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来自文博界的代表委员聚焦文物工作重点难点,从文物保护、考古工作、博物馆改革发展、文物安全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共同助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保护第一
多角度加大文物保护力度
文物保护始终是第一位的,多位代表委员围绕如何更好地进行文物保护出实招,建良言。
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各级文物部门和各个文博单位极为重视、积极推动的一项工作,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不断积累经验,成果频出。
在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上,全国人大代表,青州市博物馆研究馆员、青州市政协副主席王瑞霞建议,要以建立文物档案为目标,以文物考古工作为标准,建立多规合一的文物数字化保护体系,强化文物基础性工作。研究制定文物数字化计费标准,使这项工作列入预算时有章可循。组织文博从业人员进行文物数字化保护培训,让文博人了解文物数字保护的基本常识,使文物数字化保护成为由文物、考古人主导、多学科广泛参与的文物基础工作,真正达到文物保护的目标。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黄林认为,走好新时代文物事业的第一步,首先就是要在全社会普及推广文物保护知识,增强群众依法保护文物意识,形成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其次是要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建议各级人民政府应统筹做好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全面贯彻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
关于石窟寺保护,黄林谈到,由于石窟寺保护利用的方式与需求与其他类别的文物不同,石窟寺文物保护较为紧迫的本体预防性保护、保护性设施建设、数字化监测、展示利用、复原研究等,暂未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项目审批和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的支持。建议相关部门将石窟寺保护研究、保护技术研究、本体监测、数字化保护等纳入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支持范畴,支持石窟寺保护工作的开展。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陈红彦一直从事古籍保护相关工作,如何更好地做好古籍保护,一直是她关注的问题。陈红彦建议推进古籍保护立法,以法律手段规范古籍的存藏利用,让古籍工作有法可依,让古籍保护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覆盖古籍工作的生命全流程、保障古籍在正确的保管利用手段下安全传承。同时,各级政府从财政收入中按比例提取专项经费,用于古籍工作,使古籍工作开展可持续有效,对从事古籍工作的机构和人员给予基本保障和政策支持。
聚焦东北抗联革命文物保护,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建议,将东北抗联革命文物列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重大项目,由国家层面组织编制东北抗联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统筹推动东北抗联遗址连片保护利用。中央财政加大专项支持力度,推动东北抗联遗址调查、认定,组织实施一批集中连片保护和整体陈列展示项目,确保东北抗联遗址得到妥善保护。
“为了更好地保护,还应加强东北抗联遗物和史料的征集与研究,”马萧林表示,四省(区)文物部门应联合开展散落民间的东北抗联遗物认定和征集,加强实物史料、文献档案和口述资料的搜集整理,注意规范搜集、科学记录、确保质量,支持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东北抗联研究的骨干人才和研究团队,深化学术研究。
健全机制
加强考古发掘成果展示传播
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近年来,我国考古事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装备和考古队伍不断壮大,在科技考古、多学科交叉考古、边疆考古、申报世界遗产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青海是中原通往南亚、西亚的重要廊道,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承担了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支点性作用。”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班果介绍,青海已发现旧石器时代至清代遗址和遗迹6400余处,建议对有关考古和研究项目给予支持,理清青海边疆民族交流融合的历史脉络,加大考古成果创造性转化,打造具有青海特色的文化标识。同时,支持考古领军人才、青年英才和科研骨干多来青海工作,加大人员培训力度,以联合申报、跨省跨学科合作等方式申请课题,加强青海考古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考古发掘办理临时用地手续占用大量时间,影响了考古发掘进度,不利于开展后续资料整理和研究工作,考古发掘经费难以负担申请临时用地所需费用。”为此,马萧林建议要强化保障考古用地,相关部门联合推动理顺考古用地管理机制,开展调查研究,切实保障考古发掘用地需求。加强对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指导,统筹考虑考古工作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公益性质,减省优化临时用地管理要求,对考古发掘项目不再强制办理临时用地手续。地方文物部门与自然资源部门建立协调机制,指导考古发掘单位在实施考古项目前,向地方自然资源部门做好临时用地备案后即可正常开展考古发掘,地方自然资源部门通过卫片执法加强监管。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于进一步做好考古成果的传播工作,利用考古成果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重要意义。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研究所所长郑喆轩认为,作为古蜀文明的文化核心区域和古蜀文明遗址的杰出代表,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所代表的古蜀文明对于探索青铜时期中国文化多样性及人类早期政治组织和社会形态演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他建议,加快推进古蜀文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址进程,相关部委应加大对古蜀文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在项目、经费、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尽早将古蜀文明遗址列入国家层面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实质性进入申报流程;加强对古蜀文明遗址保护利用以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专业指导,协调高水平专业团队开展申遗文本编制工作,并指导组建专家咨询团队。
浙江上山遗址发现于2000年,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有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小学正高级教师祝响响建议,将“上山文化”内容编入全国中小学教材,进一步拓展中小学生知识范畴,充分认识万年文化史,增强文化自信。同时,鉴于上山文化的突出普遍价值和遗址的完整性、真实性,她还建议相关部门将浙江上山文化遗址群优先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进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提质赋能
