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中旬至2022年6月下旬,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委托,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灵宝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项目占地范围内的豫灵明清墓葬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该区域共清理北朝至明清墓葬64座,其中北朝墓葬4座、唐宋墓葬2座、明清墓葬58座。共出土随葬品246件(枚),种类主要有陶瓷器、墓志、墓砖、铜器及少量的铁器、石器、蚌器及银器等。以陶质品为大宗,计有120余件:黑釉瓷罐、黑釉瓷碗、墨书板瓦、墨书墓砖及墓志等;铜器100余枚(颗):铜钱、铜纽扣及少量的铜制烟锅等;铁器4件:铁犁铧;石块7件大小不等,部分墨书;蚌器及银质共计2件:蚌壳、“御赏耆民”银牌。为研究豫西地区明清时期丧葬信仰提供实物资料。
一、位置
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豫灵镇,由灵宝市文物钻探队对该区域进行钻探,钻探总面积85000平方米,共钻探发现墓葬60座,时代多为明清古墓葬,此外还有少量的汉代及唐、宋代墓葬。
二、遗迹
墓葬64座。此次发掘的明清墓葬均为梯形竖井墓道洞室墓,墓道底部以斜坡为多,西部及东中部区域墓葬多坐南朝北,东西向并列分布,有的墓道东西两壁有脚窝分布;墓葬以单人合葬为主,还有少量的夫妻双人葬,葬式均为仰身直之葬,年代主要为明清墓,其中唐宋墓2座,疑似北朝墓葬4座。其中随葬品以瓷器为主,还有少量的陶器、铁器及石块等,器物组合以瓷罐、墨书板瓦、墨书或朱书墓砖、铜钱等,此外部分墓葬出土有墓志,随葬品随葬数量不等。宋代墓葬以台阶式为主,墓室东西向横室,出土器物较少,仅见陶瓶;此外在发掘东北部有4座东西向排列分布的北朝墓葬,形制为带天井的长斜坡墓道,墓室后部设有棺床,未发现出土随葬品。现择取各个时期典型墓葬简述如下:
M49过洞处石头封门
北朝墓棺床
M57
M57为一座南北向长方形斜坡墓道土洞墓,距地表约0.90米。由墓道、过洞、天井、墓门,墓室五部分组成。方向188°。墓道位于墓室南侧,上口长6.60米,宽0.68~0.70米,北端深2.68米,底部呈斜坡状,南高北低坡度22°。宽0.70~0.92米(北部稍宽)。墓道平面开口呈长方形,口小底大,斜坡底,斜直壁,底部外扩。墓道北壁底部向南收,北壁底部有过洞门,拱形顶。壁面加工较一般,填土为黄褐色花土,土质较软,结构疏松。过洞平面呈长方形,位于墓道北边,连接墓道和天井,过洞底部呈斜坡状,坡度11°。长3.92米,宽0.68~1.04米,顶部呈拱形顶,高1.02~1.08米。天井位于墓室南侧,开口平面呈长方形,斜直壁。上口长4.06米,宽0.72~0.76米,深3.20~3.48米。下端呈斜坡状,宽0.80~0.98米,坡长2.82米,坡度7°。在天井北部靠近墓室有土坯封门,土坯三层,土坯的尺寸,长0.18米,宽0.16米,厚0.08米。墓门位于墓室南侧,拱形顶。高2.14米,宽0.98米。墓室为土洞,平面呈圆角方形,长3.10米,宽0.98~2.78米,高2.14~2.60米。拱形顶,弧壁,斜坡底。该墓葬具为棺床,墓室后部设有棺床。平面东西向呈长方形,长2.78米,宽1.12~1.44米,高0.54米。有人骨两具,保存较差,头向西,面向不详,葬式为仰身直肢葬,年龄性别不详。皆头西脚东。墓内未出土随葬物品。根据该墓的墓葬形制判定该墓为北朝。
M36
