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首页
本馆简介
文博动态
文物保护
博物馆活动
信息公开
陈列宣教
政策法规
“馆藏文物与原创展览策划”学术研讨会综述
字号:
T
|
T
2022-12-23 09:27 来源:文物之声
近日,“金木交辉——岭南金漆木雕、描金漆绘精品展”配套学术研讨会“馆藏文物与原创展览策划”在深圳博物馆召开。来自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深圳博物馆的20余位专家、学者、策展人和资深讲解员,围绕“立足藏品资源,依托社会力量,推动深度合作,策划特色展览”的主题展开研讨。
“金木交辉——岭南金漆木雕、描金漆绘精品展”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广州、深圳两市博物馆联袂打造、精心策划的原创专题展览。阵容强大的策展团队、新颖独到的策展理念,美轮美奂的文物展品、深入浅出的内容解读,手法多样的形式设计、新见迭出的配套讲座,使展览一经推出,广受关注,被列为“2022年广东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和“广州市深圳市深化战略合作项目”。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黄海妍作《不可或缺:策展中的前期调研》的主旨发言,以“海南黎族文物展”“番禺神楼”“馆藏潮汕木雕展”三个展览为例,从“了解展览主题的发展脉络,形成展览思路”“了解重点展品的历史背景,讲好展览故事”“了解展品的相关问题,提升展览准确度”三方面阐述前期调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调策展需要做好的准备功夫。这种重视田野调研、夯实研究基础的精神,尤其值得推广和弘扬。
深圳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蔡惠尧的主旨发言《原创展览策划的几点思考》,从“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策划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展览”“涵养全球文明交流互鉴视野,探索博物馆展览创新发展路径”“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历史和现实,书写湾区文博事业新篇章”四个方面,阐述展览工作要坚持的原则和努力的方向。
在分场研讨中,第一场聚焦探讨“金木交辉”展览的策划、讲解和观众调查结果。作为主策展人,深圳博物馆深圳历史文化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吴翠明以《“金木交辉”的策展缘起、策展逻辑和启迪》为题,阐述了策展思路的形成过程,指出整理和研究是基础,策展团队热情、敬业第一,要会“讲故事”,要有归零心态。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列部刘佳的《立足馆藏策划原创展——神楼的发现、修复和展览》,通过对番禺神楼的发现、修复和系列展览的回顾,总结了一些颇有价值的观点,如博物馆界“由物到事”思想的影响,以讲述故事的方式向观众传达神楼历史,强调田野调查的重要性等。
郭琳既是“金木交辉”展览的志愿者讲解员,也是一名普通观众,她以《我与金漆木雕对话》为题,讲述了作为观众对沉浸式观展的感受,又作为志愿者讲解员切换到专业导览、代表展品说话的角色,给策展人提供了宝贵的“他者”视角。
深圳博物馆深圳历史文化研究部副研究馆员田雁的《“金木交辉”展观众问卷分析——兼谈馆藏民俗文物策展思考》,以一项小规模但项目齐全的观众调查结果为基础,对“金木交辉”展览作了别出心裁的总结和反思,指出要寻找比较小的切入点或者比较独特的视角,策划小而精的民俗文物展览。
第二场研讨围绕已经举办或正在策划的展览进行多角度、立体化的讲述。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蔡明的《叙事、呈现与观众:深圳博物馆“大汉海昏侯——刘贺与他的时代”策展反思》,借助观众调查结果和科学分析手段,对“大汉海昏侯”展览效果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估,着重提出展览主线设置应站在观众的立场,摒弃专家思维;各层级的叙事应契合主题,围绕主线。这种不固步自封、不断精益求精的反思尤为策展人所需。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列部谭倚云以《浅谈外销扇展览策展体会——以“扇子上的东方与西方:18-19世纪的中西成扇”展览为例》为题,通过回顾总结策展过程,分享了一个以小见大、中西互鉴的精彩展览,指出展览不再局限于广州外销成扇本身,而是把目光投向其背后更广阔的市场、风尚及影响,并与同时期欧洲成扇进行对比展示。
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研究部陈珊婉正在策划商承祚纪念特展,她的《不止于学问——浅谈商承祚120周年诞辰纪念展的策展心得》分享了传记式的展览叙事方式在策划名人类展览中的应用,让人对这个即将开幕的年度特展充满期待。
深圳博物馆深圳历史文化研究部李婷娴的《方寸之间做腾挪——“红色货币见证光辉岁月”展览回顾与反思》,分享了原创展览的一个重要类型,即红色主题类展览的策划心得。她从文本、展品、范式等方面,阐述了该类型展览如何以小见大,如何叙事,如何体现差异和创新等。
深圳博物馆深圳改革开放史研究部李雪在《论叙事学在改革开放主题展览中的运用——以“家在深圳——老物件里的光阴故事”展览为例》的发言中,从叙事主题、叙事手法、叙事形式等方面,讲述了叙事学在策展中的应用,别开生面的第一人称视角、故事化的讲述方式,成为策划改革开放主题类展览的新方向。
第三场研讨聚焦策展实战和理论的互动关系。深圳博物馆深圳历史文化研究部唐方圆的《走近观众,重塑框架,传承历史记忆—— “传承之道——深圳博物馆藏子部古籍善本/下”策展分享》,从主题提炼、重塑框架、展览内容等方面,阐释了古籍展策展理念的创新,强调要打破固有分类体系,重构展线逻辑,引发情感认同,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深圳博物馆深圳历史文化研究部洪斌的《从展品陈列到主题叙事——“传承之道”系列古籍展策展回顾》同样聚焦深圳博物馆系列古籍展,通过回顾五年来的经史子集前三部五个展览,讲述了策展思路的变化,从经部、史部上、史部下的三个展览偏重传统目录学分类体系的展品陈列方式,向子部上、子部下两个展览逐步偏重主题叙事转变,展现策展团队以今日之我战胜昨日之我的创新思维。
深圳博物馆志愿者、“文博FUN”创办人郑宇劼以《故事的力量》为题,指出展览应从侧重建构“知识的秩序”转向关注观众多向度的“体验”,并以“金木交辉”“传承之道”“家在深圳”三个展览为例,强调博物馆在激发情感和复愈上的功能可能比输出知识更重要;个人化的、细微化的叙事,情感的普通化和普遍化,也许更能让观众产生共鸣和反思。
深圳博物馆深圳历史文化研究部王昌武在《如何让展览有趣——馆藏床榻展的策展思路及难点》的发言中,分享了策展团队挖掘馆藏床榻及其历史文化内涵,要继续深挖馆藏资源,推出馆藏木器系列展览,打造特色、有趣的展览,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
深圳博物馆展览与文创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李飞的《展览艺术论》试图从更宏观的视野对展览的本质和艺术性进行讨论。目前关于“展览”的探讨多采用个案研究法,案例之间难以形成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中层或更为高阶的理论。何谓“展览”?“展览”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将直接影响对“展览”的生成、运行、评估的认识及对“展览”相关人员的定性。他认为“展览”在“科学、艺术、人文”的人类知识总体框架下,更偏重于“艺术”的面相,从而由此可构造关于“展览”的系统理论,使“展览”事业和“展览人”获得更大的理论对话空间。
李飞、田雁、蔡明分别主持三场研讨并作了精彩到位的点评,让研讨会增添了思想火花、哲学睿智和人性思考。会议既有策展实例的经验总结与反思,也有理论探索与升华,对于今后的策展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首页
|
本馆简介
|
文博动态
|
文物保护
|
博物馆活动
|
信息公开
|
陈列宣教
|
政策法规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