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各地文物动态摘编(5.20-5.26)

字号:T|T
2023-05-29 17:09 来源:国家文物局

我国深海考古取得重大进展

5月21日,国家文物局、科技部、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联合在海南三亚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深海考古重大进展:我国南海发现两处古代沉船,年代初步判断为明代正德、弘治年间,“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一号沉船核心堆积区西南角布放首个沉船水下永久测绘基点,并进行初步搜索调查和影像记录。出水文物在做好保护修复和研究的前提下,将尽快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展出。这次调查是首次对深海水下文物开展考古工作,考古发现对于研究晚唐五代以来南海海上航线变迁具有重要意义,填补我国古代南海离岸航行路线的缺环,完善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段航线的历史链条。

 

 

国家文物局召开长江三峡文物保护利用专题工作推进会

5月26日,国家文物局在重庆召开长江三峡文物保护利用专题工作推进会,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部署《三峡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统筹推进三峡文物保护利用。会议强调,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从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等角度,按照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准确把握三峡文物保护工作的新定位。

 

 

中国新添4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

5月22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该机构位于罗马的总部举行2023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授证仪式,向新认定的24个遗产地颁发证书,有助于推动各方增进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了解和认识,表彰当地社区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所作出的贡献。其中,中国的4个遗产地分别是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和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

 

 

北京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报告《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实施情况

5月25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听取和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介绍,今年3月至5月,36位委员、代表组成执法检查组,深入钟鼓楼等15个文物保护单位,多次召开座谈会、专题研讨会,紧扣条例制度规定,逐条对照法规条文,检查政府的法定职责是否履行、法规制度是否有效落实等,推动中轴线保护在法治轨道上进行。中轴线文化遗产综合治理效果显著提升。正阳门箭楼等文物修缮完成,并同步开展重点文物日常保养维护。

 

 

北京市文物局推介10条博物馆研学线路

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博物馆与旅游融合发展研讨会”上,北京市文物局发布10条博物馆研学线路,包含“中轴线上的博物馆”等3条古都文化主题线路、“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博物馆”等3条红色文化主题线路、“民俗博物馆”等3条京味文化主题线路,以及两条创新文化主题线路。市文物局鼓励博物馆策划推出更多研学产品,通过博物馆现场学习和活动实践相结合,拓宽公众知识面和眼界,加深对博物馆的了解与认同,进一步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消费和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山西

山西省文物局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指示精神

近日,山西省文物局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重要指示精神。会议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莅临山西,也是连续两年莅临山西,并考察了运城博物馆和运城盐湖,作出重要指示,为山西文物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重大意义。会议要求,全省文物系统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立足山西丰厚的文物资源,在文化强省、文化强国建设中,体现文物担当,贡献文物力量。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融媒体宣传采风活动开展

近日,由山西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以“这就是长城力量”为主题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融媒体宣传采风活动开展。采风团先后前往“万里长城第九关”娘子关、“小八达岭”固关长城、杀虎口、雁门关等地实地探访并推广,以期发掘好、利用好山西丰富的长城文化资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既是国家文化战略,也是以文旅、农旅融合为导向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在此背景下,山西依托《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建设保护规划》,欲实现构建文化遗产保护廊道和文化旅游带的建设总目标。

 

 

内蒙古

阴山岩画断代工程启动

5月23日,阴山岩画断代工程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启动。阴山岩画是古时中国北方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风貌变化的实物见证,更是中国古代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和不断升华的实物载体,2012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内蒙古河套文化研究所与内蒙古岩画保护与研究学会共同启动阴山岩画断代工程,将运用“光学色度比对法”国家专利技术,科学合理采用新手段、新技术,测定岩画形成的大致年代,揭示岩画的演变规律,为后续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提供更加准确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辽宁

辽宁凌海发现汉代墓葬群

日前,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完成了锦州凌海市金城街道梁山村附近的梁山墓地考古发掘,共清理东汉墓葬8座、辽金时期窑址1座,出土罐、瓮、盘、灶、井等文物百余件。结合以往的考古发现,说明东汉时期,锦州凌海地区已有大量汉民居住,中原政权对该地区实行了有效管辖。此次发掘不仅让学界对东汉时期锦州地区考古学文化面貌有了进一步了解,而且对东汉时期辽东属国境内民族分布等学术问题研究很有帮助。

 

 

黑龙江

东北抗联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会议召开

5月23日至24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三省一区”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承办的东北抗联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会议在木兰县召开。会议总结了近年来四省(区)在推进东北抗联革命文物价值研究、考古调查、保护展示、宣传教育等方面的进展,就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来自全国的80位专家学者就深入挖掘东北抗联精神和红色资源,保护好、利用好抗联革命文物展开探讨。