M36为一座北朝南的阶梯式墓道土洞墓,开口于耕土层下,向下打破生土层,由墓道、墓室,墓门三部分组成,方向189°。墓道位于墓室南部,为阶梯式墓道。墓道开口距离现地表0.7米,平面呈南北向长条形,南北长3.70、东西宽0.52米;墓口北端距墓道底2.26米,道底计有4阶由南向北、自上而下递降组成,每个台阶宽约0.10~0.20米,高约0.16~0.62米;阶梯底部至墓门呈缓坡状,地势南高北低,道壁斜直,口小底大,墓道底部宽0.52~0.81米,墓道壁面加工一般;墓道内填土为褐色五花土,土质疏松,包含有植物根系。墓室为洞室,墓室底部平面呈横向长方形,底部平整,墓室壁加工一般,室壁底部呈弧形,弧形顶。室内积满红褐色淤土。墓室高0.84~1.18米,东西长1.60米,南北宽0.82~0.97米。墓门位于墓室南侧,开在墓道北壁下部,顶为弧形,高1.18米。未发现葬具、人骨架、随葬品。根据M36的墓葬形制,该墓葬的时代应唐代。
M27
M27为一座南北向长方形竖井墓道土洞墓,距地表约0.50米,由墓室、墓道两部分组成,方向358°。墓道为长方形竖井墓道,位于墓室北部,墓道长3.00米,宽0.84~1.04米,深2.90~3.24米,墓道平面开口呈梯形,底部呈梯形,口小底大,斜坡底,墓道壁较规整,填土为黄褐色花土,土质较软,结构疏松。墓室为土洞,平面开口呈近长方形,长3.16米,宽1.40~1.52米,高0.90~1.10米,拱形顶,近平底,墓室壁面较规整,墓室内填土为黄褐色於土,土质较软,结构疏松,无包含物。葬具为单棺,位于墓室中部,平面呈梯形,南北长1.96米,东西宽0.50~0.60米,棺厚0.04米,棺残高0.18米。内葬人骨架1具,保存状况较差,头向南,面向上,葬式为仰身直肢葬,年龄不详,性别不详。墓内出土随葬品5件,墓志砖1件,整。墨书板瓦1件,残。铜钱3枚,残。根据该墓的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分析判断,该墓年代为明朝嘉靖时期。
M22
M22为一座南北向的梯形斜坡台阶墓道洞室墓,开口于扰土层下,向下打破生土层。由墓道、墓室,墓门三部分组成,方向5°。墓道位于墓室北部,为梯形斜坡台阶墓道。墓道开口距离现地表1.55米,平面呈梯形,南北长5.10米、东西宽0.72米~1.24米;道壁近直壁,壁面较为规整;底部斜坡台阶状,地势北高南低,坡长5.10米,下端宽0.72~1.24,深2.55~4.07米。填土为黄褐色花土,土质较软,结构较疏松,包含物、植物根系等。墓室为拱顶土洞,墓室底部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墓室壁加工较为规整,室壁底部呈弧形,弧形顶,墓室整体偏东。室内积满褐色淤土。墓室高1.60~1.70米,南北长3.94米,东西宽1.35~1.50米。墓门位于墓室北侧,顶为拱形,高1.5米。宽1.24米。葬具为双棺,位于墓室南部位置,呈南北向梯形,已朽呈深褐色,西边棺南北长2.26米,东西宽0.6~0.7米,板厚0.08米,棺高0.1米。东边棺南北长2.02米,东西宽0.42~0.56米,板厚0.04米,棺高0.06米。两棺内各葬人骨架各一具,西侧棺内人骨头南足北,面朝上,葬式骨架保存较好,葬式为仰身直肢。东侧人骨头南足北,面朝东,骨架保存较差,葬式为仰身直肢葬。推测该墓为夫妻合葬墓,年龄不详。墓内出土随葬器物共2件,分别位于墓室南部计有:墓志1、铁器1。根据M22的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的组合及器物特征判断,该墓葬的时代应为明朝嘉靖时期
M03
M03为一座南北向长方形竖井墓道土洞墓,距地表0.80米,由墓室,墓道,墓门三部分组成,方向356°,墓道位于墓室北侧,长2.44米,宽1.08~1.30米,深2.76~3.18米,墓道平面开口呈长方形,近直壁,斜坡底,北高南低,壁面加工一般,填土为黄褐色花土,土质较软,结构疏松。墓室为土洞,平面开口呈长方形,长3.06米,宽1.10~1.44米,高1.00~1.10米,拱形顶,近平底,壁面较规整。墓门位于墓室北侧,拱形顶。葬具为单棺,位于墓室中部,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10米,东西宽0.70~0.72米,棺厚0.06米,棺高0.28米。内葬人骨1具,保存状况较差,头向南,面朝上,葬式为侧身屈肢葬,性别不详,年龄不详。墓内出土随葬品6件,计有:黑釉瓷碗1件,残。黑釉瓷罐1件,整。墓志砖1块,整。铜钱2枚,残。板瓦1块,整。根据该墓的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分析判断,该墓年代为清代乾隆时期。
