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出台实施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规划在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等方面作出安排部署,就挖掘弘扬长江文化内涵、全面推进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系统保护、推出长江题材优秀文艺作品、提升长江流域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等提出七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力求充分发挥长江文化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动长江文化育民、惠民、利民,使长江文化成为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引领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何以文明”全球巡展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启动
近日,“‘何以文明’全球巡展·联合国特展”开幕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何以文明”大展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指导,央视网、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主办。展览首次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移动化、全沉浸、交互式的时空框架,实现10个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考古遗址复原的线上展出,通过自由探访文明成果、亲身体验祖先生活,再现“中华何以五千年”的伟大辉煌。
国家文物局、公安部:进一步做好涉案文物鉴定评估和移交工作
7月5日,国家文物局、公安部联合发布通知,对进一步做好涉案文物鉴定评估和移交工作进行部署。通知明确,涉案文物由公安机关保管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法院判决生效后1年内,将依法没收、追缴的文物全部无偿移交给所在地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指定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正式移交前,公安机关不具备文物安全保管条件的,可以将文物交由所在地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指定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暂存保管。暂存单位应当对文物逐一登记,妥善保管,确保安全,并为公安机关后续案件办理所需的取证、调阅等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公安部: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近日,公安部透露,自2020年9月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以来,共侦破各类文物犯罪案件5900余起,追缴涉案文物10万余件,其中一、二、三级珍贵文物8600余件,专项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公安机关还积极探索搭建网络模型,创新研判打法,主动侦查打击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关于办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出台,《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工作方案(2023—2025年)》印发,完善法律保障,推动部门协作,有力支撑保障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工作。
庆“七一”:走近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
7月1日,各地民众自发走进博物馆、纪念馆,重温红色历史,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北大红楼开启“信仰的力量——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巡展,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台城特别支部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中共一大纪念馆“艺术中的红——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开幕,西藏博物馆“雪域丰碑——西藏革命文物展”的多媒体展示区吸引大批观众驻足……全国各地积极推进革命文物遗产的活化利用,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多措并举提升革命文物展陈水平,形式生动创新红色文化表达方式。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6周年仪式举行
7月7日,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6周年仪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中央有关部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和北京市负责同志,在京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及抗战将领亲属代表、抗战烈士遗属代表,首都学生、部队官兵、干部群众等各界代表约500人参加。之后,各界代表参观了“伟大工程——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专题展览。展览分为5个部分,通过精心遴选的240张照片、250余件(套)展品以及多媒体、景观等,生动展现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光辉历史。
北京
天坛公园长廊区域恢复开放
7月6日,天坛公园长廊及北神厨展全面恢复对公众开放。此前,公园对长廊屋面挑顶、大木架、墙体墙面等进行修缮。通过查阅考证,恢复长廊内雅伍墨旋子彩画,向游客展示符合官式彩画原真性的古建彩画纹饰。配合长廊修缮,天坛公园对位于长廊区域、北神厨展厅的展览和展柜设备进行提升,以达到最好观赏效果。同时对展厅安保设施等进行改进升级。天坛公园其他主要景区的修缮也已基本完成,在暑期到来之际焕新迎客。
河北
中国考古学会大运河考古和保护专业委员会成立
