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越国考古新突破——大湖头、南山遗址考古发掘座谈会在浙江绍兴召开

字号:T|T
2023-06-14 10:01 来源:文博中国

      2023年6月3-4日,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绍兴市越城区文物保护所主办的“绍兴越国考古新突破——大湖头、南山遗址考古发掘座谈会”在绍兴市越城区顺利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良高研究员、夏商周考古研究室唐锦琼副主任和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林留根教授、上海博物馆陈杰副馆长、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宫希成副所长、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高成林副院长出席了此次会议。

图片

座谈会现场

      6月3日下午,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方向明所长、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李龙彬所长及越城区文物部门领导的陪同下,与会专家先后考察了绍兴市越城区南山遗址、大湖头遗址的考古发掘现场,详细了解各种遗迹现象,并仔细观摩了出土文物。

图片

与会专家考察南山遗址

图片

与会专家观摩出土文物

      6月3日上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职副书记罗汝鹏主持座谈会。首先,越城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张洪豪副局长致欢迎辞。接下来,大湖头遗址和南山遗址项目负责人游晓蕾、徐新民先后汇报了两处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相关调查研究情况,回答专家们的提问。之后,各位与会专家结合现场考察与汇报,进行座谈。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正标研究员肯定了两个遗址以聚落考古理念开展具体工作。他认为,大湖头遗址的重要性在于对单个遗址的完整揭示,对遗址整体聚落布局和几个分区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南山遗址围绕制高点亭山,外围的遗址是一个大的遗址群落,在越国都邑大环境中,与传统认为的中心都城是什么关系,承担什么样的功能,值得期待。既往的越国考古工作更多在于墓葬发掘,现在这些遗址的调查和发掘可以反过来印证越国的都城到底在哪里,是越国都城考古非常重要的一个起点。
 
      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李龙彬所长认为这两处遗址的学术价值非常高,一是遗物精美,印象最深刻的是南山遗址出土的铜戈内上鸟虫书的“越”字;二是遗迹丰富,两处遗址的等级比较高;多年来越国墓葬考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遗址和聚落方面做得还不够,这两处工作是典范。他对大湖头遗址参与人员众多的大会战和考古数字化系统的应用感触很深。同时表示要抓住越国考古的契机,落实好考古前置工作,全力配合省考古所做好绍兴的考古工作。
 
      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物处马峰燕处长认为,越国核心地区的人群活动和对山麓平原的开发,达到一个非常深的程度。这次两个大型遗址的发掘,逐步构建了一个清晰的越国大型聚落以及都城周围聚落分布和细部的情况。通过大湖头遗址发现的铅锭来源,他认为古人的交流空间大大出乎意料,考古发现带来的新线索,拓展了我们的知识体系。他希望绍兴能够在未来的基础建设过程中,有更多这种考古工作,为提升越文化研究水平提供更多基础信息,让千年古城的形象更加丰满。
 
      宫希成认为,两个遗址的发掘成果是名副其实的越国考古新突破。首先,两个遗址的规模大,发掘的规模也出乎预料,短时间内组织这么多人手完成了这么大的工作量,工作成效非常高,也很规范细致,是浙江省落实考古前置工作一个最新的重要成果。其次,两个遗址的发掘提供了新的考古证据,极大推动了越文化的研究进程。遗址面积大,遗迹丰富,有罕见的特殊遗迹,如大湖头遗址出原始瓷乐器的灰坑;遗物多,特别是有较多的青铜器,集中在兵器和工具这两类,类型多且质量好。第三,亭山发现的大型建筑基址,不仅建筑规模大,建筑技术也已经非常成熟,等级不低。南山和亭山这一带和附近是连成片的大规模遗址群,很有可能是一个都邑性的聚落,前景可期。然后,他提出四点建议:一、做好长远规划,争取转为主动性项目,进行长期持续细致的考古工作;二、进一步细化年代判断和空间布局结构;三、再下功夫找证据对新迹象的用途进行大方向性推测判断;四、进一步明确黄土台是否完全自然形成,关注人为修整和活动的影响。
 
