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焦南峰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良高研究员、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张昌平教授、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王立新教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栾丰实教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崔大庸教授、山东博物馆刘延常馆长作为评议专家组成员出席会议。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郑敬斌院长及项目组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开题论证会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代国玺副院长主持。
郑敬斌院长在致辞中说,邾国故城遗址自2015年山大考古系主持发掘以来,出土了丰富的实物遗存,对研究山东古国古城和中国古代文明的早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学院将加强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以期项目组能向学术界提交一份内容严谨翔实、科学权威的研究成果。
子课题“基础考古资料的整理与研究”负责人路国权教授汇报了邾国故城遗址的遗迹和遗物发现情况。计划在资料整理的基础上,提出邾国故城遗址各阶段遗存的文化分期和年代序列,通过碳十四测年细化分期框架,进而深化整个山东地区东周至秦汉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分期。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不同时期城市变迁和社会变化的内涵,归纳城址布局和结构的演变过程,为早期城市文明的研究提供新的材料和视角。对出土的东周至两汉时期陶文进行整理,为古文字和书体研究提供新材料。
子课题“植物考古学视角的生业与环境研究”负责人王灿教授提出,课题研究重点是重建邾国故城遗址东周秦汉时期的气候和植被。通过揭示遗址农业生产和生业经济结构的时空演化特征,了解古人开发利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和方式。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和文献资料,综合揭示邾国故城遗址的盛衰与资源、生业、环境之间的关系。
焦南峰教授表示,该遗址十分重要,资料十分丰富,延续时间长,近些年研究成果也特别丰富。此项目设置合理,符合实际研究需要。日后应继续在田野工作中追求突破,同时加强相关研究工作,尤其是秦汉阶段的资料整理和分期断代等。
王立新教授表示,邾国故城遗址的工作始终贯彻聚落考古的工作理念,目前已基本厘清了城址的布局和功能分区,并且获得了一系列重大考古成果,学术意义重大。本项目学术目的明确,技术路线清晰,结构安排合理,团队实力雄厚,实施保障有力,相信能够取得很好的成果。建议进一步均衡子课题的任务量,平衡子课题负责人投入的时间精力。此外,植物与动物都是生业经济的重要内容,需要进行研究成果的整合。
栾丰实教授表示,邾国故城遗址田野工作扎实,无论是对遗迹、遗物的处理,还是学科理念的更新,都走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前列,该遗址对于研究中国早期文明起源亦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再斟酌项目报告的结构框架,综合章节的内容体量,尽量做到均衡合理。为保证报告按时完成,部分晚出资料可以不纳入进去,但有些必要的发掘工作应该继续进行,例如对南城墙的解剖。此外,应细化邾国故城遗存的分期与年代,为周边地区提供分期年代标尺。
崔大庸教授提出五点具体建议,一是应当将东周至隋唐时期邾国故城遗址城市等级的变化作为一个研究重点。二是对遗址的发掘与研究进行宏观把握和规划,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三是近年来发掘出土的封泥和陶文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应作为重要研究对象。四是有必要对各类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梳理。五是考古研究与历史研究相结合,讨论政权更迭在遗址中的体现等具体问题。
刘延常馆长表示,邾国故城遗址的发掘工作在各个方面都非常成熟,包括规范化、精细化工作,多学科交叉合作,出土文物的现场保护等,聚落考古、社会史研究、公众考古等也均取得了一定成就。建议进一步优化项目报告结构,“全息式”公布资料,基础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应继续开展郭城和宫城城墙、壕沟的试掘,以及贵族墓葬的发掘,平衡各方面材料,深入讨论遗址功能分区和城市布局的历时性变化。
最后王青教授代表项目组成员致谢评议专家组对邾国故城遗址前期工作的肯定。他表示,将虚心听取、充分吸收评议专家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研究计划,力争高质量按时完成研究任务。努力为加强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