 

 

江苏

江苏如皋徐家桥遗址取得重要考古发掘成果

近日,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中共如皋市委、如皋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大运河考古新发现学术研讨会暨徐家桥遗址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如皋举行。该考古工作是古掘沟运河沿线的首次聚落考古,在学术上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相关工作确认徐家桥遗址为古通扬运河沿岸晚唐五代到宋代的聚落遗址,确认遗址所在的古通扬运河遗迹的时代和性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遗迹;在徐家桥遗址以西发现古代“文殊院遗址”,与西汉时期吴王刘濞所开挖的“运盐河”及蟠溪有关;如皋历史城区至少在唐代后期已经是古通扬运河上的重要城镇,唐宋时期已经兴盛。

 

 

无锡出台新规助力历史文化街区消除火灾隐患

5月23日,江苏无锡在惠山古镇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无锡市历史文化街区消防安全规定》将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共有24条内容,结合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现状、核心保护范围保护性修复工程建设特点,明确相关要求。《无锡市历史文化街区消防技术导则》同步实施,这是江苏省第一个由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赋予法律授权的历史文化街区消防技术文件,兼顾历史风貌保护和消防安全,突破常规做法,因地制宜打造独立防火安全保障方案,有效解决历史文化街区或历史建筑修缮改造无法符合现行消防技术标准的痛点问题。

 

 

河南

第三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召开

近日,第三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在河南郑州召开。论坛由中国考古学会等联合主办,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等承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协办。本届论坛主题为“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来自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等多家国内文博单位的15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郑州,共同聚焦新时代新使命,谋划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新思路新发展。

 

 

西藏

2023年拉萨市文物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召开

5月23日,2023年拉萨市文物安全工作联席会议暨全市寺庙消防安全“七项新措施”推进现场会在布达拉宫消防救援大队举行。会议通报,2020年以来,全市累计共投入1.48亿元用于文保单位消防隐患整改、消防设施配备及升级改造,消防安全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活动中,拉萨市各县区文物部门、大昭寺管委会等参会单位相关负责人现场观摩学习传统明火酥油灯替换为弱电冷光源酥油灯、改造煨桑炉、引进智慧用电安全监管系统、实时监控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等寺庙消防安全“七项新措施”。

 

 

陕西

陕西推出6条文物主题游径

5月24日,西旅集团在陕西省文物局、西安市文物局指导下,推出“博览千年 物华长安——陕西文物主题游径”。此次推出的文物主题游径涵盖“探访周原文化”“游访大秦帝国”“感悟大汉风云”“再启盛唐繁华”“悦读‘丝路华章’”“赓续红色血脉”6个主题,30余座博物馆以及历史遗迹,将文化内涵、文化价值融入旅游产业,实现旅游业态价值升级,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西安“博物馆之城”建设总体规划(2023-2035年)(征求意见稿)》公布

5月23日,西安市文物局公布《西安“博物馆之城”建设总体规划(2023-2035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明确,“博物馆之城”建设总体目标是:到2035年,全市形成全覆盖、多层级、富有西安特色、日益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博物馆体系;以文明之源、红色基因、周秦汉唐、生态民俗等为专题的一批城市文化地标博物馆落地开放;博物馆管理体制机制完备;博物馆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多样化;博物馆发展与旅游等多种产业有机融合,充分释放推动城市发展的潜力和效能,形成“馆城融合、活力创新、人人共享”的规范化、现代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的西安“博物馆之城”,实现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建设目标。

 

 

“地铁遇见博物馆”大型主题策展活动启动

5月22日,西安市轨道集团联合陕西省文物局、西安市文物局开启为期一个月的“地铁遇见博物馆”大型主题策展活动,让文物走出博物馆,走进地铁车站,贴近市民日常生活,弘扬历史文物的时代价值。展览分别设于西安地铁行政中心站、大雁塔站及钟楼站,11家参展单位通过30余件文物复刻品、文创产品实体陈列等,全方位展示周、秦、汉、唐四个时期的文物瑰宝,5月22日至27日开展了“集章打卡”活动,充分展示西安城市历史文化底蕴。

 

 

“长安有故里——丝路少年大唐行”开展

5月22日,“长安有故里——丝路少年大唐行”在西安博物院开展。此次展览共展出院藏唐代精品文物175件(组),通过蓝衣少年在大唐长安游历所见、所闻、所感,围绕“长安市”“长安寺”“长安郊”“长安居”四个单元,以“大唐金市”“胡姬酒肆”“禅茶之风”“百戏杂技”“狩猎出游”等八个小节,勾勒出繁盛、热烈的唐代世俗生活百态,描绘出长安人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展现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长安文明与世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