      陈杰肯定了越国考古新突破,一方面是以大遗址理念为指导的工作思路的突破,从关注墓葬或者是死后的空间,向同时期的人的生活空间的转变。工作思路的突破,才带来发掘成果的突破,发现大面积聚落,出土丰富成果,两方面相辅相成。聚落考古工作刚开始,现有考古发掘提供了了解越国的很多线索。大量柱洞和遗址点都反映了当时人口密集,活动频繁,以及江南水乡地区独特的布局特点。发现的大量青铜兵器和工具,与文献记载越国善于铸造青铜兵器和田器相印证,反映了越国冶铸的特色和兵农合一的社会制度。丰富的植物遗存提供了了解经济生活的证据。遗址与越国都城相关,现在是资料积累阶段,把工作持续做下去,才能逐步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关于未来的工作,他指出三个方向:一、考古前置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历史名城的遗址往往叠压其下,基建考古带来很多新发现新认识,这两个遗址涉建范围要全部发掘。二、历史时期考古必须结合文献,文献提供了很多的线索,比如越国的大城和小城、冶铸遗址等。三、遗址时代相对比较单一,肯定受当时地貌环境的影响,环境考古非常重要,一定要结合环境研究。
 
      高成林认为,这两处遗址可能是背靠会稽山的越国都城遗址群中的外围聚落。两处遗址提供了丰富的信息。首先,江南水网地带软基环境下的建筑形式,与史前时期一脉相承。其次,丰富的出土陶器主要包括印纹陶、原始瓷和黑皮陶,印纹陶有新的类型,如附耳鼎;黑皮陶可能与徐人有关;吴越地区各种质地器物的互仿情况比较常见,这些出土器物增加了新的认识。第三,遗址发现了很多青铜兵器和工具,一方面说明越人务实,发展农业然后打仗,后来商鞅变法两个最根本的措施农和战,实际上越国人早就这么做了。另外一方面越国铜礼器不发达可能与铜料不足有关。湖南这几年的手工业考古发现,可能冶铜的原料更多来自湖北和江西,湖南贡献的是锡和铅。湖南东部属于百越区域,和长江下游联系紧密,他同意吴晓桐老师通过铅同位素分析大湖头遗址出土的铅锭可能来自湖南的结论,提出可以进一步通过铜器成分检测断代。然后,他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建议:一、关注大空间,通过面的工作帮助加深具体点的认识;二、继续做好每个点的工作,积累材料,判断聚落点的性质和分工。
林留根认为这是绍兴考古前置工作带来的重大的发现,系统性考古工作、科学性记录、科技考古和多学科介入等方面都做得很好。考古发掘收获基本上全面反映了越国的建筑、居住、生产、生活,还有青铜冶炼相关技术。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发现,全方位展现了越国人民在这方土地上依靠环境进行独特文化的创造,而不仅是吴越争霸、卧薪尝胆那种历史和故事;另一方面也是走向未来的起点。他提出五点建议:一、以遗址群、大遗址的概念进行整体规划,指导聚落考古发掘,面对越文化珍贵的遗产,抓紧考古工作,上升到浙江省的一个文化战略层面来考量。二、两个遗址体现了越国聚落的独特性,当时人们如何发挥创造性改变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在遗址中进一步寻找线索,如台地加工、房屋结构、水网交通等。三、结合自然科学手段和越国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的特点来解释一些不常见遗迹。四、两个遗址的发掘开启了越文化文物宝库,像铜块、铅锭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材料,可以设置课题进一步研究越国的物质文化。五、制定长远规划加强已发现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尽早谋划遗址群,明确价值,给政府决策提供支撑。只有做好保护工作,将来绍兴越国都城才不会仅存在于文献上,将来越文化才能成为继良渚文化之后浙江文化上的第二个高地。
 
