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博物院是一座以地志性为主的综合类省级历史博物馆,集收藏展示、研究保护、公众服务、社会教育等功能于一身,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四川省展示区域文化和文化交流合作的窗口单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四川博物院秉持“开放办馆、广泛交流、资源共享、深度合作”的办馆理念,以文物资源为基础,陈列展览为平台,文物研究为推力,宣教服务为保障,以传承弘扬四川地区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为己任,在新时代讲好中国优秀文化故事,为巴蜀大地增光添彩。
深化科研加强保护 夯实文物基础工作
为加强科研工作,2019年四川博物院开始了内设机构职能改革,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整合在同一机构,集中专业人才力量,以科研课题和研究项目为抓手,推动文物、文保、社教、公共文化服务等博物馆业务全链条、多维度深入研究。研究层级从自建课题到国家课题均有分布,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均有涉及,从而形成从业人员广泛参与研究的局面。十年来,四川博物院结题31项,出版图书54部,发表论文290篇,取得专利15项。
文物工作是博物馆工作的始端,也是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创造性转化的源泉。十年里,四川博物院不断夯实文物基础工作,文物征集有条不紊地开展,文物操作技术规范严谨细致,文物保管条件、保养水平得到提升,文物登记管理的科学性不断增强。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功能日趋健全,文物科学认知能力不断提升,传统工艺与科技手段深度融合于文物保护修复之中。
摸清家底,建立标准化文物分类登记体系,为文物资源有效利用打下坚实基础。2013年,四川博物院实施院藏可移动文物普查,同时承担对四川省文物普查工作的指导、培训、调查、认定、登录、审核等工作。历时四年,圆满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并被评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
立足文物普查成果,四川博物院建成包含13个类别的文物数字化保护平台,为文物检索、形态查询、保养状况、出入库管理提供了信息查询支持,大大提升了文物科研、应用的便利性和科学性。
传统工艺与科技文保并行不悖,互为补充,保护十年成效显著。四川博物院有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文保实验室、修复室,通过专业队伍的不断努力,这里的文物保护与科技融合日趋紧密,二者相融相生,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在四川博物院修复师看来,文物修复既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每一件文物修复的过程,也是对文物的认知过程,既有科技的层面,同样也有社会科学的层面,充满了修复文物价值的认知和情感。
纸质文物修复是四川博物院特色优势项目,传承有序的传统工艺与实验室分析、研究相互结合,为馆藏以及四川省内众多文博单位完成了原本无法完成的修复,使残破的文物焕发出新的生机。一些文物隐藏信息在研究修复过程中,也逐渐被还原出来。
2013年,四川博物院承担的国家文物局“文物修复能力提升项目”胜利结项。“馆藏文物在‘5·12’汶川地震中受损原因分析及通用防震技术研究”项目历时近四年,成果丰硕,为可移动文物防震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和指导。四川博物院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站和四川省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区域中心平台于2015年建成,系全国首个省级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在线监测平台,实现了省内20余家博物馆监测数据联网。《适宜于四川地区特殊气候环境的拓片文物脱墨加固新材料研发及应用》课题,历时两年,经过2000余次试验,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拓片墨迹的加固材料。“四川省石窟寺及石刻表面油饰妆彩清洗成套技术研究”完成,并研发出一套可适用于石刻表面油饰妆彩清洗技术和工艺。
经十年发展,四川博物院文物保护“立足本院,面向四川,辐射西南”的工作态势已经形成,成为四川省文保行业的重要骨干力量。文保科研成果丰厚,出版文保专著4部,发表SCI、北大核心论文20篇,取得国家专利8项。荣获“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全国十佳文博技术产品及服务推介”十佳奖、“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优秀图书、四川省文旅厅“工作创新奖”等荣誉。
积极引导社会捐赠 踏实开展文物征集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各界对文化和博物馆更加关注,参与并支持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在这期间,四川博物院也迎来了社会的重大捐赠。
2014年,吴凡先生将收藏的24件(套)陈子庄书画作品捐赠给四川博物院;2019年,任启华先生将以陈子庄书画为主的213件收藏全部捐给四川博物院。两次捐赠加上川博旧藏,使川博陈子庄书画收藏蔚为大观。四川博物院为弘扬捐赠,亦是感恩捐赠者,举办了“情怀——吴凡任启华捐赠陈子庄绘画作品展”。
面向社会发起征集是四川博物院藏品的重要来源之一。十年里,四川博物院系统地开展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社会变迁见证物等专项征集,这些成果被用于“壮丽史诗??伟大飞跃——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展览”“壮丽七十年?阔步新时代——四川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此外,四川博物院组织征集,举办了“战疫——四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初心永恒——中国工农红军在四川标语特展”。