7月6日,中国考古学会大运河考古和保护专业委员会在沧州宣布成立。专委会成立后,将持续开展考古发掘和基础研究,解决运河研究方面关键节点的学术薄弱问题,为大运河沿线专题博物馆建设、遗址公园建设等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深入挖掘、整理、阐释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审美、科技、时代价值,对运河沿线城市文化做出更加系统、鲜活的考古学解读;制定大运河考古规划,加快考古成果的转化与利用,更加充分、生动、科学地向世界阐释大运河在中国文明史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具有的非凡价值。
山西
“万流同归——黄河流域根祖文化展”开幕
7月6日,由山西省文物局指导,太原市文物局、黄河寻根问祖文化联盟主办的“万流同归——黄河流域根祖文化展”在太原市晋祠博物馆开幕,黄河流域7省区20余家文保单位的近百件(组)文物精品集中亮相,时间跨度自上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直至当下,从“天、人、根、祖”四个方面,系统介绍黄河的形成与流域状况,反映黄河流域的文明发展及演变轨迹,展示黄河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密切关系,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山西彩塑壁画(泽州万像)全国巡展启动
7月5日,山西彩塑壁画(泽州万像)全国巡展在太原市博物馆启动。展览由晋城市文物局和太原市文物局主办,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晋城博物馆)、太原市博物馆共同承办,汇聚山西晋城地区的彩塑、壁画、琉璃等70余件展品,分为“泽州古艺·遗踪溯源”等六个单元,展示了晋城唐、宋、元、明时期精粹遗珍,以及传统彩塑壁画制作流程,以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融合的方式,展现古代彩塑壁画艺术本身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下一步还计划赴福建、河南、北京等地进行巡展。
上海
上海17家博物馆开展“博物馆奇妙夜”活动
近日,上海市文旅局透露,全市有17家重点博物馆于暑期周末晚间开展各类“博物馆奇妙夜”活动,从上海博物馆“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到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长江口二号科学考古进行时”以及世博会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等,市民可以选择在仲夏夜到博物馆打卡热展。活动内容包括延长开放时间、举办特展及教育活动、打造跨界融合文旅新样式和消费新场景等,同时推出文创产品等折扣优惠,让观众体验“展览+活动+文创+社交+生活”的综合性博物馆奇妙夜。
江苏
明孝陵入遗20周年系列活动举行
7月3日,南京明孝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系列活动暨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保护理念、保护过程。活动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南京市文旅局、中山陵园管理局承办。该系列活动还包括制作2部专题宣传片、编撰出版3本书籍、策划举办4项专题陈列展览,以及开展明孝陵主题文化研学、“非遗进景区”、古树名木认养保护、“倒计时30天”文化行走等项目。
“经典与范式——平城实力和云冈时代”特展开幕
7月1日,“经典与范式——平城实力和云冈时代”特展在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由吴文化博物馆联合云冈研究院、大同市博物馆、定州市博物馆、沁县南涅水石刻博物馆主办,共展出130余件珍贵的云冈石窟文物,通过“平城时代”“创造经典”“成为范式”三个单元,在江南吴地以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诠释“云冈模式”与“云冈文化”独特的时代魅力,期间将围绕展览主题举办学术讲座、悦读沙龙、展厅课程等活动。展览将持续至10月8日。
一批春秋时期珍贵文物移交沭阳县博物馆
近日,一批包含多枚楚金郢爰在内的80件珍贵文物顺利移交给沭阳县博物馆馆藏。这批文物多数系朱某某、闫某某等人在河南盗掘,后被倒卖牟利,包含多枚国家二级文物、三级文物及一般文物。沭阳县人民检察院与县公安局、县法院、县文旅局多次沟通协商,在综合考量数家文物收藏单位的保管、利用、科研能力后,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将该批文物移交沭阳县博物馆馆藏,并建议博物馆及早将该批文物向社会展出。
浙江
良渚与世界——“良渚古城·雅典卫城”中希文明对话活动举行
7月5日至6日,良渚与世界——“良渚古城·雅典卫城”中希文明对话活动在杭州举行。活动由中国新闻社、杭州市人民政府指导,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等主办,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等承办,举行主旨演讲、圆桌对话和2023“杭州良渚日”活动启动仪式、“凿刻与记忆—大理石技艺对雅典卫城古迹修复的贡献”摄影展等。中希两国嘉宾结合各自领域的实践经验共叙中希文明,加深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欣赏,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同心迎亚运·携手向未来”港澳青年浙江行活动举行
7月2日至7日,“同心迎亚运·携手向未来”港澳青年浙江行活动举行,1000余名港澳青年赴浙江考察交流。活动由浙江省委统战部会同香港浙江省同乡会联合会、澳门苏浙沪同乡会等单位、团体共同举办。3日,港澳青年一行前往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良渚博物院考察,实地体验和感悟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之后,港澳青年分赴浙江省11个市,考察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南湖革命纪念馆、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衢州博物馆、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龙泉青瓷博物馆等地,感受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和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
安徽
第四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举办
近日,第四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在黄山市举办,发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愿景》《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名录遗产行动倡议》。会议主题为“数字技术赋能名录遗产可持续发展”,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和黄山市人民政府主办,来自10多个国际组织和20多个国家的近200名代表共同探讨空间技术在世界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保护和管理中的应用,助力《世界遗产公约》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
