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与“合”贯穿中华历史时空,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合之本义,为同心和睦、音声相应或阴阳调和。天地合和,生之大经,于是有“万物各得其和以生”的宇宙之和;“礼之用,和为贵”的天下之和;“养之以德则民合”的社会之和;“与人和者,谓之人乐”的道德之和。和合与共,和合相生,汇聚成九万里神州惠风和畅,五千年文明礼乐和平。
近日由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策划、共同主办的“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以两馆丰厚典藏,探寻中国“和合”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弘扬中华文明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重点文物介绍如下:
图1 《御制月令七十二候诗》彩色墨
《御制月令七十二候诗》彩色墨(图1) 清乾隆,尺寸不一,故宫博物院藏。此墨一套两匣,每匣6屉,每屉6锭,共计72锭,一锭墨对应一物候,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有圆形、椭圆形、方形、六角形及叶式、碑式、琴式、钟式等。墨色分绿、红、白、蓝、黄五种,与中国传统五行色彩相对应:春(正月、二月)为木,对应绿色;夏(四月、五月)为火,对应红色;秋(七月、八月)为金,对应白色;冬(十月、十一月)为水,对应蓝色;两季之交(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为土,意为激活、生发,对应黄色。
远古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先民根据气候、四时交替总结出自然变化规律,用以指导日常生活、实现生产力进步。月令,即以四时为总纲,十二月为细目,以时记述天文历法、自然物候、物理时空,并以此安排生产、生活的政令,体现了古代先民以社会节奏适应自然规律从而规范国家政治体系的文化传统。
图2 封泥
封泥(图2) 西汉,边长2.2厘米,厚0.4厘米。1938年陕西省城固县张骞墓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近方形,正面有阳文四字“博望□造”,字体在篆隶之间。背面有一不规则圆形的小凸凹,原应有鼻钮类的附着物。
张骞(?-前 114),今陕西省城固县人,西汉武帝时奉命出使西域,受封为博望侯,死后归葬故里。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时30年,开拓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其墓葬备受后世人们的关注。1938年,西北联大历史系考古委员会对曾遭多次盗掘的张骞墓进行发掘,获得了此枚封泥(出于甬道)以及砖瓦数块、残陶罐1个、汉五铢钱14枚等物品。发掘时张骞墓封土呈馒头状,坐落在一不规则的长方形台地上,由封土、墓道、第一道封门、甬道、第二道封门、第三道封门和墓室组成,此封泥出土于甬道内。墓南有二石兽和清乾隆时毕沅所建的砖龛,砖龛后面有毕沅所立“博望侯张公骞墓”隶书碑以及清光绪五年(1879)“汉博望侯墓碑记”“张氏后裔碑”。有学者据此封泥判断,史料记载中位于现陕西省城固县博望镇饶家营村的这座墓葬确为张骞墓。
图3 龙泉窑青釉刻划缠枝牡丹纹凤尾尊
龙泉窑青釉刻划缠枝牡丹纹凤尾尊(图3) 元,高70.5厘米,口径21.4厘米,足径19.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尊撇口,长颈,丰肩,腹部以下渐收敛,近足处微撇,圈足。胎体厚重。内、外和圈足内均施青釉,足端一周无釉露胎。釉层肥厚,釉面开片。颈部刻划密集的弦纹。上腹部刻划缠枝牡丹纹,下腹部刻菊瓣纹。
1975年,在韩国新安海域内发现一艘元代沉船,沉没位置与北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所绘航路相符。1976至1984年,考古学者对该沉船文物共进行了11次发掘调查,出水陶瓷器多达2万余件,其中包含与此器造型、纹饰相似的龙泉窑青釉缠枝牡丹纹凤尾尊,由此证实龙泉窑青瓷在元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中扮演过重要角色。
图4 铜鎏金浑天合七政仪
铜鎏金浑天合七政仪(图4) 18世纪,欧洲,高71.3厘米,上盘径54.6厘米,下盘径28.4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浑天合七政仪是用于演示太阳系中金、木、水、火、土、地球、太阳七星(即“七政”)运转的仪器。
17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micus,1473-1543)提出日心说。18世纪初,英国制作出太阳系仪,用以演示行星、地球及月亮等绕日运行的情景。这件七政仪是在乾隆时期传入清宫的。
此件仪器的外部圈环结构与中国古代的浑天仪极为相似,可视为浑天仪和太阳系仪合一的作品。清代宫廷将其定名为“浑天合七政仪”,也表明了当时的中国人对这件仪器的基本认识。
