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

字号:T|T
2022-12-12 20:43 来源:苏州市文物局
11月28日,江苏苏州市举办了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启动仪式。仪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发来视频致辞,肯定了苏州市近年来考古工作的成绩,祝贺苏州市成为首个实施文明探源工程的地级市。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拾峰致辞。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长程义作草鞋山遗址历次发掘成果报告。草鞋山遗址第八次考古发掘启动。公布了8项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重点研究课题。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首本系列丛书《虎丘黑松林发掘报告》首发。苏州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签订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战略合作协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就考古工作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并作出指示批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为文物考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近日,苏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发布了《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确定了五大重点研究项目,深入开展苏州地域文明文献研究、考古发掘和历史研究,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联合攻关,以丰硕的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揭示苏州文化内涵,进一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实施意见》五大重点研究项目

太湖流域文明源头研究。苏州位于太湖流域的东北部,地域内史前遗址星罗棋布,基本形成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考古学文化序列。三山岛遗址是苏州迄今发现的最早遗址,表明距今一万多年前已有人类在太湖流域生活。在三山岛遗址到马家浜文化之间,苏州地域目前尚存在缺环。开展太湖流域早期考古学遗存的调查与发掘工作,通过摸排现有出土文物,在三山岛遗址、草鞋山遗址、广福遗址等早期重要遗址及周边区域开展区域系统调查,并结合勘探、发掘、测年等手段,开展早期考古学文化研究,探究太湖流域文明源头。
苏州史前文明发展历程研究。针对苏州史前文明发展历程研究不足,社会复杂化进程还不清晰等情况,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围绕草鞋山、绰墩山、赵陵山、钱底巷等重要新石器遗址,开展早期社会复杂化进程研究、环境考古、生业经济研究、手工业研究等。研究范围为新石器时代,其内容包括早期文化谱系研究、社会复杂化进程研究、生业经济研究、手工业研究以及考古学文化序列关系研究等方面。
吴文化探源研究。商周时期的苏州地区,从考古学文化上看,存在有马桥文化、吴文化、越文化、楚文化等。这一时期是苏州地区逐步纳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大家庭的关键时期,多种文化势力在此交汇融合,碰撞出苏州地区特有的华夏化进程。在以往考古工作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对苏州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遗存开展研究,主要开展木渎盆地聚落研究,同时对两周时期的墓葬遗存开展针对性的考古调查和研究。
苏州古城研究。传统认为苏州古城始建于阖闾元年(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先后作为吴越都城、秦汉郡城、隋唐州城以及明清府城等。苏州古城建城以来,城市规模几乎没有变化,是苏州地域城市文明的发源地。通过城市考古,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不同层次地加强对苏州古城的研究,充分揭示苏州城古今重叠的城市特质,从而为研究城市发展的历史和开展历史城市保护奠定基础。
苏州地域人口迁徙和文化交流研究。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地区文化交流活动频繁,除了人口迁徙外,还有依托海洋、港口、运河、码头所开展的商品内外贸易交流等,这些对于江南文化的形成、传播带来极为深刻的影响。开展重大人口迁徙事件所带来的北方文化对地域文化的影响研究,借助考古材料实证分析江南文化形成过程,梳理张家港黄泗浦、太仓樊村泾等遗址考古资料,研究其在对外文化交流、商品贸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影响,进一步阐释唐宋元明清时期港口的发展和兴替。加大对陆慕御窑、元和塘古窑遗址为代表的苏州窑业遗存研究,了解窑业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产品贸易流通体系。

                  

