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所: 聚焦文物保护需求 攻坚克难 充分发挥文物保护国家队的引领和示范

字号:T|T
2022-11-16 12:12 来源:国家文物局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所(以下简称“文物保护修复所”)承担着石窟寺及石刻、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保护研究,涉及岩土、古籍文献、金属、瓷器、木材等多种不可移动和馆藏文物类型。近年来,文物保护修复所围绕全国文物保护科技问题开展攻关研发,以解决行业突出关键技术难题、制定行业标准并推广示范、建立相关文物保护理论与技术体系为重点,发挥“国家队”的技术引领与示范作用。

 

聚焦文物保护需求 坚持“研究与实践结合”模式

世界遗产地承德避暑山庄凝灰岩石质文物呈特殊的板条状开裂,原址保护仍属于国际性难题,在国内外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文物保护修复所自2011年开始承担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物的科技保护项目,逐步突破凝灰岩文物原状保护技术的世界性难题,为世界遗产地承德避暑山庄石质文物的保护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技术支撑,保护效果得到了专家和社会的一致认可。从2011年到现在,不仅抢救了一大批世界遗产地的珍贵文物,还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形成的凝灰岩保护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奠定了我国凝灰岩文物保护的国际领先地位;提出的5种传统石灰材料加固岩土文物的使用标准和建议,填补了我国古代石灰建筑材料的研究空白。该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世界文化遗产地高句丽墓葬壁画的地仗层灌浆加固、壁画原址保护、南京明孝陵神道石刻、大足石刻卧佛和小佛湾保护、天安门石质文物维修等保护工程中,并取得了显著的加固效果。

夯实前期研究基础 攻克岩土文物保护关键性难题

我国现存有大量具有重大历史、科学及艺术价值的岩土文物,千百年来,受风化、雨蚀及地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众多岩土质文物已经遭到严重破坏,亟待抢救保护。岩土文物的风化机理及探测技术、保护加固材料、施工工艺和加固后的效果检测等方面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十多年来,文物保护修复所围绕以上问题不断研究,团队秉承“传承与创新”的理念,始终坚持前期研究为先、解决保护关键难题为重,注重科学研究和保护实践结合,保护足迹踏遍全国十几个省,承担了大量社会影响大、技术难度高、研究性强、示范价值和推广意义显著的文物保护项目,抢救了包括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大足石刻、川渝石窟、高句丽墓葬壁画、天安门、北京景山公园、香山寺、中南海紫光阁石质文物等在内的一大批重要濒危文物,为相关文物保护修复、展示利用和规划决策提供了智慧方案。团队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丰富了中国文物保护领域多种文物保护研究,并在150余项保护实践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勇挑“急难险重”任务 发挥“国家队”示范作用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石窟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文物保护修复所负责开展了“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十四五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等一系列重大任务,组织协调全国28个省,2440位调查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在10个月内完成了全国一万余处石窟寺及摩崖造像的摸底调查,全面摸清了全国石窟寺保存现状和主要风险,揭示我国石窟寺保护利用的主要问题和关键难题。

秉承“文物保护要靠科技”的理念,文物保护修复所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主旨,牵头承担了首个石窟寺保护领域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石窟寺岩体稳定性预测与加固技术研究”,参与实施了海洋出水木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发,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本科研课题。由文物保护修复所主导实施的全国水下沉船保护一号工程“南海Ⅰ号保护发掘项目”,促进了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在人才培养方面,文物保护修复所首次将欧洲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理念引入中国,在国内率先实施了文物行业人才培养计划,为国内文物保护研究和管理单位培训近1200人次,助力行业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全面发展。

依托长期保护研究实践,文物保护修复所出版专著译著3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授权国内外专利2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奖1项等荣誉。文物保护修复所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承担国家任务的能力、社会和学术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已成长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先锋团队。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