助力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博物馆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果,我国博物馆事业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数字博物馆将文化与科技广泛结合于文物保护利用、展览体验、文化传播、管理运营等方面,可以实现从实体馆舍向数字云端的系统性转型,带来公共文化服务理念与方式的认识变革。”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都海江表示,为加快推进数字博物馆建设,应筑牢数字博物馆制度基础,加大数字化标准供给,推动国家文物数字资源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政府资金投入,更好发挥引导和激励作用。要提升博物馆科技支撑水平,加强数字化、虚拟化关键技术攻关。加强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在文博行业类培训中增加文物数字化授课内容,提高数字化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重视交叉学科交流与建设,培养“文化+数字”多层次人才队伍。同时,实施个性定制,深化合作,为数字博物馆提质赋能。
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在中国革命史特别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2019年来,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接待全国各地游客和红色教育培训学员600多万人次,带动了于都红色旅游蓬勃发展。随着参观游客的激增,全国人大代表、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管理办主任钟敏坦言,当前2000平方米的展馆规模已无法满足需求,广大游客强烈建议于都改善展馆接待能力。为此,钟敏建议,加快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改扩建进程,进一步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全国人大代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副馆长郭进建议,降低各类博物馆申请国家免费开放基金的门槛约束,加大支持力度,让更多博物馆科普宣教职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对欠发达地区博物馆的资金支持给予一定倾斜,让科普教育真正实现公平。作为免费开放的博物馆,除努力争取中央补助地方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专项资金外,他还建议博物馆解绑自身,化解机制矛盾,探索“自食其力”的渠道。
“南京出土的文物大多数都和长江有着密切关联,但由于没有足够的展示空间,不少文物还沉寂在库房中。”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六朝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宋燕建议建设南京(中国)长江文化博物馆。她认为,这是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核心示范区的有效举措,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弘扬、传承,对于在长江文化带中凸显南京城市文化特色、助力“博物馆之城”建设,带动南京公共文化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群策群力
全方位提升文物安全水平
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我国文物资源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安全风险多。多年来,全国政协委员、文物出版社社长张自成一直关注文物安全工作,“直接责任是落实文物安全管理的‘最后一公里’,是文物安全末端守护重要环节。”
张自成建议,进一步推进落实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向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延伸。规范明确直接责任,制订规范性文件明确文物博物馆单位直接责任,推动直接责任落实规范化、标准化。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将文物博物馆单位公告公示制度实施以及直接责任履行等情况作为安全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同时,广泛开展文物安全政策法规宣传,加强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和培训,切实提升文物安全队伍业务素质和整体水平。
针对文物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张自成建议,在强化执法责任落实、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技术手段应用等方面入手,加强有效监督。通过严格督察督办文物违法案件等方式,进一步督促文物执法责任落实,明确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中,有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文物执法工作,确保基层文物行政执法“事有人干、责有人负”。各地文物部门和文物执法机构要严格落实文物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通过案件督办、明察暗访、巡查检查等方式,推动联合执法和区域合作,提升文物行政执法水平。省级文物部门要积极推广卫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在文物行政执法中的运用,及时发现隐患,将文物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随着文物保护研究的深入,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了解到,我国不可移动文物不同程度地遭受着劣化破坏,生物因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对不可移动文物的损害已成为当前威胁文物长久保存和展示利用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此,汪万福建议依托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联合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等,以不可移动文物有害生物防控的基础科学与应用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以石窟寺、壁画、古文化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等文物中生物类群及病害现状监测、生物损害文物机制研究、文物本体生物病害评估、动物防控、植物抑制及微生物防治新材料与新技术研发等为主要研究内容,汇聚我国文物保护优质资源,组建以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及文物保护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不可移动文物有害生物防控研究科研平台,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现文物的长久保存和永续利用。
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和应急能力提升同样是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马萧林建议,要不断压实文物消防安全责任,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各地文物、应急和消防救援等部门,将文物建筑纳入消防监管重点范围,要强化提升火灾防控能力,持续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强化文物建筑消防设施建设,强化检查督导,努力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同时,指导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单位科学编制火灾风险清单和防控火灾事故的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面梳理应急处置流程,强化各项应急管理措施落实。大力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干部职工应急管理熟练程度和实战技能,切实提升文物安全应急管理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