《实施意见》六大工作举措

深化苏州地域历史文化研究。凝练重大考古和历史研究课题,系统确定考古发掘重点,全面开展地下文物调查,积极开展主动性发掘,努力破解历史之谜、回答重大问题,争取以丰硕的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揭示苏州文化的深刻内涵,为中华文明探源作出苏州贡献。
切实做好基本建设考古和文明探源考古。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出让、划拨中的相关考古工作。落实《苏州市地下文物保护办法》,完善基本建设考古管理制度和配套措施,推动考古前置全面落地。大力实施开发区文物资源区域评估工作。做好城市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在旧城改造、新城扩容中加强考古和文物保护。
推动考古科技创新升级。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加快整合资源和人才优势,推动建设考古科学实验室。促进考古科学关键技术研发和考古技术装备提升,推动考古发掘科技分析常规化,增强考古发现、科技检测分析、信息提取、实验室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等方面能力。鼓励支持当地高校设置考古专业,大力培育考古专业人才和职业技能人才。充分发挥苏州市文物信息平台作用,优化考古工作相关功能,促进考古资料数字化。
加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加强考古遗址空间用途管控措施,做好文物资源专题调查,及时将文物资源的空间信息纳入同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制定《苏州市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指导意见》,规范苏州市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明确总体布局、重点建设方向,协调相关空间和土地指标,用于建设遗址公园配套设施。推进草鞋山遗址、东山村遗址、黄泗浦遗址、樊村泾遗址、越城遗址等一批重点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不断挖掘遗址的价值内涵,明确保护重点,丰富展示内容,打造新的城市文化地标和市民休闲场所,推动考古遗址融入现代生活。
加快考古成果转化利用。深入挖掘、整理、阐释考古成果,实现多层次、多渠道成果转化,更好地体现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加强考古资料整理与研究,推动考古报告和研究成果出版。依托考古遗址公园、区域考古标本库房、考古研究基地和考古工作站开展考古工地开放日、考古研学游、考古夏令营等公众考古活动。加强出土文物、标本、资料保护管理和收藏工作,健全考古出土文物移交机制,推动考古出土文物移交常态化。举办重要考古发现成果系列展览,实施“考古+融媒体”传播计划,让文物活起来。
加强专业力量调配。根据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组成考古工作组、文献研究组、科技考古组、成果推广组等项目执行组。考古工作组由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牵头实施,组织高校、科研机构负责对课题相关的重点考古项目进行调查、勘探和发掘,与研究项目有关的基本建设考古发掘,纳入相关项目研究。文献研究组负责对苏州历史上的古城、古迹、古人、古墓等相关文献记载进行整理研究,同时结合已开展的主动性发掘和基本建设考古工作,开展相关历史文献研究。对重大专题研究项目,苏州市文物局面向社会组织专业力量集中攻关。科技考古组负责运用多学科手段在古墓葬、古水系、古环境、稻作农业等方面开展科学分析研究。成果推广组负责加强宣传阐释,加大对地域文明探源成果的展示传播和推广转化。

                  

苏州考古工作主要成果

苏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名副其实的文化遗产城市。苏州历来高度重视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系列成果。
一是文明溯源方面。对草鞋山遗址、木渎古城等一批历史遗迹进行发掘、研究。草鞋山遗址被考古界称为“江南史前文化标尺”,木渎古城被认定为春秋时期吴国都邑性质的大型城址,先后形成了一批考古研究成果,为梳理苏州历史文脉、探寻苏州文明起源提供了科学依据。发布了苏州地域文明历史文献研究、人口迁徙与苏州地域文化变迁研究、苏州古城与文化转型研究、苏州古城及苏州区域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东太湖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长江下游古人类DNA与人群迁徙研究、苏州地区人类与环境关系研究、苏州地区史前手工业与交换网络研究八大重点课题,联合全国考古科研力量集中研究攻关。积极探索多部门联合、多学科合作的体制机制,加强与国内重点高校、科研单位和机构的合作交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行联合攻关,目前已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签订合作协议。
二是考古发掘方面。近十多年,发现重要遗存100余处,开展考古发掘项目104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2万余件(套),主持的考古发掘项目3次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黄泗浦遗址实证鉴真东渡启航地,入选“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上:铜熏炉   右上:银碗
左下:元龙泉窑青釉刻花牡丹纹瓶   右下:木人俑

