和解决历史问题。历史学家徐炳昶曾这样评价竺先生的《论以岁差定〈尚书·尧典〉四仲中星之年代》一文,“余以为必须如此才能配得上说是以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这样短短的一篇严谨的文字印出,很多浮烟涨墨的考古著作全可以抹去了!”也是在他的建议下,旨在“有计划地整理中国自然科学和技术遗产”的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才得以成立。

     王:

在社会应用层面,跟这个专业相关的产业主要有哪些?就业方向有哪些?从高阶到普通,都有哪些职业与这个专业有关?
公众号:清华社会学王天夫 | 写给中学生的社会学问答

      钮:科学技术史是一门文理通融的学科。尽管在大多数学校中并不设置本科专业,但通过硕博士阶段的学习,同学们还是能够普遍掌握档案查阅、口述访谈等研究方法,并对自己关注的科学技术领域有着相当的熟悉程度。这些都保证了同学们能够和几乎所有工作岗位相匹配。

     王:的确如您所说,我自己也有很多毕业生实际上在科技和金融企业(及其行业协会)中就职,负责市场调研、行业研究、对外宣传、史志编纂等工作。这都得益于科学技术史学科综合性、基础性的培养性质。

     钮:是的。但和其他基础性学科不同的是,科学技术史学科还有着自己独具的就业优势。比如“科”字头的各类科技馆和科普教育机构,科学文化/内容平台,也是很多毕业生的去向。

       王:

您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是什么,您的研究方向是什么?您最希望传递给学生的是什么?您最常跟学生讲的一句话是?
公众号:清华社会学王天夫 | 写给中学生的社会学问答

      钮:我本科学习的是天文学专业,平时又比较喜欢泡在文科图书馆看些历史书。于是,一位受过一点天文学专业训练的历史爱好者,在本科毕业的时候选择了读天文学史方向的研究生,也不算是一个意外事件了。天文学史方向在科学技术史这个大领域内,已经是一个比较专门的方向了,如果再具体一点,我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是古代中外天文学的交流与传播。

       从我们这个专业的角度来说,我最希望传递给学生的有两点:一是,空间上的行万里路让我们了解现实世界的多样性,而通过科学史的研究,让我们得以在时间长河中旅行,探查历史上的多样性,领略古人如何以他们的智慧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追溯科学何以能够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过程。通过一定程度的多样性洗礼,可以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宽阔,站位更有高度,思维更有理性,有利于养成健全、平和、不偏激的人格。二是,知识是一种信息,其本质归根结蒂是要传播的,包括天文学知识在内的古代知识也都处在一种传播状态中,我们要认识到“知识因传播而进步,文明因交流而兴盛”,中华文明是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各种外来知识和文化的。

      我在课堂上经常跟学生讲,你们只要认真学习,课堂上学到的东西绝对不会仅仅对获得这门课的学分有用。学习是要学得一种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格的专业学习其收益必定会溢出到专业之外。 

      我私下还经常对自己学生说一句话:“生活第一,学问第二”。这听上去有点要“躺平”的嫌疑,其实不然,能够持久地把学问做好的前提是首先要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那种“倾家荡产”也要解决一个什么世界难题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王:

在多年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您对这个专业的认识或感情是否有变化?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公众号:清华社会学王天夫 | 写给中学生的社会学问答

       钮:我认为学习的最原始动力是兴趣,当初我自己也是凭着兴趣走入这个领域。因为这个兴趣并没有消弱,所以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研究,我对这个专业的认识或感情没有变化。

      科学技术史专业是一个小专业,全国高校设有科学技术史硕士点的只有20多家,设有科学技术史博士点的只有10多家。在某一轮学科评估之前,很多高校为了取得更好看的评估成绩而砍掉了它们原有的科学技术史硕士学位点,学校的办学方针居然可以这么被左右,这一点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虽然不是很正面的印象。然而,最近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学技术史的重要性,譬如它的通识育人功能,它的科学教育功能,甚至从政策层面呼吁支持和推进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发展,这一点也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相信这个专业未来能够获得很好的发展。

      王:最后一个问题,

如果我们要学习和深入一点了解这个专业,您能否推荐一些适合青年学生阅读的书和相关资源?
公众号:清华社会学王天夫 | 写给中学生的社会学问答

     钮:如果想要学习和深入了解这个专业,其实最直接的办法是去浏览一下这个专业的学术期刊,譬如《中国科技史杂志》《自然科学史研究》等,看看以前和当下学者们都在研究什么样的问题。但学术论文专业性比较强,系统性不足,所以更合适的办法是去看一些通史类论著。一般性的科学通史类论著,图书馆都比较容易找到。

如果有兴趣参与一些科学技术史的读书活动和会议,可以关注一些机构和个人的公众号,经常会有一些相关活动的信息发布。

     王:没有更具体的书目推荐吗?

     钮:列书目难免挂一漏万。如果刚才所说,学习的最原始动力是兴趣。把自己沉浸在图书馆里,自然就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品。

     王:非常感谢您接受今天的访问。就此别过,我要赶紧去图书馆里泡一泡。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