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考古青年学者沙龙第六期活动纪要

字号:T|T
2023-01-30 12:26 来源:河南考古

本次活动主题为“新见考古材料与汉晋丧葬习俗研究”,采用考古现场参观和座谈讨论的形式,结合孟津送庄西晋大墓、西朱村曹魏大墓、白草坡东汉陵园等古材料,就发掘与研究中的热点进行深入探讨。

  在送庄西晋墓地,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刘斌博士介绍了考古工作过程和收获。该墓地发现规模较大的三座西晋墓葬,斜坡墓道两侧分别带有多级台阶,表明墓主身份等级较高。虽然被盗严重,仍出土不少制作工艺精湛的各类器物。根据墓葬的规模等级、排列规律等信息,刘斌博士推测该墓地应当是西晋时期贵族家族墓地。发掘工作本来是计划针对探明的三座墓葬,考虑到这类大型墓葬的地表可能会有相关地上建筑遗迹,刘斌博士决定采用探方法发掘,尽可能揭露墓葬周边的相关现象。在规模最大的墓葬之墓道两侧,发现了整齐排列的柱础坑,可能与修建墓葬时搭建的临时建筑有关。这种现象首先在安阳曹操高陵发现,后来在西朱村曹魏大墓也有发现,对于研究东汉晚期到魏晋时期大型墓葬的丧葬习俗具有重要价值。

图1 刘斌博士介绍送庄墓地发掘收获

图2 送庄西晋墓

  在西朱村曹魏墓地,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咸秋博士介绍了西朱村M1的发现、发掘和研究过程。该墓葬的发现,尤其是大量刻铭石牌(石楬)的出土,不仅对研究曹魏时期高等级贵族的随葬制度具有特殊意义,而且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提供了一手文字材料。墓葬发现之后,项目负责人王咸秋博士在附近区域开展了系统调查勘探,随后在附近发现了多座墓葬,尤其是位于M1东部数百米的M2,形制规模、建筑方式与M1近似,但是墓道朝向完全相反,两座墓葬的主人之间应当有密切关系,学者们对此也开展了大量研究。

  在白草坡东汉陵园,大家参观了2022年新发现的钟虡和石殿遗址,王咸秋博士重点介绍了钟虡建筑单元的位置和结构特征,以及其他相关遗迹的特征和功能性质推测。该遗址最初是为了合配郑西高铁的修建而开展考古工作,随后作为主动项目持续开展多年,先后取得多项重大发现,使得东汉帝陵陵园的结构和面貌逐渐清晰完整,成为基建考古项目中开展大课题研究的典型案例之一。

图3 王咸秋博士介绍白草坡陵园考古收获

图4 白草坡东汉帝陵陵园现场交流

  随后,参加活动的学者在考古现场会议室进行座谈,结合新见考古材料对汉晋时期墓葬的发掘方法、墓葬建筑特征、丧葬习俗、社会生活等学术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同时也对考古现场的组织与管理、材料的发表、大型墓葬发掘结束之后的保护与展示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近年来省内考古成果汇报中经常见到大型墓葬的内容,但是均未提及墓上建筑等可能存在的遗迹,可能遗漏了重要信息。送庄西晋大墓的发掘,反映了以课题意识指导和开展抢救性发掘的重要性,值得大家学习借鉴。而白草坡陵园遗址,从配合基建的考古项目到主动项目,并且有专门团队持续多年深入发掘和研究,取得学术界公认的成果,也是值得学习和推广的案例。

  受考古期刊容量和当前研究热点的影响,近年来各地发掘的汉代及以后墓葬材料中,除了个别高等级墓葬之外,绝大部分未能及时发表,不利于开展系统研究。与会学者认为,如果能够组织这些普通考古材料出版专辑或者专刊,将能够有效促进资料及时刊发,并有力推进相关研究。对于汉代及以后的考古材料研究,应该主动展开多学科的合作,对材料展开多种科技检测分析,并充分引入社会学和经济学相关方法理论,结合丰富的文献材料,将出土文物的阐释进一步深入,探寻丧葬制度演变规律以及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内容。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