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海报
2023年4月26日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举办的“年度重要考古发现进校园活动”系列讲座第四场在考古文博学院报告厅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牛世山先生带来了《陵设隍 墓祭繁——尽显王朝气象》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小三教授主持,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吉琨璋研究员、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王建峰老师共同到场与谈。
主讲人牛世山研究员
一工作背景
二勘探目的、区域和时间
本项工作的目有三个:
(1)通过勘探寻找小屯宫殿区到王陵区之间的干道。
(2)搞清商王陵区的范围。
(3)通过后续持续工作,逐步搞清洹河北岸地区的功能区划。
三考古勘探情况
牛世山先生首先介绍了此次勘探范围内的地层关系。尽管本次勘探区域较大,但各地点的地层相同。以过去在殷墟遗址其他地点发掘所见生土层为基准,可分为4小层。以2021AXNW02T7418为例:
第①层:深0-0.3米,青灰色,耕土或表土。
第②层:深0.3-0.7米,浅灰色间黄,粘土。古代遗迹均开口于本层下。
第③层:深0.7-1.2米,黄色间红(色谱:秘鲁色),粘土。
第④层:深1.2-2.8米,为土,疏松,河流泛滥淤积土。黄细沙。
第⑤层:深2.8-3.6米,褐灰色粘土。是殷墟其他考古工作地点所见的生土。
本次勘探发现的古代文化遗迹有围沟、祭祀坑、墓葬、房址、井、灰沟、窖穴、灰坑、路沟等,牛世山先生对其分别进行了介绍。
殷墟王陵区东围沟G1南段第二地点 探方西壁剖面 第3层以下为G1填土层
围沟共探明2个,东西相距40米。东围沟(G1)围绕在王陵东区的大墓和大量祭祀坑周围。东西间距大致为246米,南北236米,近正方形。沟的宽度不一,口部宽超过10米,最深处3.5米。西围沟(G2)围绕在王陵西区的大墓周围,东西间距大致为220米,南北280米。两个围沟各发现缺口两个,东围沟缺口分别位于南部与西部,西围沟缺口分别位于南部与东部,且两围沟的东西向缺口相对应。探出时初步判断这两个围沟与商王陵有关联。
殷墟王陵区围沟
四考古发掘情况
考古发掘概况
本次发掘自2022年4月起,至同年12月结束发掘工作,共有四个地点,发掘探方18个。此次发掘面积共808平方米。发掘遗存包括商代晚期、西周、东汉、宋元、明清等时期。其中商代晚期有围沟2个、祭祀坑40座,西周时期的房址3座、墓葬2座、灰坑109个。牛世山先生对四个地点及重要遗存进行了介绍。
第一地点打破西围沟G2南段的西周早期土坑竖穴墓M1
编号为2022AHBF1的房址,西周早期。残存地基部分,探方内东西宽5.0米,南北长10.15米,厚1.6米。据钻探,东西14米,南北12米。夯层厚10里面左右,土色呈黄褐色或灰褐色花土,土质致密。在不同夯层下有奠基坑5组8座,内埋葬有年龄不等的婴幼儿与青少年。详细介绍灰坑1座,编号2022AHBNW12H111,位于T0705东北角下。年代为西周早期。被F1打破,打破G2、H112。出土有陶鬲、觚、瓮等残片,陶器为商式风格。墓葬编号2022AHBM1,西周早期。竖穴土坑墓。口部长方形,长3.15、 宽1.52、深3.7米。一椁一棺。墓主骨骼保存一般,葬式为仰身直肢,头朝西。男性。墓底腰坑内殉狗一具。随葬玉戈1、豫北冀南型陶鬲1、贝3。
考古发掘第一地点
东围沟G1西段缺口第三地点探方所见南北两侧沟口形状 (正射影像)
东围沟G1西段缺口处第三地点探方的西周早期灰坑H37
祭祀坑K23出土文物
五收获与认识
讲座最后,牛世山先生总结了本次勘探与发掘的五点意义:
(2)第一个目标任务也取得重要进展。找到了南北向路沟及两个路口。
(3)新探明和发掘祭祀坑有新特点,大半以人与狗的组合坑为主,骨骼完整的多,部分坑埋藏器物,年代明确,为武丁时期。为研究商代社会性质、商代祭祀活动及其形式等提供了新资料。
(4)王陵区西部西周遗址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这是殷墟范围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的一处西周遗址。将推动周人灭商以及周王国国家治理方式的研究。牛世山老师认为,周人在此处生活,目的可能有两个,一是防止商人朝圣,二是防止盗墓。因此商代王陵何时被盗,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5)王陵区东、南方向存在大面积的空白区;王陵区以西探出巨型沙坑,在侯家庄南地宽达百米的沙土带,改变了殷墟遗址的景观。
讲座结束后,陈小三、吉琨璋、王建峰三位老师分别就本次殷墟考古工作的成果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学者与谈
吉琨璋研究员首先感谢了牛世山先生对此次殷墟遗址的勘探情况、发掘情况、价值与意义所做的详细讲解,并对牛世山先生的工作方法进行了解读与称赞。本次重点钻探是在1平方米大小的方格内,于四角及中间进行钻探,在考古学中称为梅花点。普通钻探是在10×10米的范围内,孔距间隔2米进行钻探。在极其细致的勘探方法下完成如此大面积的勘探工作,实属不易。而此次发掘所布置探方并不算多,但却选在了关键的位置,用最小的成本解决最大的问题,是极其重要的。牛世山先生对土质土色的判断方法,以及对遗迹现象进行三维建模,也是值得考古工作人员在进行发掘整理工作时学习的。
陈小三教授号召同学们积极学习牛老师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科学获取信息的工作方法。地下的文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必须认真对待每一次发掘。在掌握资料之后,选择哪些关键节点进行发掘,以此衍生出更多需要研究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考古学发展至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同样离不开多学科合作,而考古成果如何更好地向公众展示,揭示历史的真相,也是考古、文博从业人员需要认真思考的。此外,陈小三教授对祭祀坑葬器行为和王陵区大墓排序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早年发布的材料表明祭祀坑多为刀斧葬,与黄土高原地区的考古学文化有关。而此次揭示的祭祀坑有不同的殉葬类型,甚至有高等级的带铭铜器。因此祭祀区可能与家族性祭祀行为有关,这需要多学科合作来研究这一问题。第二,学界关于商王陵区大墓的年代与排序有不同的观点,只有结合围沟进行探讨与研究,才能确定哪一观点是正确的。
王建峰老师与牛世山先生对祭祀坑与王陵的分布、围沟的建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围沟的发现证明早期认为商王陵分为两个区域的观点是正确的。祭祀坑多为下葬时形成,且东围沟内祭祀坑较多,推测东围沟东部区域为固定的祭祀场所,专为祭祀所用。围沟的建造存在避让祭祀坑的现象,因此推断围沟的形成要晚于部分祭祀坑。而关于商王陵为何多分布于西围沟内,东围沟分布较少,以及东、西两围沟的建造早晚等问题,仍需要研究。
最后,师生们再次以热烈掌声对牛世山先生的精彩讲座和各位老师的发言表示感谢。
现场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