江西
江西7部门联合开展全省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工作
近日,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会同省委宣传部、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南昌海关印发《全省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工作方案(2023—2025年)》。《方案》明确,到2025年,江西全省各类文物违法犯罪将得到有力遏制,文物安全形势明显好转。文物安全联合工作机制更加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打防结合、群防群治”的文物安全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方案》针对江西省文物资源特点、安全风险状况、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工作实际需要等,明确提出17项重点任务。
山东
山东发布6条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红色主题遗产线路
7月1日,山东发布6条山东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红色主题遗产线路。线路立足山东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以抗日战争时期为主,综合革命文物保护单位、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和相关历史人文遗迹,打造集自然景观、红色文化、历史遗迹、学习园地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产品,使之成为可游、可观、可学的革命主题教育、绿色生态旅游、研学实践体验的新载体,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提供更广阔的宣传展示平台。
河南
“百万学子游河南”活动启动
今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洛阳市政府主办的“百万学子游河南”活动启动仪式在洛阳东方博物馆之都研学营地举行,诚邀海内外学子“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郑州推介“山河祖国”四条精品研学线路;开封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主题,推出文博、考古、非遗、艺术、生态研学等十大研学精品线路;洛阳发出“研学洛阳读懂中国”号召,推出黄河文化研学线、丝绸之路研学线、大运河研学旅游线等线路。针对暑期游特点,“中华字都·安阳”文物考古主题游径系列研学营活动等80余项活动将相继开展。
湖南
岳州窑遗址博物馆改造升级后重新开馆
7月3日,湖南湘阴岳州窑遗址博物馆提质完成,开馆迎客。博物馆内七大展厅全新升级,全面重现岳州窑的前世今生,展示“最早青瓷、最早使用匣钵腹烧、最早官窑、最早釉下彩”千年风貌,构建参观者与岳州窑之间的文化桥廊。开馆仪式上,宣读成立岳州窑文化复兴研究会批复文件,举行岳州窑文化复兴研究会授牌仪式,向岳州窑收藏实物捐赠者颁发捐赠证书,并举行湖南理工学院教育实践基地、岳州窑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授牌仪式。
广东
《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保护规定》正式施行
7月1日起,《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保护规定》正式施行,立足“小切口、立得住、真管用”,聚焦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和利用,完善传统风貌建筑修缮管理等制度规定,为保护利用好传统风貌建筑提供坚实法治保障。本次立法工作以问题为导向,以保护与发展平衡兼顾为目标,在总结传统风貌建筑保护方面成熟创新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了其他城市的好经验好做法。该《规定》共有十八条,明确认定标准,确立保护方式;明确职责分工,压实管理责任;确定保护措施,明晰行为规范;坚持以用促保,鼓励合理利用。
“从广州出发——‘南海I号’与海上丝绸之路”展览开幕
7月3日,“从广州出发——‘南海I号’与海上丝绸之路”展览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开幕。展览汇集国内12家文博单位的400余件/套文物,超过三分之二文物为首次展出。展览分为《“南海I号”的困惑》《“南海I号”的旅程》《广州出发的密码》三大部分,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及文献研究基础上还原“南海I号”的航行轨迹,通过船上出土文物中蕴藏的丰富信息,重构“南海I号”的航行路径:潮起两浙-风华刺桐-扬帆广州,再现南宋时期海洋活动的繁荣景象。
四川
四川—意大利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交流会举行
7月3日,四川—意大利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交流会(三星堆出土文物保护修复专题会)在成都举行。会议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四川石窟寺保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四川博物院、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博物馆、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协办。中意双方专家针对考古出土有机质材料的保护修复、四川地区出土有机质文物保护修复、考古出土青铜器保护和三星堆青铜器病害调查评估等方面进行充分交流和研讨。7月5日,双方专家在乐山聚焦石质文物保护技术进行充分研讨交流。
香港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庆祝开馆一周年
7月3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庆祝开馆一周年。馆方表示,开馆以来,已接待访客近130万人次,以独特的文化视野和崭新的策展手法,糅合多媒体等数码元素,先后向公众呈献12个展览,同时积极与中外文化机构进行学术交流,促进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当日,故宫博物院借展的第五批新轮换展品亮相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第一、二、五展厅。该批文物共51件,大部分是首次在香港展出,包括两件国家一级文物——明末竹刻家濮澄的“濮仲谦竹刻松树小壶”和清初封锡爵的“封锡爵竹雕白菜笔筒”,展出时间直至9月下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