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各地文物动态摘编(6.17-6.25)

字号:T|T
2023-06-26 15:21 来源:国家文物局

端午节期间全国各地文博活动精彩纷呈

端午节期间,在国家文物局倡导下,各地文物部门、文博单位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物展览展示和惠民活动。首都博物馆开展纸艺体验亲子活动,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推出“长河薰风 古都夏韵——北京中轴线上的端午文化”展,山西太山博物馆举行“诗词里的家国情怀”等活动,太原市博物馆召开“悠悠艾草香绵绵情意长”“舞动龙头悦享端午”等活动,河南博物院开启“端午夜未央”主题活动,再现焚香展演、七汤点茶等“宋人四雅”,湖北举办“中国端午·诗意宜昌”2023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吸引广大群众走进文博场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周”汇报展示活动举行

6月19日,故宫博物院举办“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周”汇报展示活动。活动由故宫博物院与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共同主办,开展“故宫中英双语”演讲比赛等互动体验活动,通过馆校合作系列项目,向青少年阐释文化遗产价值,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汇报展示活动中,相关与会嘉宾为比赛获奖师生颁发获奖证书,学生们通过演讲比赛、课程汇报、作品现场展示等形式,对馆校合作成果及宣传周活动进行充分展示。

 

 

国博推出“东方故乡——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史”展

6月22日,“东方故乡——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开放。本次展览依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丰富馆藏,展出220余件(组)文物,包括元谋人牙齿、郧县人头骨、周口店直立人头骨、山顶洞人头骨,分为四个单元,结合各类场景还原和多媒体技术手段,生动灵活地将近百年来中国在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和古DNA研究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展现出来,全面讲述人类从猿到人的百万年活动历程,生动呈现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史。

 

 

2023年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任务顺利完成

近日,2023年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任务顺利完成。水利部、京津冀鲁四省市人民政府安排有关部门和单位、沿线地方政府确保了补水行动计划安全顺利实施。此次补水在2022年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综合效益,持续推进华北地区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助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近年来,沿线城市通力合作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努力把千年运河打造成文化之河、生态之河、发展之河、幸福之河。

 

 

北京

“长城保护新典范,长城守护新青年”学术研讨会举行

近日,“长城保护新典范,长城守护新青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此次研讨会是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建成以来首次举办的长城保护专业学术活动,由北京市文物局指导,怀柔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建筑大学、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共同主办,开展了学术研讨、成果展示、工程现场交流等活动,旨在发挥基地在全国长城保护修复研究中的示范效应和国际长城学术交流的窗口作用,推介长城资源保护利用研究管理相关经验。

 

 

山西

山西考古文博研究院暨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揭牌

近日,山西考古文博研究院暨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揭牌仪式在山西大学举行。会上,山西省文物局与山西大学共同签署《山西省文物局 山西大学 联合组建山西考古文博研究院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立足山西资源禀赋,在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民族融合等关键领域开展合作研究,打造集考古发掘、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文物保护、价值阐释于一体的综合创新平台。

 

 

辽宁

辽宁省文物工作会议召开

6月20日,辽宁全省文物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会议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文物工作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对扎实推进新时代辽宁文物工作作出部署。会议强调,要清醒认识和全面把握全省文物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推动新时代辽宁文物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上海

沪苏浙皖建立考古合作机制

6月19日,上海市文物局、江苏省文物局、浙江省文物局、安徽省文物局共同签署《长三角地区深化考古合作交流框架协议》。沪苏浙皖四地文物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考古工作、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及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为引领,通过联合发掘、合作办展、技术协同、人才交流等方式,加强考古领域合作交流,着力将长三角地区打造成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前沿阵地,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提供新思路。

 

 

“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开幕

6月19日,上海博物馆推出“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聚焦距今5800年到4300年的长江下游地区,以考古实证5000多年中华文明发展史。本次大展由上海博物馆策划主办,汇聚国内19家博物馆、考古机构珍藏的出土文物358件,其中90%以上为珍贵文物,三分之一以上为首次亮相的最新考古成果。最大亮点之一是来自江苏东山村、安徽凌家滩、浙江反山及良渚古城、上海福泉山这五大考古遗址的最高等级文物精品“聚首”。展览将持续至10月8日。

 

 

湖南

湖南省文物工作会议举行

6月20日,湖南省文物工作会议在长沙举行。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两个结合”,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看得见、让文脉传下去,全面提升文物高质量保护利用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新湖南建设作出贡献。会上,国家文物局与湖南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国家文物局将在文物政策法规、考古基地建设、世界一流博物馆创建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共同推进湖南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湖南师大新设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

6月17日,湖南师范大学新设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该校历史学科源自1938年成立的国立师范学院史地系,早在1985年就开办有文物博物专修科,定向为湖南文博单位培养专业人才。该校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点已于2019年开始招生。今后,学校将大力支持文博专硕点和文博本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主动对接湖南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和湖南文博事业发展目标,建设具有湖湘特质、师大特色的文博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广东

广东召开汛期文物安全专题电视电话会议

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文物局)召开全省汛期文物安全专题电视电话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文物安全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落实省领导有关批示精神,部署汛期全省文物安全管理各项工作。会议对开展文物建筑安全隐患排查专项工作作出部署,重点检查排查文物建筑本体安全及文物保护工程工地安全情况,强调要提高认识,严抓汛期文物安全风险防控;加强管理,严格开展汛期隐患整改;落实责任,严格汛期工地安全管理;强化监管,切实做好桥梁文物的保护利用。

 

 

广西

广西一地发现战国时期墓葬和新石器时代遗址

近日,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透露,在广西平果市黎明乡蟠桃村那物屯附近的达洪江水库库区一个半岛上,考古工作者近期发现一处战国时期墓葬,经有关专家初步认定:该古墓是一座战国时期墓葬,距今已有2000多年;出土的铜鼓为石寨山型,为战国时期或更早时期的铜鼓。同时出土的还有玉环(有领牙玉璧)、玉玦、铜钺、铜矛等玉器和青铜器。考古队还在该遗址及其上下游发现7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采集石器和玻璃陨石若干件。

 

 

陕西

陕西发现秦雍城时代最早的建筑遗址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透露,在瓦窑头建筑遗址中新发现一处大型建筑遗址,被确认为秦雍城时代最早的建筑遗址。遗址出土器物以春秋时期建筑材料为主,主要有槽形板瓦、筒瓦、半圆形瓦当等,表面发现大量刻划符号,数量达183件。通过考古发掘,对瓦窑头建筑遗址的规模、形制结构、时代、性质有了清楚认识,为了解研究秦雍城城市设施、布局、沿革及东周时期建筑技术提供科学资料,同时为遗址保护展示创造条件。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