三是基建考古方面。“十三五”期间,年均配合基本建设开展考古调查、勘探140项,年均勘探面积700万平方米,有力保障了土地出让和城市建设。今年6月1日,新修订《地下文物保护办法》正式实施,“先考古、后出让”写入法条,考古前置制度在苏州市域推行。

四是遗产保护方面。持续擦亮“世界遗产典范城市”“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金字招牌。推动昆山张浦赵陵山良渚文化遗址、张家港黄泗浦遗址、东山村遗址、太仓樊村泾遗址保护利用,编制保护规划。加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项目,推进江南水乡古镇申遗、“海丝”申遗。
五是成果展示方面。系统整理考古资料,开展虎丘黑松林墓葬、樊村泾遗址等考古发掘资料整理与研究。出版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首本系列丛书《虎丘黑松林发掘报告》。促进考古成果活化利用,依托苏州博物馆等开展考古知识科普,举办“考古·中国”系列讲座9场,与故宫学院联合举办文藤讲座10场,以及“故宫讲坛走进苏州”系列讲座48场。与央视《探索发现》《国宝·发现》栏目以及苏州电视台等媒体加强合作,宣传苏州考古成果。

                  

苏州市重要考古遗址

孙吴早期高等级墓葬群:2016年至2018年发掘,出土多座砖室墓,其中1号墓为前后室穹窿顶带东西耳室大墓,规模庞大,结构复杂;2号墓出土大量精美绝伦的金饰件;5号墓出土有“吴侯”以及“建兴二年七月廿一日吴王”字样的铭文砖。这些高等级墓葬的发现,显示出苏州在东汉至三国时期对于孙吴政权的重要性,是其政权长期、主要依托的社会政治力量之所在。
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2016年至2017年发掘,出土以龙泉青瓷为主的遗物150余吨,是一处极为重要的大型瓷器仓储、贸易遗址,印证了太仓港在大元时期被称为“天下第一码头”的事实,填补了本地区元代海外瓷器贸易相关遗存的空白,实证了太仓是元明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之一,瓷器曾在此集结,远销海内外。

图片

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发掘区域全景
张家港黄泗浦遗址:2018年至2019年发掘,入选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出土瓷器、铜镜等文物2000余件(套),发现了唐宋时期的寺院遗址和古河道、木桥以及仓廒类遗迹,见证了黄泗浦是长江下游重要的港口集镇。寺院遗址证实为鉴真第六次东渡前居住的唐代尊胜禅院遗址,为研究鉴真东渡提供了新的考古学资料。
工业园区板桥村墓葬:2021年发掘,出土3座五代墓葬,两座木棺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首次启用“考古方舱”,为出土文物创造最佳保护环境。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华东基地首个实验室考古项目,也是长三角地区首个跨区域合作的实验室考古项目。此次发掘出土的五代特别是吴越国时期的文物,为研究江南地区五代时期的经济、文化及手工业发展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相城陆慕元和塘古窑址群:2021年发掘,截至目前已发现以窑址为主的遗迹50余处,出土文物70余件(套)。已发现的砖窑体积较大、保存完好、结构复杂,其六孔道窑体形制系陆慕地区所特有,具有极高的考古和历史研究价值。

图片

陆慕窑址全景

图片

2号窑址局部

塘北遗址:位于苏州市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2021年,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在大型基本建设考古前置中发现,面积20万平方米。遗址年代最早从新石器崧泽文化时期开始,经马桥文化、东周、汉代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崧泽文化晚期至良渚时期恰是探讨长江下游文明进程的关键时期,对探索太湖地区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苏州地区纳入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塘北遗址发掘结束后

苏州率先启动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将不断强化苏州地域文明考古发掘和历史研究,不断增强苏州地域文明探源研究的理论厚度、学术深度和交叉广度,努力梳理历史文脉、破解历史之谜、补齐历史缺环。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利用,全面落实考古前置制度,统筹推进文物保护与开发建设。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宣传与阐释,构建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新格局,让更多的文物和文化遗产走出去、活起来,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更好地讲述苏州故事、中国故事,惠及更多民众,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展现苏州更大担当、作出苏州更大贡献。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