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 | 济南市东梁王一村遗址发现战国至清代墓葬

字号:T|T
2023-07-14 10:48 来源:文博中国

为配合基本建设,2022年9月至12月,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对历城区东梁王一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该遗址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遗址,位于历城区鲍山街道东梁王一村南侧,西邻梁王河,为河旁台地。

图片

2022年度发掘全景(上为北)

 

此次发掘位于遗址南部,地层堆积简单,上部为约0.2米的耕土层,其下为0.4米左右的浅灰褐色近现代扰土层,再下为黄褐色黏土生土层。清理墓葬均开口在生土层上,共计45座,时代自战国晚期延续至清代,出土完整及可复原器物80余件(组),主要有陶罐、陶壶、瓷罐、瓷灯、铜镜、铜钱等。

 

1.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墓葬

图片
战国土坑竖穴墓M25(上为北)
 
13座,主要分布在发掘区西部,其中土坑竖穴墓7座、砖椁墓3座、瓮棺墓3座。

图片

战国土坑竖穴墓M25出土陶罐
 
(1)土坑竖穴墓,规模较小,墓圹平面长方形,直壁、平底。多数四周设有生土二层台,部分设有壁龛(多在西南角)。填土多为黄褐色花土,部分土质较硬、似经夯打、但夯窝及夯层不明显。多有葬具1棺,个别无棺。单人葬,仰身直肢,头向北为主、个别向西。随葬品多为陶罐1件,置壁龛内或墓底北端;个别随葬有陶纺轮或铜铃,置棺内人骨周围。

图片

战国土坑竖穴墓M38(上为东)

 

图片

战国土坑竖穴墓M38出土陶罐
 
(2)砖椁墓,与土坑竖穴墓规模相近,墓圹平面长方形,直壁、平底,墓底用青砖砌筑椁室。一般先设铺地砖(个别无),再砌椁壁,从板灰痕迹推测原多有木质盖板。铺地砖有横向对缝平铺、横向错缝平铺两种形式;椁壁有顺向单砖错缝平砌、顺向侧立砖错缝贴砌两种形式。所用青砖规模较大,长48~52、宽16~18、厚6厘米。M37墓壁东南角设一壁龛。可辨者均单人葬,仰身直肢,头向北,未见棺痕。随葬品很少,M30出土1件铜带钩,位于人骨左肩处;M37出土1件陶罐,置壁龛内。

图片

战国砖椁墓M37(上为东)

 

图片
战国砖椁墓M37出土陶罐
 

(3)瓮棺墓,墓圹平面长方形,直壁、平底,大多很浅。均为单人葬,头向北,葬具用两陶瓮对接而成。部分人骨保存较好,可辨仰身屈肢1具。未见随葬品。

 

2.西汉晚期至新莽墓葬

6座,分布在发掘区东部,土坑竖穴墓1座、砖椁墓4座、砖室墓1座。

 

(1)土坑竖穴墓(M10),仅出少量人骨和4枚大泉五十。

 

(2)砖椁墓,长方形,直壁、平底,墓底用青砖砌筑椁室。铺地砖主要为“人”字形平铺,个别立砖对缝纵砌;椁壁有单砖“之”字形贴砌、单砖对缝或错缝平砌、侧立砖“之”字形丁砌等形式。所用青砖规模较小,一面有手指划痕,一般长34、宽14、厚4厘米左右。可辨者2座单人葬、1座双人合葬,仰身直肢,头向北。1座可辨棺痕。随葬品很少,主要为陶壶、铜镜、铜钱(M8见大泉五十)。

图片

西汉砖椁墓M7(头向北)

 

(3)砖室墓(M20),整体平面形状近“刀”形,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形制简单,似为一带墓道的砖椁墓。墓道向南,直壁,底为台阶加斜坡式。墓门外残存侧立砖纵砌封门墙。铺地砖侧立砖对缝纵砌;墓壁仅存北壁,基本为顺向对缝平砌。因破坏严重,未见葬具。墓门内外填土中分别发现1头骨和若干肢骨。随葬品有陶壶3、大泉五十铜钱1、铜镜1,位于墓门内侧填土中。

 

3.东汉晚期墓葬

1座(M44),位于发掘区西北部,单室砖室墓。破坏严重,整体平面长方形,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短墓道向西,平面长方形,直壁,平底。墓门外残存封门墙,侧立砖横向错缝垒砌。墓室长方形,东半部被破坏,铺地砖西部横向错缝平铺、中部纵向平铺;墓壁单砖顺向错缝平砌。填土内发现零星绿釉红陶盘残片和铜钱。

 

4.唐代墓葬

3座,零散分布,土坑竖穴墓2座、砖椁墓1座。

 

土坑竖穴墓,平面长方形,直壁平底。M17未见葬具、人骨,仅发现2件铜带具。M29未见葬具,人骨1具、仰身直肢、头向南,墓底东南角发现陶罐和白瓷碗各1件。

 

砖椁墓(M6),仅存底部,平面呈梯形,未见铺地砖,四壁下部单砖顺向错缝平砌、其上残存部分丁砖。南壁东端一砖砌壁龛,平面呈五边形。人骨2具,未见葬具,随葬品仅1白瓷碗。

图片

唐代砖椁墓M6(上为北)
 

5.宋元墓葬

仅1座(M13),位于中北部,土洞墓,墓室南部被M15打破。由墓道、墓门和墓室组成。墓道向南,平面近梯形,直壁平底。墓门拱形,外设封门砖墙,斜向平砌、每层方向相反。墓室平面近圆角梯形,直壁平底,顶部坍塌。未见葬具,人骨仅存下肢骨。随葬品仅见1枚铜钱。

 

6.清代墓葬

6座,主要位于东北部,其中土坑竖穴墓1座、砖椁墓4座、土洞墓1座。

 

(1)土坑竖穴墓(M42),平面长方形,直壁平底。未见葬具和人骨,随葬品仅见铁削1和铜钱1枚。

 

(2)砖椁墓。形制相近,1座残。墓圹平面近长方形,直壁平底。双椁室东西并列,共用一隔墙。无铺地砖,椁壁单砖顺向错缝平砌,M4东壁和隔墙为顺砖与丁砖交替平砌、不甚规律,单层侧立砖纵向券顶。各墓两椁室南壁均设一壁龛(M4东壁亦设一壁龛),隔墙中部一过洞。其中M3南壁壁龛为仿木结构垂花门式。双人或三人合葬,葬具一棺或无葬具。随葬品为瓷罐、瓷灯、铜簪、铜钱等。

图片

清代砖椁墓M3

 

图片

清代砖椁墓M3西室南壁
 

(3)土洞墓(M45),整体平面呈“甲”字形,由墓道、墓门和墓室组成。墓道向北,平面梯形,直壁平底。墓门及墓顶坍塌,未见封门设施。墓室平面近梯形,直壁平底。葬具2棺,棺内人骨各1具,仰身直肢,头向南。随葬品有瓷罐1件、铜钱2组。

 

东梁王一村遗址此次发掘的墓葬虽然数量较少、规模较小,但延续时间较长,丰富了济南地区战国至清代的墓葬资料,为各时期葬制葬俗以及社会、历史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现的战国时期砖椁墓,与2020年度发掘的砖椁墓形制、随葬品一致,应是目前国内发现较少、时代较早的砖椁墓。

 

此外,东梁王一村遗址东北约500米存在一战国时期的梁王古城,此次战国晚期墓葬墓主人应为城内居民。这次发现为研究战国晚期齐文化区域特征、齐国边邑状况、齐国葬俗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