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和”的追求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执念,“和”文化贯穿中华历史时空,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几千年来,对和平、和睦、和谐理念的追求与传承,融会于奔涌不息的民族血液中,镌刻于家国万代的文化基因里,奠定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精神基础。
新近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的“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用400余件文物诠释了“和”文化的深刻内涵。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是故宫博物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两家大IP联手推出的重磅特展。
记者快语:这一合作本身不就是“和合共生”精神的一次积极尝试么?
走进国博南3展厅,深沉的青蓝色主色调,让人一秒入“静”。
展览第一部分“天地同和”,首先进入视野的是玉:红山文化的玉玦、良渚文化的玉琮、齐家文化的玉璧、石家河文化的玉神人首、龙山文化的三牙玉璧、商代的玉凤鸟……玉器是古人心中通灵的神物,是人与天沟通的媒介,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商代玉凤鸟
勾云形玉佩大概是除C型龙、玉猪龙之外,最具代表性的红山文化玉器了。这类勾云型玉器,图案是对天空中云的模拟,有的似龟、有的如兽,也有的像鸟,有不同的变化。五六千年前东北地区的先民为什么创造出这种造型的玉器,学界基本认为它是一种祭祀用的礼器。模拟云朵的形状,反映了先民对天的敬畏和对雨的祈求,也是人与天沟通的重要法器。
红山文化的玉勾云形佩
随着人类生产水平的提升,人们在表达对天的敬畏的同时,开始逐渐利用、征服、改造自然。将石头敲打、磨制成尖状器,可以直接使用或装上骨柄,用来切割肉或皮;用吃剩的骨头磨制成兽牙的样子,用来解绳结,这种特殊的工具叫觹(音“西”);将小石块磨成圆形,中间钻孔,就成了纺轮,改变了最原始的徒手搓线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泥土和上水,捏成容器,放在火中烧成陶、进而烧成瓷……我们的史前先民已在与自然的相处中掌握了诸多生存之道。而在记者看来,动植物的驯化,无论是稻粟还是犬牛,都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佳案例。
比如丝绸,中国先民发现并发展蚕的天性,将野生蚕驯化成家蚕,使它为人所用。丝绸的生产是中国先人对世界人类的巨大贡献。展柜里有两只商代的青玉蚕。商代的丝织业已发展至一定规模,甲骨文中已出现蚕、丝、桑、帛等字,还保留有祭祀蚕神的卜辞。专家说,玉蚕是饰品,体现出商代人的蚕桑崇拜和对丝织业的重视。其实,中国的丝绸文化发轫于新石器时代。从展板得知,在距今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装饰蚕纹的牙雕器物,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饲养家蚕;河北正定南杨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两件5400年前的陶制蚕蛹;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了4700年前的残绢片和丝带。
记者快语:其实,几千年前的山西,也曾是桑蚕之乡。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就在山西夏县西阴村发掘出半个人工切割的碳化蚕茧;2019年,山西夏县师村遗址发掘出一枚距今6000年的石雕蚕蛹;今年6月,又在山西运城市闻喜县上郭遗址出土了一枚距今至少5200年的石雕蚕蛹,为山西农桑文化的研究再添实证。
紫禁城中建筑匾额上的铜“和”字
进入历史时期,从承载先秦至明清时期礼乐文明和典章制度的礼器、乐器、帝王服饰,到反映古代社会等级、国家礼制的皇家建筑,“和”文化体现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紫禁城作为明清帝王的家,“和”更是无处不在。展柜里有两个铜制的“和”字,一个是汉字,一个是满文,来自紫禁城中带“和”字的建筑匾额,满文的“和”是原太和殿匾额上的。紫禁城中带“和”字的建筑有19处,协和门、熙和门、永和宫、颐和轩……最著名的当然是中轴线上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从这些建筑的名字中可一窥“和合”文化对于清代皇家的影响。
