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相承 自成体系
四川石窟寺分布广泛、数量众多、题材多样、特色鲜明,是中国南方石窟和中晚期石窟的典型代表。从开凿年代看,四川石窟寺延续时间长,营造始于南北朝晚期,鼎盛于唐宋时期,延续至明清时期。从空间特点看,四川石窟寺主要沿金牛道、米仓道等历史交通要道营造,多开凿于红砂岩山体,多散布于田野乡间。从造像特征看,川北地区石窟寺造像与中原北方相似度极高,川西、川南、川东地区石窟寺造像地方特色明显,并随着时间推移融入了儒、道等题材。从地域分布看,四川石窟寺覆盖除攀枝花市以外20个市(州),集中分布在四川盆地内部,少量散布在川西高原,成都、资阳、南充、巴中均超200处,乐山、眉山、达州等9个市(州)均超100处。
乐山大佛
专项调查 披荆斩棘
此次专项调查,复核排除非石窟寺类不可移动文物856处,新发现石窟寺类不可移动文物115处,补录39处,最终确认四川省现存石窟寺2134处,约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一,数量居全国第一。从文物保护单位级别来看,世界文化遗产1处(乐山大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1处。从年代来看,唐代之前8处、唐宋时期722处、元代8处、明代209处、清代1161处、时代不明26处。
抢救保护 渐入佳境
加强机制创新。石窟寺保护管理机构队伍进一步增强,2021年5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一次性核增事业编制90名,增挂四川石窟寺保护研究院牌子,增加石窟寺考古、保护、研究和展示利用等职责。推动成立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副县级)、安岳石窟研究院(副县级)、广元石窟研究所(副县级),共同构建“总分院制”保护管理模式。创新中小石窟寺保护利用模式,省委宣传部牵头联合多部门建立四川省石窟寺及石刻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衔接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出台了《四川乡村石窟文化公园(景点、微景观)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确定9个县市区的9处石窟寺作为探索启动阶段试点建设点位。
加强项目推进。近年来,中央财政支持四川石窟寺文物保护资金近3亿元,四川投入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000余万元。2020年至2022年,石窟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项目获国家文物局批复立项29个,安岳石窟等6个石窟寺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库。推动实施乐山大佛、安岳石窟、广元石窟、巴中石窟、荣县大佛、牛角寨石窟等一大批石窟寺重点项目,有效保护了文物本体、改善了生存环境。
考古科技 如日方升
2011年至今,四川地区石窟寺相关调查研究成果中,基础资料的公布成果数量剧增,公布材料更为全面且逐步重视对小型龛窟的调查,区域性系统调查有序推进。同时,研究成果更加丰富多样,除了传统的题材、样式风格、石刻题记等方面的研究,从建筑、景观等新的视角展开探讨,进而延伸至以某一区域或某一时代的龛窟为研究对象,在更大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探讨四川境内龛窟的发展变化。目前,已发表考古调查简报100余篇,出版石窟寺内容总录6部、石窟寺考古调查报告7部。开展了“四川石窟造像题材和风格”“四川石窟造像分期”“四川石窟造像的艺术特征”等重点专题研究。四川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南唐宋石窟寺遗存的调查与综合研究》历时10年,完成西南地区295处石窟点调查记录,调查文字记录约350万字,拍摄照片近7万张,绘制线图约1200张,研究成果8部。
2020年,四川省文物局、乐山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签署共建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中国南方石质文物保护乐山基地;召开中国石窟(南方)保护学术研讨会,发布《中国南方石窟保护利用乐山共识》。2022年,四川省文物局、重庆市文物局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川渝石窟保护研究联合实验室及科技创新基地。四川省文物局与意大利文化文物机构签署《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部办公厅与中国四川省文物局合作备忘录》《意大利罗马文化遗产监管局与中国四川省文物局合作协议》,举办“四川·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学术交流会”,依托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与意方联合共建乐山大佛保护研究中心,共同开展石质文物保护研究、文化遗产学术研究、展览交流和研习活动等工作。
展示利用 齐头并进
近年来,四川通过一大批石窟寺保护利用项目的实施,在抢救保护石窟寺文物本体、改善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石窟寺利用水平,促进了文物旅游融合发展。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为依托,积极打造乐山大佛等世界遗产精品线路和大石刻文化旅游品牌,共建共推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有力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目前,乐山大佛、广元千佛崖等一批以石窟寺为依托的文物旅游景区,已逐渐成为地方旅游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展望未来 大有可为
着力构建考古研究体系。制定四川石窟寺考古研究中长期计划,实施四川石窟寺考古行动,有序开展区域系统调查、专项调查和重要石窟寺考古发掘工作,推进编制川渝石窟寺总录和重要石窟寺考古报告。整合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力量,深入开展石窟寺综合研究、比较研究,构建四川石窟寺价值研究体系。
着力健全科技保护体系。以四川石窟寺保护研究院等为依托,联合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高等院校和专业机构,形成多学科跨领域合作研究模式,全面推进石窟寺预警监测、病害检测、岩体稳定性评估、水害治理、生物病害防治和保护修复新材料、无人智能监控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构建石窟寺保护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体系。
着力完善安全防范体系。针对中小石窟寺安全问题突出的困境,采取“以大带小”“以点带片”等方式,在石窟寺资源富集地区推动建设区域性安全防护综合控制平台,并与“雪亮工程”“天网系统”等对接。推动实施网格化管理,推动建立区域性专、兼职巡查检查专业队伍,加强巡查防控,严厉打击损坏、损毁石窟寺本体及其历史环境风貌等违法犯罪行为。
着力提升综合利用水平。以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为引领,实施乐山大佛、安岳石窟、巴中石窟、广元石窟等石窟寺提质工程,打造安岳—大足等石窟寺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大石刻文化旅游品牌。针对中小石窟寺众多的特点,结合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推进建设乡村石窟寺文化公园,将石窟寺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相结合。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明代)
着力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将四川石窟寺保护研究院做实做强,落实编制人员,实行“总分院制”模式,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将其建设成为中国南方石窟寺保护研究高地。继续推动石窟寺资源相对富集的地区建立健全区域性石窟寺保护研究机构。同时,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充实专业技术人才,争取四川石窟寺保护研究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有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