四川博物院藏品征集还得到了成都海关、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等多个部门的支持,将一些珍贵藏品移交到四川博物院永久收藏。截至今年10月,四川博物院藏品已从2012年底的26万余件(套),增至35万余件(套)。藏品体系逐步健全,品类不断丰富。
帮扶培养人才 志愿力量厚实
十年来,四川博物院在博物馆筹建、文物保护、展览策划、社会教育等方面,对省内发展较为薄弱的博物馆开展全方位和持续的帮扶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博物院积极参与“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向甘孜康定、雅安芦山、凉山甘洛、阿坝茂县、泸州叙永等艰苦边远地区派出青年干部人才,驻守支援当地博物馆各项工作。同时,面向“三区”文博单位开展若干人才短期服务项目,采取挂职锻炼和跟班学习的方式,培养其博物馆青年人才。
十年里,四川博物院面向省内市(州)县博物馆承担数十个帮扶项目。达州红色渠县纪念园、巴中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甘孜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川藏公路博物馆、广元市博物馆等文博单位的陈列展览项目帮扶工作顺利完成。宜宾市、泸州市、甘孜州等文博单位及北川地震纪念馆、盐源摩梭博物馆的文保技术和安保培训项目有效促进了当地博物馆专业队伍的能力建设。雅安市博物馆、摩梭博物馆等新馆筹建设计帮扶工作,为当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最终落成,提供了优化方案。达州大竹县、泸州合江县、甘孜白玉县等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与文物保存状况调查项目成功实施,为当地文物资源利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川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是四川博物院帮扶市(州)县博物馆,促进博物馆公共文化资源流动起来的重要载体。2015年9月22日,四川博物院成立流动博物馆巴中分馆。之后在叙永县博物馆和石厢子会议旧址设立四川博物院流动博物馆叙永县分站。十年里,流动博物馆把四川博物院展览带到了四川省40多个市(县),足迹遍布部队、厂矿、学校、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接待观众逾百万,行程近30万公里。2020年,流动博物馆提质升级,通过发布共建项目、签订协议等方式展开合作,进一步整合四川省文物资源、联合培养人才、开展学术及策展研究,全面提升省内各馆整体发展水平。
十年里,四川博物院流动博物馆先后获得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全国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优秀项目奖、首届中国博物馆教育项目示范案例、全国十佳文博技术产品及服务奖、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
从文化扶贫到乡村振兴,四川博物院不遗余力,从自身实际出发,使出绣花功夫。举办艺术家书画作品义拍义卖筹集扶贫款,在阿坝茂县黑虎乡筹建跑山鸡养殖场、实施“两盏灯”工程、举办文化院坝活动,组织非遗传承人到帮扶村举办羌绣培训班、筹建羌绣工坊。在泸州叙永县摩尼镇开展“直播带货”,为当地农产品拓展销路,在甘孜理塘县甲洼镇俄丁村,结合院藏东汉二十四字吉言砖文物元素,研发8款牦牛奶吉言手工皂,实现当地农产品加工利用和商品附加值双提升。在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四川博物院下派干部获得四川省委、省政府“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先进个人”以及全省统一嘉奖。
构筑教育体系 开阔教育格局
成功争创国家一级博物馆之后,四川博物院提出“建设充满教育家的博物馆”理念,在专业队伍建设、研究方向和项目设计方面,向博物馆教育倾斜。2015年全国首家博物馆教育研究所在四川博物院成立。
经过多年的发展,四川博物院逐渐构建起“全龄段、全区域、全人群”的博物馆教育体系和格局。服务区域涵盖省内边远山区和核心城市;服务人群包括普通观众和特殊人群。2021年,牵头成立四川省文博研学联盟,在川博建立“教师沙龙”,基本形成青少年博物馆教育体系框架,开发《小小国宝守护人》《学科学·鉴历史博物馆综合课程》等课程及研学活动100余项,年均教学超1000课时,在青少年群体中拥有较高口碑和品牌认知度;至今,四川博物院在全省发展了68所四川文博教育联盟学校,覆盖21个市(州)53个县,在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创设文博教育专区。
小小讲解员
“小小讲解员”走进文保实验室
十年里,四川博物院在社会教育上的努力,收获了全国博物馆优秀文博社教案例、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青少年中华文物我来讲”优秀博物馆志愿服务推介项目等荣誉,博物馆、教育跨学科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博物馆资源转化利用打下了坚强的组织基础,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建设充满教育家的博物馆”理念。
征集群众意见 做好公共服务
四川博物院强化对观众意见进行整理和反馈。“观众需要什么样的展览”“观众对展览和服务还有什么不满意”,成为每月梳理、每季度研判和每年工作目标制定的重要指标,群众意见也为四川博物院之后的工作举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想在四川博物院看到四川历史”是观众较为集中的反馈意见。为此,四川博物院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采取了“整体规划,打好基础,分项实施,快速落成”的改陈策略。2021年至2022年,基本陈列改陈不闭馆,“远古四川——史前时期的四川”“古代四川——先秦时期”通史陈列先后如期完成并面向公众开放。