记者快语:紫禁城可谓是“和”文化的集大成者。不仅建筑上有“和”,而且室内牌匾、贴落上也不乏“和”字,连演奏的音乐也叫“中和韶乐”,追求“与天地同和”的境界。
中华传统文化十分推崇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协和万邦”也是中华民族在处理外交关系时秉持的观念。
在展览的第二部分“万邦协和”,记者最先记住的是“陶瓷”:一尊唐三彩胡人牵马俑,记录的是大唐时期万国来朝的盛世;一只明青花八方烛台,折射的是郑和七下西洋的壮阔;一只铜胎画珐琅盘,讲述的则是西方文化如何融合进中华文明的过程……一件件文物,无言地向观众阐释着历史上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
明永乐青花折枝花纹八方烛台
骆驼,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成为丝路的象征符号之一。展柜里有一匹彩绘陶骆驼,出土于唐代墓葬,不仅再现了唐代丝绸之路的盛况,而且反映出中国人对这种异域家畜从陌生到熟悉的认识过程。
除了丝绸,瓷器无疑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的方式。“南海Ⅰ号”出水的青白釉双系小罐,反映了南宋时期海上贸易的繁盛;元代龙泉窑青釉凤尾尊,证实了龙泉窑在元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德化窑瓷器是清代外销瓷的代表品种之一,主要出口欧洲地区,被称为“中国白”,德化窑白釉蟠螭柄流执壶就是见证。
世界在借由瓷器认识中国的同时,中国也从其他文明中汲取了诸多精华。作为丝绸大国,中国并未故步自封。展柜中那一小块唐代的小团花纹锦就是证明。联珠纹是从西亚萨珊波斯王朝经新疆地区传入中原的,后发展出新的形式。这块纹锦就是在西域风格影响下中原地区仿织的。
中华文明对其他文明中优秀元素的吸收,从未停止过。在清朝的皇宫里,各种“西洋奇巧之术”层出不穷。比如,清中期起在宫廷中流行的玻璃画,起源于西方,画面内容多为历史典故、风景花鸟、风俗人物等。还有各种仿制西方风格的玉器、瓷器、玻璃器,但最重要的还是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比如用于测定方位角度和距离的矩度全圆仪、盘式手摇计算器、各种西洋钟表。
“铜鎏金浑天合七政仪”,外形有些像中国的浑天仪。这件名字有点拗口的文物,是用于演示太阳系中金、木、水、火、土、地球、太阳七星(即“七政”)运转的仪器。18世纪初,英国制作出太阳系仪,用以演示行星、地球及月亮等绕日运行的情景。这件太阳系仪于乾隆时期传入宫廷。其外部圈环结构与中国古代的浑天仪极为相似,可视为浑天仪和太阳系仪合一的作品。清代宫廷将其定名为“浑天合七政仪”,也表明当时的中国人对这件仪器的基本认识。
记者快语: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形成多元一体的样貌,不正是因为中华民族善于“引进-吸收-发展”,将各种文明的精华都“拿来”并本土化、为我所用么?
中华文明对社会各阶层文化多样性、各民族文化多元性的尊重与包容,是一脉相承、延续至今的。
走进展览第三部分“宜民安和”,最难忘的是“民”。“士农工商”是古代劳动人民的四种基本职业,管子将这四种人称为“石民”,也就是国家的柱石,可见其重要性。历朝历代,无论是帝王还是清流,都频频借助对渔樵耕读的刻画来祈祝朝野安定、各得其所、安居乐业。
明嘉靖的青花“国泰民安”云鹤纹葫芦瓶,上部写“风调雨顺”,下部书“国泰民安”,道出了朝野共同的期盼。白玉乾隆帝御题诗桃源图山子,在玉山的一侧镌刻了乾隆帝的一首诗《题和阗玉桃源图》。超爱写诗的乾隆,一生题写了多篇桃花源诗,圆明园内也有根据对桃花源想象而设计的“武陵春色”,借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历,抒发自己对民生安乐、社会大同的向往。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多民族和谐共处的楷模,自古以来,中央政府就注重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无论是设置军政机构还是由族人自治,其宗旨都是在文化认同、利益共享的基础上,于差异中寻求和谐,多民族休戚与共,最终才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一组隋代的彩绘陶伎乐女立俑见证了中央政府对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包容与尊重。隋朝建立后,在宫廷内设立清商、西凉、龟兹、疏勒、康国、安国、天竺、高丽、礼毕九部乐。唐贞观年间废“礼毕”,增加燕乐、高昌,创立十部乐。这组四个彩陶女俑分别持鼓槌、弹琵琶、击手鼓、吹排箫。中原乐器与西域乐器的同时出现,是民族文化交流和丝绸之路文明交融互鉴的生动体现。
