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各地文物动态摘编(1.7-1.13)

字号:T|T
2023-01-16 09:12 来源:国家文物局

天津

“伟大的情怀——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主题活动”举办

1月8日,“伟大的情怀——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主题活动”在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举办。主题活动以网络电视直播的形式,将纪念馆馆藏文物与文艺演出相结合,在纪念馆现场演出歌颂周恩来同志和邓颖超同志崇高精神和高贵品格的音乐、曲艺、朗诵等作品,用镜头引领观众走进周恩来同志和邓颖超同志光辉的一生。

山西

山西尹村遗址发现三座商代早期“窑箅式升焰窑”

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透露2022年山西尹村遗址考古进展。尹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是忻州地区重要的龙山至夏商时期遗址之一。2022年,在对尹村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三座“窑箅式升焰窑”样式的窑址、两座瓮棺葬以及一座小型人骨坑。其中,“窑箅式升焰窑”现仅残存窑室和火膛残部。据介绍,此次新发现的遗迹和遗物时代集中在商代早期,主要遗物为翻沿商式鬲、卷折沿深腹盆、敛口斝、有隔甗、短柄豆、假腹豆、盆形簋等,为研究忻定盆地夏商时期文化更迭及与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关系提供材料。

吉林

东夏国南京城破城之门遗迹被发掘

近日,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透露吉林磨盘村山城遗址2022年度考古发掘情况。磨盘村山城遗址位于吉林省图们市长安镇磨盘村一处独立山体上,自2013年以来由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早晚两期遗存。其中,晚期遗存即为东夏国南京城故址。2022年,该遗址共清理遗迹9处、出土遗物642件,主要以陶器、陶质建筑构件、铁器为主。元军攻进东夏国南京城破城之门遗迹被首次发掘,进一步印证了史料中当年此城被攻克的相关记载。

黑龙江

归国文物“虎鎣”开启首次巡展 第一站落地哈尔滨

1月5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虎鎣:新时代·新命运”首次巡展在哈尔滨市博物馆开幕。虎鎣为西周晚期青铜器,原为清宫旧藏,1860年被劫掠海外。2018年3月,虎鎣即将在英国拍卖的消息传出,国家文物局立即开展多方面工作,推动虎鎣追索返还工作。在文化和旅游部及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北京时间2018年11月23日,虎鎣重回祖国怀抱。同年12月11日,虎鎣正式入藏国博。此次巡展还选取39件/组国博馆藏文物,向观众全面呈现虎鎣背后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系统讲述国宝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漂泊故事,深刻反映中华民族从贫弱走向复兴的伟大变革,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汇聚力量。

上海

《上海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报告》发布

近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发布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白皮书——《上海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报告(2018—2022年)》。《报告》指出,上海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主要呈现保护级别全、分布区域广、时间跨度长、建筑类型多四个特点。《报告》总结了上海市五年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弘扬方面的具体做法和经验成效:颁布施行首部省级红色资源法规——《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推动实施“党的诞生地”等三大工程;加强整体保护,革命文物焕发新生;提升展示水平,讲好革命文物故事等。

江苏

淮海战役纪念馆革命文物精品展启动全国巡展

1月10日,“人民的胜利——淮海战役纪念馆革命文物精品展”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拉开帷幕,并启动全国巡展。该展览共展出淮海战役纪念馆藏品257件/套,设有“两种前途 命运决战”“逐鹿淮海 决战中原”“依靠人民 深厚伟力”三个部分以及人民领袖、人民将领、人民干部、人民群众、人民战士五个专题展项。以精炼的图文展板展示淮海战役的背景、历程与意义,并且精选淮海战役纪念馆革命文物,重点展示宿县战斗中解放军使用的军号、“活捉黄维”奖旗、泗水模范运输团的独轮车等珍贵藏品。通过三维动态演示等形式,增强展览互动性,让观众更加深切地领会革命文物承载的历史价值。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2月20日。

江苏加大对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力度

近日,江苏印发《关于引导非国有博物馆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激发非国有博物馆创新活力,进一步提升非国有博物馆服务效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是结合江苏实际,对国家现行非国有博物馆相关政策的整合、集成和提升。对于展览内容、开放天数、备案登记等方面给予重点引导,确保江苏省非国有博物馆健康有序发展。

