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脆弱铁质文物劣化机理及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进展工作会议暨海洋出水文物保护研讨会”在海南琼海成功召开

字号:T|T
2023-04-17 16:32 来源:中国考古网

      为进一步推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馆藏脆弱铁质文物劣化机理及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取得进展,充分展示和交流相关新成果、新进展,同时加强对海洋出水文物的保护修复研究,2023年4月6日至9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馆藏脆弱铁质文物劣化机理及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进展工作会议暨海洋出水文物保护研讨会”,在海南省琼海市顺利召开。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北京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清华大学、广东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安徽博物院、河北省文物与古建筑保护研究院、海南省博物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以及四川博物院、武汉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等单位的相关领导、特邀专家、项目和课题负责人、各参与单位研究人员、项目咨询专家组成员等人,以线下或线上形式参加了该会议。

与会专家与参会代表合影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副馆长朱磊主持,中国国家博物馆文保院院长王力之、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中国国家博物馆首席文保师潘路分别致辞。

  项目进展工作会议由项目联系人中国国家博物馆张然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馆藏脆弱铁质文物劣化机理及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共分5个课题。北京科技大学李延祥代表课题1“馆藏脆弱铁质文物稳定性评估关键技术研究”,山东大学王全玉和清华大学任孝朋代表课题2“馆藏脆弱铁质文物典型病害机理和环境因素作用研究”,北京大学贾明浩代表课题3“馆藏铁质文物常用保护修复材料和方法评估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勇和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张湃代表课题4“馆藏脆弱铁质文物新型稳定性处理技术和材料研发”,中国国家博物馆王建平代表课题5“馆藏脆弱铁质文物综合病害防治技术规程研发和示范”,分别进行了各自课题的研究进展汇报,内容包括总体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实施目标与考核指标、人员经费投入使用情况、存在问题、下一阶段工作计划等。

  项目咨询专家四川博物院院长韦荃、武汉大学教授级高工廖俊、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李晓刚、山东大学教授马清林、北京大学教授胡东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陈家昌、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李志林、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杨小林、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高级会计师孙燕红等,听取汇报后分别对各课题进展工作进行了点评,一致认为项目总体执行状况良好,指出在项目收尾阶段,要对照任务书、考核指标和经费预算完成任务,加强课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完善支撑材料,凝练创新点,为综合绩效评价做好准备。针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和意见,项目和课题负责人做出了回应,并展开了自由讨论。

  最后,项目负责人潘路作项目进展工作会议的总结发言,他表示,项目与课题组一定要认真汲取专家的宝贵建议和意见,在今后仅剩的半年时间中加倍努力工作,确保完成项目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课题1负责人北京科技大学李延祥发言

课题2负责人山东大学王全玉发言

课题3负责人北京大学胡钢发言

课题4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梁宏刚发言

课题5负责人中国国家博物馆王建平发言

项目负责人中国国家博物馆潘路总结发言

  海洋出水文物保护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梁宏刚主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胡东波、胡钢,分别作了《水下考古出水木质文物风冷脱水保护》和《海洋出水高碳铸铁文物腐蚀行为与保护对策》的学术报告;广东省博物馆张欢,围绕激光清洗技术作了《海洋出水瓷器表面凝结物的激光清洗研究》的报告;海南省博物馆包春磊,结合华光礁1号古沉船出水文物的保护工作实践,作了《南海出水文物保护修复案例分析》的报告;北京科技大学刘田田,则代表课题组作了《海洋出水木质文物物理力学性能的近红外无损检测方法研究》的报告。随后,参会的会议代表与专家学者,围绕海洋出水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会议对项目和课题的研究进展和执行情况进行了有效的检验和总结,为项目顺利推进和结项验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铁质文物和海洋出水文物保护科技研究的发展。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