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各地文物动态摘编(6.3-6.10)

字号:T|T
2023-06-13 18:09 来源:国家文物局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精彩纷呈

6月10日是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由国家文物局、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物局、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大学承办的主场城市活动在四川成都举行。活动期间,举办“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主题论坛,公布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2023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项目、第五届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推介名单,签署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创建协同推进工作协议,开展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主题讲述,“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展”揭幕,举办第三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等系列活动。在国家文物局倡导下,各地文物部门、文博单位围绕主题组织开展7200余项精彩纷呈的文物展览展示和惠民活动,展览展演、科普宣教、雅集聚会、文物修复、公众考古、讲解竞赛、主题游径、社教研学、公益鉴定等线上线下活动丰富多姿,营造了珍爱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的浓厚氛围,让保护文化遗产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国家自然博物馆揭牌

6月5日,国家自然博物馆在北京揭牌。该馆是一家国家级、综合性自然博物馆,保护、研究、收藏、阐释和展示自然物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自然遗产。当天,“撷英集萃·继往开来——国家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同步开幕。该展览以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发展历史为主线,聚焦过去72年(1951年—2023年)发展过程中采集、收藏的精品、绝品,以及有重大意义和历史价值的百余件标本,集中呈现自然博物馆深厚的科研、文化底蕴和厚重的馆藏历史。

中国文物和博物馆笔译工作坊收官

日前,中国文物和博物馆笔译工作坊圆满收官。该工作坊属于“新汉学计划”海外高级中文翻译人才培养项目,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本次工作坊聚焦“中国文物和博物馆”主题,依托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青铜器、瓷器、书画、服饰、饮食等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创新开设“中国文化课”“语言翻译课”“展览文本翻译实践”三大板块,覆盖阿拉伯语、英语等7种语言,吸引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的260余名汉学青年学者线上参加研修。

天津

天津法院首次将文物和文化遗址保护案件列入环境资源典型案例范围

6月5日,天津高院召开环境资源审判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一批典型案例,类型涵盖环境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处置危险废物品、资源开发利用等,涉及刑事、民事、行政、公益等多种诉讼类型。其中,包含姜某盗窃、盗掘古墓葬案,黄某某、刘某某盗掘古文化遗址案,某王府文化传播中心与某文化公司古建筑群开发利用合同纠纷案,首次将文物和文化遗址保护案件列入环境资源的典型案例范围。

山西

山西公布朔州后寨墓地发掘资料

6月5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朔州后寨墓地发掘情况,考古人员共清理东周至辽金时期墓葬400余座,其中包括73座秦汉墓葬。墓葬分为土坑竖穴墓、横穴土洞墓、竖井墓道土洞墓、单室砖券墓等。出土遗物有陶盆、陶壶、铜钱、漆器、铜镜、琉璃耳铛等。后寨秦汉墓初步推断其时代主要集中于西汉早期和西汉晚期,这些墓葬是研究晋北地区西汉时期文化面貌的重要资料,共同推进中国北方地区秦汉考古文化谱系的建立。

吉林

吉林省东北抗联遗址考古调查项目成果丰硕

日前,吉林省东北抗联遗址考古调查项目完成验收。项目验收工作由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组织,首次运用聚落考古调查方法对通化、吉林两地有明确文献记载的40处抗联密营进行了系统调查,结合此前的考古工作,初步明确这批抗联密营为特殊的近现代军事聚落形态,其中,磐石市红石砬子抗日游击根据地、桦甸会全栈密营群、金川河里抗日游击根据地规模较大,与历史文献高度吻合,从考古学角度科学验证了东北抗联活动相关史实。

上海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与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签订友好合作备忘录

6月7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与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在莫斯科签订友好合作备忘录。双方商定今后将围绕人员培训、展览合作、数字资源共享、文物保护等领域开展深度交流与合作,推动博物馆业务与专业人员交流,推动上海与莫斯科两城、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历史与文化的友好交流和文明互鉴。

福建

泉州市36处文保单位纳入省级文物保险服务项目试点

去年,泉州市36处文保单位纳入省级文物保险服务项目试点,目前项目已获得上级经费补助,用于文物保险服务+“人防”“技防”投入,建设文物保护单位值班中心,搭建安全监管平台,聘请第三方人员组成巡查队伍。目前,热成像感温火灾探测器、网络音柱等设施设备已陆续进场安装。待智能设备安装后,将全面接入安全监管平台,通过“云技术”将监管数据上传云端,实现消防安防警情处理、安全隐患处理、文物安全保护知识宣传、数据统计报告等功能。

山东

林武在济南调研文物工作

6月9日,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在济南调研文物工作,先后调研灵岩寺、城子崖遗址博物馆、焦家遗址、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山东博物馆。调研中,林武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以更大力度加强文物保护利用,高质量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山东贡献。