一本乾隆帝撰写的《御制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册,记录了蒙古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率领下,历经险阻,从伏尔加河流域回归清朝的经过。册页旁边有一柄部族首领回归后晋献给乾隆的腰刀,刀鞘磨损十分严重。有观众说,怎么用这么破的东西献给皇帝?孰不知,最高首领渥巴锡进献的也是一把类似的、破损的腰刀。这些残破的武器见证了土尔扈特部东归之路的种种艰辛,见证了他们在面对外部势力阻挠时奋勇反抗的不屈意志,以及回归祖国的坚定决心。1771年初,当土尔扈特部历经半年,长途跋涉八千里,杀出沙俄军队的重重包围抵达伊犁时,出发时约17万人仅剩下6.6万人,且以老弱孤独、妇女幼儿为主,出发时携带的财产所剩无几。所以,当渥巴锡等人觐见乾隆帝时,实在拿不出什么像样的贡品进献,但还是将身边用以在东归路上保护族众妇孺、抗击袭扰的残破武备用品进献于上,以表归顺之诚意。面对着这些代表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赤诚之心的礼物,弘历一一收下,并下令对这些残损的器物进行修补,除将其摆放至武成殿与武备院之外,还将渥巴锡所进腰刀放置在乾清宫珍藏。
记者快语:有国才有家,祖国永远是你最强大的后盾。
修身齐家,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个人修养的基本要求。
徜徉于展览第四部分“乐在人和”,充盈心中的是一个“安”字。琴棋书画,古代雅士的四门“功课”,而每门功课都蕴含着对道义、美德的追求,对平静安稳生活的期盼。
一张古琴静卧展柜中,初看与大多数古琴无异,定睛才发现其貌不扬的外表下竟深藏玄妙:通过琴下镜子的反射,可见琴身背面上部用楷书写着“中和”二字。“中和”,意味着中庸、和谐与内敛,是中国古典审美的理想境界。
《道德经》《孝经》等都是古代警示教化、垂训子孙所用的经典,历朝历代都被以各种方式传播。大书法家赵孟頫在元初书写了《道德经》卷,以其四海闻名的书法表达出自己对老子思想的认同与推崇。一本清咸丰六年刊印的满文版《孝经》,彰显了清廷期冀国君以孝治理国家、臣民以孝立身理家的愿望。而《御制五福五代堂记》卷竟是以缂丝的形式呈现出来,令人感慨于皇家奢华的同时,也感受到帝王之家也与普通人一样乐享天伦。五福五代堂位于紫禁城的景福宫,是康熙帝为侍养仁宪皇太后而建,以体现皇帝的仁孝之心。乾隆帝在记文中说,自己蒙上天眷佑,享五代同堂之福,是古今罕有的祥瑞之兆,因而效仿皇祖父题写此文以作纪念,与黎民百姓一同分享天赐之福。
记者快语: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家有国才有天下。
清代青玉“太平有象”
家庭和睦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古人也将对天下太平的祈愿融在生活中,文人书画、陈设雅玩,时时可见。一对清宫里的烛台,分别以掐丝珐琅技艺塑造了一只立于龟背上的鸟,并在底盘内装饰了海水江崖和莲瓣纹,寓意“海晏河清”。“海晏河清”中的“晏”即平静,“河”指黄河,意思就是大海风平浪静,黄河水流澄清,比喻天下太平。同题材的工艺品在清代还有不少。展柜里的一只霁青釉金彩尊,因其颜色的特别而惹人注意。专家介绍,这只尊的霁青色象征“河清”,肩部塑贴两只白色小燕子,谐音“晏”。这只尊就是歌颂、祝愿海晏河清、四海承平之意。“天平有象”更是十分常见,不少传统民居的室内供案上都会摆上一对。展出的这对青玉“太平有象”摆件,也来自清宫。用青玉雕刻出的大象低眉垂眼,珐琅制的宝瓶稳稳地放在象背上。无论做工材质如何,它们与民间同类摆件传达的是同一种心愿:象与“祥”谐音,大象安详端庄,是祥瑞的象征;瓶与“平”同音,寓意平安、太平。象驮宝瓶,寓意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和谐、和平、和睦、和美……和,就是中华文明的性格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