浙江

“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第一辑在杭首发

1月11日,首部全面阐释中华文明发展与浙江文化历史贡献的考古研究成果——“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第一辑在杭州举行新书首发式。该丛书是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由浙江省文物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大学等单位的20位专家共同打造,旨在系统梳理80多年来浙江考古成果,深入发掘浙江文化根脉和传承体系,力图为中华文明探源贡献浙江材料支撑,多角度呈现浙江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卓越贡献。丛书的第一辑包含《浙江新石器时代考古》《越国考古》《浙江汉六朝考古》等共11本,分为互补的两个系列。其中,通史系列内容从新石器时代贯通至南宋,具有较强的体系性;专史系列内容涉及城邑、玉器、农业、陶器、美术和瓷器。 

山东

山东发现一处距今1.32万年的人类遗址

近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表示,在淄博市临淄区赵家徐姚村西发现了一处距今大约1.32万年的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人类遗址,出土了包括100余件陶塑制品在内的1000余件早期人类遗物。赵家徐姚遗址核心区域面积约400平方米,出土遗物以动物骨骼、陶片、陶塑为主,还有少量的石制品和蚌壳制品。赵家徐姚遗址的发现为认识中国北方尤其是山东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这一重大的历史变革提供了关键证据。此外,遗址保存相对完整,性质明确,对认识当时的社会组织形态和人类生业模式有重要意义。

山东省出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条”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山东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条”(试行)》,进一步强化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刚性要求,提升全社会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视程度,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全面提升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文件提出应保尽保、科学保护,不得搞建设性破坏;合理划定保护范围,不得擅自在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等十项内容。下一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指导各地讲好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结合文艺演出、非遗展示、展览展会等,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条”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进企业、进景区,确保宣传推介贴近群众,发挥效能。

河南

殷墟发现面积最大的西周遗址

1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召开线下汇报会,在37项考古报告中,关于殷墟的新发现值得关注。2021年起,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队开展了商王陵及周边区域的考古勘探,两年的时间确认了围绕王陵区东、西二区的二条围沟为陵园的隍壕,同时在王陵区东南方向半扇形空白区域发现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的西周遗址,这是殷墟范围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的西周遗址。据介绍,两条围沟围绕在王陵区外围,未见围沟与殷商墓葬、祭祀坑存在叠压或打破关系,只有晚期墓葬打破围沟和祭祀坑的现象,证明围沟早于西周早期。2022年,考古队分别在商王陵公园墙西南角外、商王陵公园内和商王陵公园内东墙外选4个地点发掘,发掘所见遗存包括商代晚期、西周、东汉、宋元等时期。

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挂牌

1月8日上午,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举行挂牌仪式。南阳市有关领导,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参加。南阳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800多年的建城史和5000多年的文明史,地下文物埋藏丰富。在本次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中,原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原南阳市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合并成立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标志着南阳市文物保护研究、专业队伍发展、文旅有机融合等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湖北

湖北体育博物馆开馆 逾千件珍贵展品细数千年体育故事

1月10日,湖北体育博物馆正式开馆。湖北体育博物馆是湖北首家体育类行业博物馆,位于湖北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展陈面积达1500平方米。从屈家岭文化时期的石球和捕猎工具等体育器材雏形、1914年汉口赛马比赛冠军奖杯、十届奥运会金牌到亚洲足球小姐奖杯……1118件展品与300多幅历史图片展现了湖北体育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此外,湖北体育博物馆还设有光影序厅、乒乓球氛围展厅、届届见金专题展厅、军运会沉浸式展厅、滑雪和航空运动实景互动展厅等五大特色展厅,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体育荣光、体验运动乐趣。

广东

广州南越王博物院与马六甲郑和文化馆签约合作推动海丝申遗

1月9日,中国广州南越王博物院、马来西亚马六甲郑和文化馆在南越王博物院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马六甲市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明代航海家郑和曾率船队在马六甲开展互利的商业文化交流。马六甲郑和文化馆是当地为纪念郑和的航海成就与和平精神所修建,展示郑和促进世界文明交流的航海活动。广州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的牵头城市。双方将依托各自的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在开展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发展和展览宣传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全方位合作。

广州:“南越国时期文字文物特展”展出文物240件(套)

1月11日,“字里春秋——南越国时期文字文物特展”在广州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开幕。本次展览展出文物240件/套,其中带字文物140件/套。其中,南越木简是自出土以来首次公开展出。此次展览主要展示南越国宫署遗址及南越文王墓出土的带字文物,兼有岭南地区同时期的相关发现。其载体有青铜器、陶器、漆器、木简等,书写方式有印、戳、刻划、墨书等,文字内容涵盖地名、纪年、宫室名称、官职人名等,属于当时人记当时事,是南越人亲自记录下来的南越国史,是最直接、最有温度的文字实证。

广西

广西出新规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印发《广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专项评估办法》。《办法》明确,自2023年起,各历史文化街区所属市、县,每年要组织开展一次自体检,并形成年度自检报告,报送所在设区市相关主管部门;自治区每五年一次,组织第三方机构对区内所有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调研评估,对各片街区评估得分情况和各市、县综合得分等情况分级排序,对评估情况进行通报。

