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专家感言

字号:T|T
2023-06-02 17:30 来源:文博中国

图片

图片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陈胜前

      有幸参加了十佳图书的初选与终评,之所以接受这一邀请,与个人的爱好有那么一点关系,因为这是一个淘书与品书的机会。不过,不得不承认,要从上千种图书中挑出“十佳图书”来,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是我们又偏偏做了。这有点像在大学毕业季看论文,每年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要看许多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看多了,也有了一些标准,通常可以将之分为选题、文献、材料分析、论证组织、形式五个方面,每个方面20分。如此这般,虽然论文的内容各不相同,但还是具有可比性的。十佳图书的评选也是如此,看到评选结果之后,我注意到评委们品鉴图书的方式大体可以归纳为四点:第一,材料的重要性,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都是与物质遗存打交道,材料本身的重要性是无与伦比的,因此有重要的考古报告入选;第二,深入的、有原创性的研究,这一点人人都能理解,无需多言;第三,在学术推广上有重要意义的,即具有超越学术范畴的影响;第四,形式,图书的形式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喜欢书的人对此总会特别地挑剔。标准虽然有,评选仍然是主观的。书如人,“日久见人心”,书也是需要时间的考验的。为了更好地评选,我倒是有个建议,可以区分三个类型来分别评选:考古报告、研究著作、学术推广图书。另外,还可以做出版后十年、二十年、四十年或更长时间的图书评选,想必会另有一番意思。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 

贺云翱

      自2009年“全国文博考古十佳图书评选活动”改为“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以来,入围参选书目由164种发展到906种,图书数量剧增,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考古文博及文化遗产事业蓬勃发展所带来的出版需求日渐旺盛,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涉足相关领域,考古文博及文化遗产领域的图书已经成为出版行业非常看重的作品;另一方面也说明“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的价值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行业的广泛认可。本年度入选的十佳图书和优秀图书涉及领域广泛,包括考古报告、研究专著、文物图录、个人文集、大众普及读物等,集中展示了近年全国文化遗产领域的学术发展和工作成绩,也反映了当前文化遗产事业发展趋势。其中多部重要考古报告相继出版,研究深度、编撰体例、科技考古等出版选题不断优化和深入,充分体现了近年来中国考古文博及文化遗产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绩。本次获奖作品不但有对重要考古遗址数十年工作成果的总结,如辽祖陵、金沙、海龙囤、高庙、栎阳城、华光礁一号沉船等,也出现了《反山(英文版)》这样优秀的考古报告外译项目,这有助于让中国考古成就走出去。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考古学术水平是由它的田野考古报告积累而成,一个职业考古学家的工作成绩也是由他主持完成的考古报告来体现。多年来的考古刊物编辑经历,让我对文化遗产图书出版的重要性有切身体会。考古学者作为科学家的一员,作为公共考古资源的第一发现人和相关知识的拥有者,他的工作责任、职业道德和学术伦理上天然地包含着纯粹专业的科学劳动和把科学成果服务于考古圈之外所有公众的双重权利、责任和义务。近年来,一些重大考古发现往往会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以及世界遗产的申报工作也不时成为社会热点,这些都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希望了解考古学的奥秘和分享考古学家的科学发现,越来越追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越来越热爱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越来越关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路径和人类多样的文化创造,越来越需要走进科学的大千世界。在中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新时代,我们需要更多兼具科学性、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的文化遗产图书,不间断地向社会大众展示国内外考古文博和文化遗产界的最新成果,用最通俗的语言阐释考古科研工作的知识创新价值,用最美丽的画面揭示中华文明在历史上的精彩辉煌,用最便捷的桥梁连接古今和填补考古文博及文化遗产界与大众之间的“鸿沟”。这些同样也是文化遗产十佳图书评选的重要意义所在!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宋向光

     图书是智慧的承载者,更是创新的见证者。2022年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好书纷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化遗产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博物馆是文化遗产事业的重要部门,是文化遗产的收藏、研究、保护和传播机构,是民众接触、欣赏和理解文化遗产的学习场所。文化遗产的内容是原真的,是历史的,为此,是需要阐释的。博物馆阐释的策略之一,是要让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与观众产生共情,为此,时代主题成为文化遗产与观众共情的纽带,观众对时代主题重要性的认知会投射到文化遗产上,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历史价值会支持观众对时代主题的态度及立场。故宫博物院《何以中国》图录,以130余件文物呈现中华民族及中华文化的形成、交融和绵延发展的过程,内容丰富,文字生动,印制精美。

