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陶瓷器的出现和发明都以适应生活环境为目的,在陶瓷器成为生活必需品之后,其工艺的创新则与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有关。
2.新工艺的出现,虽然会经历偶然到必然的过程,但最后的必然一定是使用最容易实现且最直接的方式以保持生产效率。
3.政治格局影响陶瓷技术发展,如大统一的背景下技术的滞后,分裂的状态下反而有所创新。
4.生产模式从家户经济向规模化生产,代表了陶瓷经济的转型,至瓷器生产成熟,其工艺的革新更多是为了满足市场需要。
崔老师围绕“原料选取”和“成型技术”,对中国古代陶瓷工艺进行了深入讲述。
古陶瓷制作主要包括取土、原料加工、成型、修坯、装饰、施釉、烧成等几个环节,其中又以取土、成型和烧成三步最为关键。而制胎粘土原料的发展演变、成型方式的发展演变、烧成方式(即窑炉)的发展演变、釉的出现与发展和窑具的发展是陶瓷工艺发展史的几条主要脉络。原料方面,技术决定原料的选择,原料的选择又决定成品的种类。早期炉温低,人们选择易熔粘土为原料烧制陶器,随着窑炉温度进步,人们选择瓷石或高岭土烧制瓷器。原料是陶瓷烧造的最基础物质,对陶器原料的选用可划分三个阶段:①距今2—1万年,陶器出现,多就地取土,不经过淘洗;②新石器时代中期,出现泥制陶、羼和料以及制陶陶土,不同种类器物开始使用不同陶土;③青铜时代,随着瓷土的使用,瓷器(原始瓷)出现,对陶土进行精细的淘洗。
我国南北方陶瓷原料也有差别。陶器原料方面,北方以黄土为主,属于砂质粘土,多取自河床的沉积土;南方以红土为主,是非常好的制陶原料。瓷器原料方面,北方以高岭土为主;南方以瓷石为主。高岭土最早被采用于北方,大汶口文化时期即以高岭土生产白陶。南方高岭土资源丰富,但可塑性不如北方,耐火度也比北方的高。明代之后,南方的高岭土才大规模开发。就地取材决定了南北方不同的工艺传统,这种原料的差别与2亿9千年前三叠纪大陆漂移有关。根据相关研究,新石器时代晚期普通泥质陶的化学组成采用高铁易熔粘土,同一地区陶器从化学组成上也显示出连续发展的迹象。
中原地区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为普通型:以普通易熔粘土为主,大部分陶器的化学成分和地壳成分近似。一般认为是使用河床沉积粘土烧制,较少出现其它化学成分的陶器。部分稀有陶器如白陶、彩陶可能和文化交流有关,龙山晚期白陶技术开始出现。
甘青地区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为高钙型:以高钙粘土为主,钙含量可作为区分该区陶器和其它地区陶器的一个重要化学标志。通常认为该区陶器使用黄土层中的红粘土烧造,对营盘山的研究反映出这个时期甘青地区与西南山地存在着贸易交流。
山东地区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为高铝型:主要指白陶,为高铝粘土烧制,为北方后世选择高铝粘土烧瓷奠定了基础,而闭窑渗炭技术生产的蛋壳黑陶颇具特色。
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以特殊白陶为特色:白陶既有高铝型,更有高镁型,为特殊类型,而其它陶器多使用当地的红土烧造,红土的组成也接近地壳平均组成。
手制成型包括:①手工捏制,用于制作小型器物。②泥片贴塑,用于制作简单器物。泥片贴塑通常以泥片相互叠压,直到很多层,在制作时可能依托内腔的模具,从表面和断面可以见到多层次的叠压现象。③泥条盘筑和泥条圈筑,用于制作复杂器物。在器物内壁可以观察到泥条一根根盘旋上升,泥圈一圈圈套接的痕迹。
慢轮技术在仰韶时代就已盛行,这也促成了快轮技术的出现。快轮技术出现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以及大溪文化晚期,龙山时代的快轮技术已经高度发达。根据器物上旋纹的观察:慢轮的旋纹不完整且方向不规律,而快轮的旋纹很连续,一道即是一周。模制法出现于庙底沟二期文化时期,盛行于中原龙山时代,主要用于袋足器袋足部分的成型,它对于后世发达的青铜范铸技术有重要影响。东汉晚期陶车出现,是轮制技术的飞跃。轮具转速的进一步提高使得旋转更持久稳定,之后的所有圆形器皿都是辘轳拉坯而成,极大地提高了陶瓷器的生产效率。
从手制→慢轮→快轮→陶车的拉坯成型技术代表了我国古代陶瓷成形技术的主要发展历程。
讲座最后,崔剑锋老师对大家提出的陶制品原料选择、泥条盘筑与拉坯成型、陶车结构等问题做了详细的解答。郜向平老师代表师生对崔剑锋老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同时欢迎大家参加后续讲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