三、各时代墓葬特点
北朝墓葬位于工地东北部位置,均为带天井的长斜坡墓道,墓室后部设有棺床,部分棺床上铺地砖,以多人合葬为主,其中一座三人合葬,出土物品较少;从墓葬排列来看均坐北朝南、东西向并排,推测为家族墓葬。
北朝墓葬航拍图
宋代墓葬为阶梯式墓道,墓室前部进入墓道内,墓室为东西向,前后较短,墓主人东西向放置于墓室中部,其中一座为双人合葬墓,出土有铜钱、陶瓶等随葬品。
明清墓葬为本次发掘的主要部分,经发掘,明清时期墓葬分区域,墓葬排列较为规整,彼此之间没有打破关系,大部分为坐南朝北,随葬品具有一致性,以墨书板瓦、朱书墓志砖、黑釉瓷罐为常见组合,并且推测该处为郭氏家族墓地。
四、考古发掘收获
根据墓葬出土随葬品推测,该地区墓葬群为郭氏家族墓葬,出土的墓志砖、墓志等为研究郭氏家族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值得注意的是,M30出土有辛丑年御赐的“御赏耆民”银牌饰,青金石顶珠揭示该墓主人身份为官绅;带天井的斜坡墓道规模较大,在豫西地区此类形制的墓葬尚属稀有。此次发现的墓葬是该地区考古的一次重要发现,取得了多方面成果,主要有:
明清墓葬分布相对分散,从分布上看主要分为4片,每块区域墓葬分布较为规整,相互之间无打破关系,为家族墓葬。
墓葬内随葬品较为特殊,随葬品明显的道教因素,例如在板瓦上书写“五雷敕令”“雨聻令”等道教符号,有的板瓦两侧写有“遇鬼擒拿,逢妖寸斩”“镇定鬼神、安镇人吉”等内容对于研究豫西三门峡地区道教在丧葬信仰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为我们研究古人的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为研究豫西地区清代丧葬习俗提供宝贵的考古资料。
此次考古钻探和发掘文物保护工作获得一批陶器、青铜器、铁器等文物,这对于考古研究,充实博物馆展品,古遗址推介和展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
五、相关认识
豫灵北朝至明清墓葬群以明清墓葬为主,分布范围广,从发掘来看,明清墓葬主要分布在发掘区西中部、东南部,并且彼此之间没有打破关系,说明该区域墓葬有专门的家族管理。
墓葬中出土有墓志、墓砖、符箓板瓦、石块等随葬品具有明显的道教因素,墓志在结语处有道教符号,符箓板瓦则在板瓦中部从上而下墨书写诸如“敕令”“奉敕令”“五雷号令”“雨聻令”等道教字样,下朱书道家符号,后接“镇之”字样;此外还有“五星七曜”星神在墓葬中出现:石块上墨书“太白星”“岁星”等道教神星君以及“山水田土”等字样,他们一般置于墓室东、西两侧的中部位置,代表死后有星君保佑,抵挡鬼神入侵墓主人“驻地”,使墓主人依旧拥有自己的山水领地。
M60:5太白星
M06:1岁星
M60:5山水田土
板瓦与墓砖的组合方式是此次发掘发现的另一个丧葬现象。这种组合方式分为两种:板瓦、紧密结合,前为瓦后为砖,共同立于棺具前挡中央;另一种放置方式为在棺具前挡板立板瓦,后挡板立墓砖。板瓦、墓砖上均墨书与道教相关的内容,板瓦两边墨书:“镇定鬼神,安镇人吉”“遇鬼擒拿,逢妖寸斩”等字样,《聊斋志异·章阿端》:“人死为鬼,鬼死为聻。鬼之畏聻,犹人之畏鬼也。”因而墓中出现“雨聻令”“五雷号令”等符号多有震慑鬼怪保护逝者的作用。道教符号多为“煞鬼”等字符组成,有的符号两侧朱书墓主人名讳及下葬日期等信息。
M39:3板瓦
M20:7板瓦
M30:2板瓦
M02:2板瓦
M47板瓦及墓砖位置
M60:5青釉瓷罐
M18:1绿釉瓷灯
M02:1墓志
M32:1御赏耆民银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