河南

洛阳三部门共同发布文物保护协作机制意见

6月5日,在洛阳市2023年文物协同保护新闻发布会现场,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洛阳市人民检察院、洛阳市文物局共同发布《关于建立文物保护协作机制的意见》,旨在充分发挥各方职能作用,推进法院审判、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的有效衔接,提升文物、文化保护工作实效。通过该意见,三部门确立了五大工作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线索移送机制、协作调查机制、协调会商机制、联合调研机制。

“开展郑州市文物主题游径建设”专家研讨会举行

6月4日,由郑州市文物局、市文广旅局联合组织,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的“开展郑州市文物主题游径建设”专家研讨会在郑州图书馆举行。与会专家紧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理念,就如何突出郑州文物资源优势,深入推进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行动,构建全景式的中华文明集中展示区,让郑州厚重的文化底蕴和资源优势转变为强大的产业优势和文化影响力等方向进行共同探讨,认真梳理文物主题游径建设体系。

湖北

纸质文物保护基地湖北工作站揭牌

6月2日,“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湖北工作站”揭牌仪式在湖北省博物馆文保中心举行,这家以金属文物保护、木漆器保护闻名的“文物三甲医院”,又强化了一个重点“科室”。该工作站是由江苏省文物局和湖北省文物局共同指导,南京博物院与湖北省博物馆共同建立的纸质文物保护研究机构,旨在全面推动湖北省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力争将湖北省博物馆打造成全省乃至华中地区的纸质文物保护和研究中心。

湖南

湖南印发《关于加强全省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意见》

近日,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全省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到2027年,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增至1500处以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效保护率达100%,省级及以下文物保护单位有效保护率大幅提升,各类博物馆增至230座以上,推动全省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作出新贡献。

湖南省博物馆学会智慧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成立

6月6日,湖南省博物馆学会智慧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株洲博物馆召开。会上讨论并通过《湖南省博物馆学会智慧博物馆专委会章程(草案)》、选举产生湖南省博物馆学会智慧博物馆专委会组织机构成员、讨论并通过湖南省博物馆学会智慧博物馆专委会《2023-2027年工作规划》《2023年度工作计划》。研讨会上围绕“科技驱动博物馆智慧化”主题,分别有四家单位进行交流学习,分享智慧博物馆的探索和实践历程等。

广东

广州发布第二批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

6月8日,广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推介活动在广州华侨博物馆举行。活动现场发布“广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名单,共有17个案例入选。加强红色革命遗址传承利用工作是其中一大亮点,农讲所旧址活化利用等项目入选;多处旧建筑因及时有效的修缮保护而延续了文化生命,并与公众的生活密切相连,如越秀区五仙门发电厂旧址修缮提升与活化利用;广州多个开展文物保护利用制度建设和模式探索的案例榜上有名,比如广州市黄埔区在广东省内首创的“文化遗产检察官”制度。

第十九届文博会开幕

6月7日,为期5天的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本届文博会各地推出极具地方特色、代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最高水平的文化产品和项目,展现了“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优秀中华文化;突出交易功能完善、国际化水平提升、数字化应用、展示内容创新,打造富有成效的展示和交易平台;首次设立数字中国展区,突出展示和推广国家级文化产业市场主体、重大平台、最新技术创新成果。共有超350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亮相。

广西

桂林推进灵渠举办世界运河大会

6月2日至4日,广西桂林市举办灵渠深度采访调研媒体行活动。据悉,桂林市正积极申办世界运河大会,希望进一步提升灵渠知名度,形成品牌效应。近年来,桂林对灵渠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完成了灵渠大小天平与泄水天平抢险加固工程;实施完成了灵渠渠首重要节点、北渠以及从南陡至大湾陡约3.5公里的南渠清淤;启动实施灵渠安防、灵渠博物院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工程,使灵渠焕发新活力。

青龙风雨桥披上防雷“保护衣”

近日,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的青龙风雨桥,经过400年风雨洗礼,披上了防雷“保护衣”。青龙风雨桥始建于明代天启年间,全长35.1米,横跨在沐河之上。桥顶各条脊和屋檐上铺装了金属导线,可避免风雨桥因雷击而受到损坏或发生火灾。同时还安装了雷电流记录仪,当风雨桥遭遇雷击时,可以记录雷电发生时的各项数据,为后期文物保护提供数据参考。

西藏

西藏文物系统文博业务培训班举办

近日,为期5天的西藏文物系统文博业务培训班在拉萨举办,来自西藏自治区文物局直属各单位、各市地文物部门、拉萨海关的相关学员参训。此次培训班结合西藏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科学确定培训内容,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围绕文物研究、考古发掘、古籍整理等主题,讲解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文物实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时代考古意义等内容。

陕西

统万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

6月6日,统万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统万城遗址在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古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军事防卫、城市建设和自然环境变迁等方面极具价值,是毛乌素沙漠生态环境变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历史见证,更是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相互渗透交融的典范例证。该遗址公园以遗址历史格局为主轴线,涵盖文物保护、文化展示、旅游观光、生态涵养、城乡统筹等业态,主要包含统万城遗址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考古工作站、精品民宿等服务设施。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