海南

海南海口珠崖岭城址考古发掘出土大量唐代遗物

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近日公布珠崖岭城址考古发掘成果。2022年9月至12月,考古人员对珠崖岭城址开展主动性发掘,出土了大量唐代遗物,主要为陶瓷器、建筑构件等,陶瓷器以罐、碗、盘、钵等为主,另有部分陶砚、网坠、小陶塑等;建筑构件包括各类铺地砖、板瓦、筒瓦、瓦当等。根据本次发掘材料推测,珠崖岭城址应与唐代在海南岛上所设行政建置的治所有关,该城址的具体年代有可能不仅局限于中、晚唐。此外,在城下探沟出土一些质量较好的宋代瓷器和其他宋代遗物,表明城址废弃后当地仍然存在较大规模的生活聚落。珠崖岭城址的发掘为了解海南岛汉唐时期的行政设置及沿革、社会生活、手工业生产以及与大陆的经济文化交流情况提供了珍贵的考古资料。

四川

四川彭山发现旧石器遗址

近日,四川省文物局透露,江口考古再有新发现——彭山武阳遗址确认为一处旧石器遗址,年代初步推断距今5万年左右。彭山武阳遗址位于眉山市彭山区江口街道五一村,为配合眉山市彭山区武阳安置房一期项目建设,考古人员于2022年2月开展考古发掘,出土旧石器时代石制品2600余件,揭露出多个旧石器时代文化层,提取了古人类活动的科学信息。武阳遗址是成都平原地区首次发现大规模原地埋藏的小石片石器遗存,对了解成都平原晚更新世中晚期旧石器工业面貌有重要意义。

皮洛遗址之后 四川发现旧石器时代又一重要大型旷野遗址

1月10日,四川遂宁市桃花河遗址暨四川旧石器时代考古成果专家研讨会在四川射洪举行。会上公布了遂宁桃花河遗址考古重大发现——发现手斧、手镐、重型刮削器以及南方旷野遗址中罕见的动物化石等遗物,年代初步估计在距今20万年至5万年之间。专家认为,这是继皮洛遗址后,我国旧石器考古的又一重大突破。

陕西

陕西发布2022年度重要考古发现

1月12日,陕西省文物局举行“2022年度陕西重要考古发现”新闻发布会,会上共发布陕西泾阳蒋刘仰韶文化遗址、宝鸡仰韶晚期地面式排房建筑遗址、石峁遗址、太平遗址、陕西旬邑西头遗址、塔儿坡秦墓、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一号坑、西咸新区北城村十六国北朝墓地、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五桥并列遗址、唐严公贶墓和清平堡遗址等11项重要考古发现,并解读了这些代表性考古成果的价值与意义。据悉,2022年全年,陕西完成配合建设工程考古项目约1100余项,发掘古墓葬、灰坑、房址等遗迹1万余处,遗址近6万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约5万件/组,蒋刘仰韶大型环壕遗址、柳公权撰书墓志、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五桥并列遗址等重要发现使古代历史风貌重回大众视野,也为政府规划决策提供了依据,取得了良好效果。

甘肃

兰州出台黄河文化保护办法

《兰州市黄河文化保护办法》将于2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办法对兰州市黄河文化资源进行界定和分类,明确部门职责,确立基本保护制度,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制定了具体措施。同时突出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如打造黄河古镇、金城关黄河文化旅游示范区等具有黄河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定期举办黄河文化旅游节、黄河母亲节、黄河风情文化周等活动,加大对兰州黄河大水车、羊皮筏子、兰州太平鼓、兰州刻葫芦、高高跷等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十四五”时期,兰州市将以该办法为契机,着力打造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示范区,把兰州建成丝绸之路旅游名城和黄河文化旅游之都。

新研发缪子成像技术助力文物古迹安全环保“体检”

经过长期积累与研究,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刘志毅教授团队成功研发出高精度宇宙射线缪子成像技术及相关设备,并首次对西安城墙等规模较大的文物古迹进行了健康“体检”。据介绍,缪子是自然界的基本粒子之一,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可以实现大型目标物的无接触、深穿透和无损成像。基于缪子成像技术研发出的成套高精度设备,可以较为精确地对规模较大的文物古迹进行安全的内部探测,助力文物古迹的考古与保护。该团队利用缪子成像技术及相关设备将西安城墙的58号马面区域作为首次试点探测目标,不仅探明了马面墙内部分区域明显的密度异常体,而且将其位置、形状、大小较为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