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我系科技考古实验室在青铜时代晚期南方铜镜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发表于考古学期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青铜时代晚期(战国和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铜镜生产的第一个黄金时期,该时期铜镜的制造规模和使用数量快速扩增,造型纹饰精美华丽的铜镜不仅在中国大陆大量流行,还广泛出现在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中亚、西伯利亚和欧洲东南部等地区。维持大规模的铜镜生产无疑需要金属矿料的持续稳定供应,因此探究铜镜生产中金属矿料的来源和变化是学界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邵阳市博物馆、郴州市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利用铅同位素方法揭示了青铜时代晚期湖南铜镜金属矿料来源的重要转变,并针对该时期铜镜的生产模式和流通网络提出了新认识。
图1 a/b 本文的研究区域和铜镜样品的来源
本研究针对28件湖南出土青铜时代晚期铜镜样品进行化学组成、金相组织和铅同位素比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有铜镜样品均为铜锡铅材质,它们的铅同位素数据均符合普通铅的特征。其中4件含金属本体的铜镜样品的化学组成分布与之前检测的青铜时代晚期铜镜的化学组成主体范围存在一定差异,但它们的金相组织均显示为高锡的铅锡青铜铸造组织。铅同位素数据的历时变化清晰揭示了湖南铜镜的铅料来源在战国西汉之际和两汉之际发生了两次明显的转变:其中湖南战国铜镜的铅料主要来自南岭地区和湖南北部的铅矿;湖南西汉铜镜则主要使用东秦岭地区的铅矿;进入东汉中晚期,南岭地区铅矿重新成为湖南铜镜主要的矿料来源。此外,进一步铅同位素数据对比研究表明战国时期楚国南部的铸镜工匠主要使用南岭地区和湖南北部的铅料来生产不同纹饰类型的铜镜,长沙很可能是战国时期楚国南部的铜镜生产和流通中心。本文为首次同时针对战国和两汉时期铜镜展开系统铅同位素比值分析,对于中国古代铜镜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图2 湖南出土青铜时代晚期铜镜样品的照片
图 3:a/b 湖南出土青铜时代晚期铜镜样品的铅同位素数据分布图
c/d 湖南出土青铜时代晚期铜镜样品与相关铅矿的铅同位素数据对比图
我系博士研究生罗喆为论文第一作者,合作者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方教授、杨敏硕士,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赵志强馆员、邵阳市博物馆胡国海馆长和郴州市博物馆罗胜强副研究馆员,金正耀教授和范安川副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3080)、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8499)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2018)等项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