     唐锦琼认为,大湖头和南山遗址的发掘体现了越文化考古从墓葬向聚落考古的转向,是一个特别关键的节点,为江浙地区的考古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他提出两处遗址似乎在文献所载王都边缘,如果有机会要在绍兴古城多做一些拼图式的考古工作。两处遗址虽然面积大,但堆积不厚,可能跟当时湿地沼泽环境有关,不一定代表等级特别高,可以通过自然科学手段更多了解当时环境和人们的改造,通过三维摄影建立微地貌。大规模地梁等建筑遗迹可能与当时的居住形态和社会组织形式有关,不一定代表等级,可以参考民族学材料。根据陶器开展更细致分期,结合器物变化,探讨聚落布局的发展演变。通过两个遗址出土的遗物构建起典型越文化核心器物群,有助于促进对越文化及其对外传播的认识。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如越文化的来源和去处,如何逐步纳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过程等。
 
     最后,由徐良高作总结发言。他高度肯定了近十年浙江在三代考古工作中的进展和成果。对这次两个遗址的发掘感到震惊,确实是对越文化考古非常大的推进和突破,体现了浙江同仁多年来对吴越考古的付出和所得到的非常令人瞩目的收获。
首先,两个遗址的发掘虽然是配合基建工作,但是理念和思路很好,解决了非常重大的学术课题,充分体现了浙江省所的学术意识和学术理念。遗址面积大,但工作非常细致,采用聚落考古理念,如大湖头把整个遗址做完,南山开展遗址周边调查,理清遗址结构布局和性质;多学科合作和资料记录系统也做得很好,有利于长期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
 
     其次,从吴越文化考古和研究角度,这是非常重要的推进和突破。过去知道墓葬,现在提供了关于城的重要线索。大湖头遗址是当时越国一个典型的聚落,他推测可能是个高等级的家族。像过去半坡、姜寨遗址,通过发掘把一个遗址很完整地呈现出来,包括这个家族的生活环境、居住模式、生产模式等,非常直观、有价值。南山和大湖头遗址,肯定是越国当时政治中心的一部分,大湖头遗址广义上也是都城聚落群的一部分,现在的工作有规划、有目的,所以这两项工作是越国都城考古真正的起点和重要的里程碑,现在掀开了不止一角,未来充满期待。
 
      再次,遗址堆积相对单纯,有利于研究遗址布局;出土遗物等级相对较高;遗址点比较集中和单纯,可能是越国强盛时期的一片遗址。结合江苏鸿山、江西樟树等地的相关发现,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除了作为龙头的绍兴都城,当时越国可能有多处区域性政治中心,每个高等级贵族有相关聚邑。综合考虑中心和周边的关系,参照晋国等模式对比理解,认识越国的政治结构、社会组织方式、统治策略等,反过来也有助于启示遗址性质。
关于下一步工作,他建议:一、在大遗址理念指导下,制定长期考古工作规划,由基建考古转为主动性发掘,把各种要素呈现在一张图上。同时,还要制定长远的保护规划,及时跟进相关的保护、展示和利用。二、多学科结合,一方面是跟文献的结合,另一方面是解决环境问题,南方的水网与聚落布局、黄土台性质、木桩等遗迹的历时性、冶炼等生产活动、动植物等生活相关遗存都值得深入研究和讨论。三、遗址发现了很多比较完整的青铜兵器和工具,堆积又比较单纯,通过寻找遗址形成和废弃的线索,可能有助于探讨是否与某些历史事件存在联系。

图片

与会人员合影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两个遗址的考古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后续考古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并给予了期待。绍兴是东周时期越国的都城,是越文化的核心分布区,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随着绍兴市积极落实“先考古、后出让”政策,加快推动“考古前置”工作,一大批的珍贵文物得以保留,一系列的科研工作得以开展,一幅更加丰富立体的历史画卷得以呈现。浙江各级文物部门和考古工作者将以两处遗址的发掘、研究作为新的历史锚点,将越国考古、越文化研究引向深入,正确认识越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认真贯彻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征程上贡献考古力量。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