为更好发挥博物馆文化休闲的功能,四川博物院采取华灯博物馆、延时开放、无纸化票务、观众智慧化管理等措施,让市民夜间也能逛博物馆。元宵主题活动、古琴新声音乐会、青少年儿童书画大赛、川博杯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博悟少年等一系列接地气、群众欢迎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相继落地,赢得广泛好评。
自2020年起,四川博物院将线下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转移到线上,并且有针对性地开发了线上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实现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闭馆“不打烊”,群众居家也能逛博物馆。期间,四川博物院自媒体每天发布精品馆藏文物赏析、推出“云观展”和专家导赏直播、参与#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话题接力活动,举办有奖问答与网友互动,举办线上“八段锦”“五禽戏”“太极”等古代健身运动教学,与网友一起居家锻炼。
跨区联合实践 创新驱动展陈
十年来,四川博物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意策划、创新展览,积极落实四川省关于四川文化走出去的部署,为外界了解四川、认识四川打开一扇窗。十年来,四川博物院共举办展览100余个,其中原创展览20余个,在各地巡展20余站。四川博物院牵头推出“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和意大利巡展,所到之处均受到热烈的社会反响。“彩绘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与幻想”“山高水长·物象千年——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与交流”“大美亚细亚——亚洲六国文物特展”等展览在四川博物院成功举办,为四川群众了解世界历史文化打开了一扇窗。
“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展
(一)以联盟为基础,跨区域大联合,举办长江文化主题展
2021年9月,四川博物院以长江流域博物馆联盟为基础,联合10个省48家文博单位举办“山高水阔 长流天际——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百年。此次展览展出518件(套)珍贵文物,其中一级文物就多达209件(套)。展览以长江文化中极具开放、繁荣景象的青铜文明为背景,生动诠释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和深厚的文化自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并获得“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推介精品奖。展览期间,福建、广西等地文博单位纷纷发来巡展邀请。
(二)博物馆破圈,跨行业大联合,举办中国古代体育文化主题展
近年来,四川博物院与成都体育学院以“文博+体育”跨界联合,开启了“跨界合作、多馆联合、依托赛事、参与互动”办展模式,举办一系列中国古代体育文化主题展。该系列主题展十年十站,先后在2014年南京青奥会、2015年鄂尔多斯全国民运会、2017年天津全运会、2020年呼伦贝尔全国冬运会、2022年成都世乒赛等大型体育赛事期间巡展,获得体育界、文博界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好评,先后荣获“第十五届(2017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精品奖和2020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为推动和促进我国体育文化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22年,在四川博物院亮相的“竞出东方——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特展”,集结了19个省(市)50家文博单位,共300余件(套)珍贵文物,其中一级文物68件(套)。展览以文物为实证,辅以图文及多媒体技术,挖掘中华古代体育之源,解析了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和人文精神,为擦亮中国体育优秀的文化名片贡献力量。
(三)发挥窗口阵地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守初心,明使命,四川博物院深入发掘文物内涵,用展览形象阐释中国精神。博物院策划推出的“美美与共——院藏唐卡组画展”入选国家文物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战‘疫’——四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筑梦:辉煌与永恒——中华体育文物暨冰雪运动特展”“初心永恒——中国工农红军在四川标语特展”更被列为重点推介项目。2022年底,“高山仰止 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一经展出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观众络绎不绝。
高山仰止 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
“用汗水浇灌收获,用实干笃定前行”,四川博物院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强烈的文化担当、深沉的文化情怀,为四川博物院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四川博物院将勠力同心,昂扬奋进,立足丰富的馆藏,守正创新,为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以及长江文化传承弘扬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弘扬中国精神,传承千年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