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山石窟研究院成立 促进石窟文物研究与保护

字号:T|T
2023-06-15 11:05 来源:大众考古

      2023年6月12日上午,“栖霞山石窟研究院”暨“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石窟艺术研究基地”揭牌仪式暨首场研讨活动在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山旅游度假区顺利举行。栖霞区区委副书记储纲、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分别为活动致辞,南京市文旅局文物保护处、栖霞区委统战部、栖霞区文旅局、栖霞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栖霞山景区管理处、栖霞古寺相关领导负责人共同参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主任吴桂兵、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龚巨平、南京博物院研究员欧阳宗俊、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邵磊、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学术研究部主任周源等专家学者出席研讨。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至今,栖霞山石窟的管理、保护和研究工作有了较大进展,栖霞区委区政府也始终高度关注重视此项工作,在国家省市文旅部门、文物单位的指导下,在民宗部门的支持下,不断着力推动保护研究更加系统性、全面性的深入发掘和价值阐释。此次成立“栖霞山石窟研究院”,也是推进栖霞山石窟整体性保护、研究工作的重要举措。研究院由南京栖霞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南京市栖霞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南京栖霞古寺四方合作共建,是承担栖霞山石窟考古调查、系统研究、科学保护、展示利用、文化传播以及栖霞地区文化遗产调查和研究的专门学术机构,将持续挖掘、传承及阐释栖霞山石窟文化与栖霞山文化,加大石窟保护力度,深化学术研究和价值挖掘,提升石窟综合展示水平,探索出一条石窟文化传承研究和保护利用协同发展的道路,不断提升栖霞石窟保护研究能力水平。

图片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石窟艺术研究基地”的成立也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2023年度学科建设的重要成果。依托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六朝研究、汉唐考古等方面的深厚积累和优势学术资源,结合南京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乃至近、现代时期的考古发现与历史研究,将栖霞山石窟与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有机关联。尝试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探索以六朝历史文化景观、长江文化景观考古研究为核心的历史时期聚落考古,为南大师生创建新的学术阵地。

      石窟寺是我国辉煌灿烂古代文明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文明同其他古代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见证。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深入挖掘石窟寺蕴含的中华民族审美追求、价值理念、文化精神和各民族交流互鉴的历史内涵,事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事关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云冈石窟考察时对石窟寺保护利用做出了重要指示。国务院办公厅、国家文物局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的指导意见》和《“十四五”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实施“石窟中国”保护工程和“平安石窟“工程,全面提升石窟寺的保护管理、安全防范、考古研究、科技创新和展示利用水平。2021年8月,国家文物局编制了《中国石窟寺考古中长期计划(2021~2035)》,从中国考古学科宏观规划和顶层设计层面,全面推进中国石窟寺考古工作。

      江苏省文物资源丰富,在全国位居前列。相对而言,石窟寺资源在数量上并不突出,目前全省调查发现石窟寺(含摩崖造像)地点仅22处,远不及川渝、河西、陇东南、新疆、西藏、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等地。但其风格面貌却独具特色,其中,位于江苏中西部宁镇地区的南京栖霞山石窟是南朝时期都城建康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佛教石窟造像遗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

      栖霞山石窟开凿于南朝齐、梁之际,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其现存窟龛252座、造像551尊,集中分布于千佛岩、千佛岭和纱帽峰三个区域。千佛岩区域以南朝造像为主,其南岩、西岩现存南朝窟龛16个,西岩和北岩保存有唐代窟龛,其中南朝洞窟形制保存基本完整,造像时代特征十分鲜明,是研究南朝佛教石窟、佛教文化本土化、佛教造像艺术传播路径、六朝都城文化与中原北方文化影响关系、南朝与西域乃至中亚、南亚、东亚地区文明交流互鉴等问题的极其宝贵和不可或缺的科学资料。

      千佛岭和纱帽峰区域造像基本开凿于唐以后,洞窟形制、造像组合和造像风格也颇为典型,可与同时期洛阳、四川等地区造像做比较研究。此外,栖霞山区域历代碑刻题记、墓志资料保存相对丰富,对研究栖霞山石窟的开凿阶段、栖霞古寺的历史沿革、栖霞区域的人文历史都有极大助益。

图片
 

      揭牌仪式结束后,专家学者一起考察了栖霞山石窟,对洞窟和造像保存现状、石窟周边环境等做了现场调查。随后与会专家就栖霞山石窟的保护工程、栖霞山石窟的考古调查与研究、石窟数字化展示利用、栖霞山历史文化遗产的调查与研究等问题进行了专门座谈,专家们对栖霞山石窟研究院后续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许多切实有益的建议。

      此次活动也是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2023年度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之一。近年来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与中央部委及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物局、南京市级、区级单位合作,设立有“海洋文化研究中心”“交通遗产与文化线路研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文博考古分院”“江苏省文博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南京)中国城墙研究院”“江苏省及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学术平台,承担的多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级、省级重要奖项。此次与栖霞区合作成立“栖霞山石窟研究院”,既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石窟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配合江苏省、南京市石窟文物工作的需要,也期骥借此搭建起栖霞山石窟研究保护的学术平台,加强与全国其他石窟单位、相关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石窟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图片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