     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这是中国文化遗产界不容推卸的责任。中国历史研究院组织考古专家撰写的《十件文物里的中国故事》就是一本大家写“小故事”的积极尝试。书中选择了十件民众耳熟能详的出土文物,从文物的发现、研究、维护等具体事情说起,从文物本身的材质、纹饰和功用等直观元素入手,拓展到文物产生的历史时代,探讨文物所反映的社会生产、生活习俗、艺术表现和人文信仰。有文物,有故事,有专业实践,有科学研究,有文化解读,层层递进,用微观的历史场景构建出宏观的历史发展图景。

     2022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申报的博物馆领域的图书数量不少,博物馆展览图录仍为多数。展览图录是博物馆展览工作的记录,从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博物馆业务工作的进展。一些博物馆以研究为基础,以主题为主导,体现了博物馆基于实物的特色,创造了用实物讲述历史和讲述科学研究成果的好展览。《楚国八百年》图录即是这类展览的杰出代表。这本图录不仅系统呈现了百年来楚国考古的丰硕成果,也是一部古楚国社会发展和历史业绩的百科全书。

    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揭开了中国文化遗产领域学科话语体系的序幕,中国文化遗产的参与者、研究者和书写者将会为世界文化遗产事业奉献更多的中国智慧。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社长 

魏崇

      “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是中国文物报社、中国文物学会主办的品牌活动,多年来聚焦文物、文化遗产领域,在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研究、文献整理、学术普及主业推荐了一大批优秀出版物和经典图书,在文博学术界、出版界乃至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近几年在书号控制情况下,全国出版新书品种数从高峰期的25万种下降到2021年的20.5万种,但文化遗产类图书近两年无论是从整体出版量还是从十佳图书参评量,都比以往有所增加,参评品类、优秀图书数量都有新拓展。我想,这也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文物保护利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取得新的重要发展和历史性成就的一个侧影。

     对文化遗产类图书,特别是普及类读物,如何兼顾学术性和普及性,体现时代性,实现“大家写小书”,既是目标,同时做好这一点也非常不易。应当说,今年参评并入选的几种文化遗产图书,既基于严肃学术基础,又坚持大众视角,装帧设计也能体现时代特点,都可称得上相关领域的优秀之作。

《从张骞到马可·波罗:丝绸之路十八讲》是著名敦煌学家荣新江的作品,是一部图文并茂的丝绸之路简史,全书运用稀见历史文献、最新考古资料,通过对丝绸之路18个专题的深度分析,展现了丝绸之路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的辉煌历史,深入浅出,对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背景和当代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翦商——殷商之变与华夏新生》作者是优秀青年学者李硕,此书甫一推出即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评审时看到的样书已是第9印次,是历史文化的“现象级”图书,此书既有宏大叙事,也有基于逻辑的细微探究,吸引读者对华夏文明起源有新的理解和感知。同时,入选的《十件文物里的中国故事》《中华文明五千年》《从考古看中国》等图书也都从不同的视角,图文并茂、文笔精到、娓娓道来,让读者能够更加了解文物本身及其所承载的中华文明、中国故事。

人文考古书店总经理 

洪霞

      人文考古书店自2014年开始在安也致女士的带领下协办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协办十年,一路同行,感触颇深。

     人文考古书店主要负责每一年度新出版考古文博图书信息的收集整理、样书准备以及活动现场布置工作。2014年只收集到400种出头的图书参评,2023年是906种图书,图书品种数的增加很直观地说明考古文博这个“冷门”行业逐渐“热”起来了,但伴随而来的一些“考古就是挖宝”等不当言论也不少,如何做好公众考古的普及工作很重要,向大众推荐合适的图书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

     图书推介活动的举办不仅只是为大家推介好书、重点书,更是对考古文博行业从业者挖过的每一铲土、记下的每一个字的尊重,是对他们永不放弃探寻历史文明研究学术成果的肯定。几代发掘人思想结晶汇聚成册的大报告是好书,学者们潜心研究数载甚至几十载的专著是好书,博物馆工作人员精心策划的展览图册是好书,考古文博有科普性、有趣味性的普及读物也是好书……

     作为一家书店,销售图书不是最终的目的,让更多的民众认识考古、走进书店阅读才是我们的追求。考古文博行业从来不缺少好书,只是缺少了被“看见”的机会,人文考古书店一直用图文文章、视频方式在新媒体平台宣传图书。越来越多的大众关注是考古文博行业新的机遇,但如何写出大众也能看懂的书一直是很大的挑战,图书推介活动中对考古文博类图书进行细化分类,每个方向的图书都推介出几本代表性的著作,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需求,也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增加了读者群体的关注度。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