图5《乾隆南巡图》卷之《驻跸姑苏》
《乾隆南巡图》卷之《驻跸姑苏》(图5) 清乾隆,徐扬,纸本设色,纵68.6厘米,横2191.9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乾隆南巡图》是描绘乾隆十六年(1751)清高宗乾隆帝第一次南巡江浙的巨幅历史画卷。这次南巡历时112天,行程5800余里。徐扬奉命以“御制诗意为图”,共计12卷。绘制内容分别为:启跸京师、过德州、渡黄河、阅视黄淮河工、金山放舟至焦山、驻跸姑苏、入浙江境到嘉兴烟雨楼、驻跸杭州、绍兴祭大禹庙、江宁阅兵、顺州集离舟登陆、回銮紫禁城。全图以中国画传统写实手法,将诗书画三者相结合,描绘了乾隆初下江南,省方问俗、察吏安民、视察河工、检阅师旅、祭祀禹陵和游览湖山名胜的情景,也描绘了锦绣江山和士农工商、官民人等的风情世态,真实反映了18世纪中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风貌。
第六卷以御制《驻跸姑苏》诗为题,描绘乾隆帝在苏州胥门外舍舟登岸,经胥门进入苏州城(当晚驻跸苏州织造署行宫),重点展现苏州阊门到胥门一带的繁华景象。卷中屋宇纵布,河流纵横,商铺林立,以大运河为整幅画主轴,一番江南盛世气象。
图6《班禅额尔德尼奏书》
《班禅额尔德尼奏书》(图6)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纵22.5厘米,横10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文书为六世班禅为乾隆皇帝祝寿时所献,分为藏文文书和汉文文书两件。藏文字体为珠匝体,文书没有题名,从内容和其他记载来看为《吉祥赞辞》(shis brjod)。汉文文书题为《班禅额尔德尼奏书》,故以此定名。
该汉文文书是对藏文的概述翻译,前半部分采取了五言诗体的翻译方式,之后是散文和礼品清单的简译。正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颂文,依次表达了对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至尊宗喀巴以及本尊、尊胜佛母、度母、声闻、缘觉、菩萨、空行等天众的赞叹;第二部分是散文,是对乾隆皇帝的吉祥赞辞,赞颂文殊菩萨大皇帝护佑众生、护持增盛佛教等;第三部分是六世班禅为配合乾隆皇帝生日庆典而进献的礼品清单。
根据《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传》和《六世班禅洛桑巴丹益希传》,可以确知,该藏文文书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八月七日六世班禅进献给乾隆皇帝的,汉文文书则由三世章嘉国师若必多吉翻译。该文书记录了清代各民族之间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的具体内容,是研究清代民族关系史的重要史料。
图7 楷书《道德经》卷
楷书《道德经》卷(图7) 元,赵孟頫,纸本,纵24.5厘米,横618.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楷书《道德经》卷是元延祐三年(1316)赵孟頫63岁时为友人进之所书,为其小楷代表作之一,卷首有赵孟頫所绘老子肖像。全卷一气呵成,结体严谨端庄,略参魏晋小楷之意,系作者晚年得意之笔。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哲学家老子撰写,分为上篇《德经》、下篇《道经》。老子在《道德经》中论述了“道”“德”及二者的关系:在自然世界,道先天固有,万物由道而生,万物有万德,但都受道的统御;在人类社会,德是人的修养、人的精神,是宇宙之道的投射。老子还认为,人类社会“道”“德”的运作要秉持自然而然、无为而无不为的法则。老子用仅仅5000余字的《道德经》,阐释了对自然与人类社会运作的深入思考。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元代卓越的画家、书法家。书学诸体兼善,尤以小楷、行书造诣最高。
图8 霁青金彩海晏河清尊
霁青金彩海晏河清尊(图8) 清乾隆,高31.3厘米,口径25.1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此器为直口,卷唇,短颈,丰肩,鼓腹,腹下部内敛。肩颈之间雕贴一对白色的展翅剪尾燕子作为耳。外壁施霁青色釉,以金彩绘缠枝牡丹、蕉叶纹、如意云纹等纹饰,近足部饰粉彩仰莲纹及联珠纹。外底有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这件瓷尊是景德镇御窑为圆明园海晏堂烧制的陈设品,需多次入窑和施彩,制作集雕、贴、凸压之大成,工艺高超。
唐代郑锡的《日中有王字赋》中有“河清海晏,时和岁丰”之说。元代洪希文的《朱千户自京归》中亦有“海晏河清予日望,与君同作太平人”句。河,即为黄河;晏,意为平静。“河清海晏”也作“海晏河清”,意指黄河水流澄清,大海风平浪静,此语用以歌颂天下太平。此尊霁青色象征河清,燕子与“晏”谐音,整件器物蕴含海晏河清、四海承平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