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遗址位置
天翅湾遗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天峰坪镇天翅湾村西北,地处黄河东岸的坡地上(图一),面积5万平方米。整体地势东高西低,西接黄河,南邻坟圪梁沟河,北靠麦地塔沟,东以一道南北向墙体堵截进出通道(图二)。为配合忻州市三大板块旅游公路黄河1号公路老牛湾至寺沟段的建设,2020年3~7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天翅湾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图二 遗址周边地貌
本次发掘分南北两区,共布设5米×5米探方55个,遗址总发掘面积共约1375平方米。本次发掘的区域地层堆积较薄,所发现的遗迹现象开口皆位于第②层下,共发现房址4座,编号为F1~F4,均为半地穴式房屋,其中3座位于南区,1座位于北区;灰坑21座;陶窑1座(图三)。时代主要相当于阿善三期和龙山时期,个别灰坑为朱开沟文化时期(图四)。
图三 遗迹平面分布图
图四 T1794、T1693东壁及T1393、T1394西壁地层剖面图
一 阿善三期遗存
阿善三期遗存集中于北区的西南部以及南区的中部地区,以F3、F4、H2、H5、H7为代表。
1.房址
2座,半地穴式房屋。
F3 位于南区中部,分布于T1794中南部,并延伸至T1693。开口于②层下,坐东朝西,方向为315°。H7打破其东部居住面(图五)。
图五 F3平、剖面图
1.瓮 2、3.双耳罐
房址平面呈圆角方形,直壁,平底。四壁较为完整,北壁长295、残高55~105厘米;东壁长460、残高105~110厘米;南壁长320、残高60~110厘米;西壁北段残长100、残高55厘米;西壁南段残长105、残高60厘米。房址包括居住面、门道、灶址、柱洞等遗迹(图六)。房内地面为踩踏硬面,无白灰面,与门道内地面处于同一水平面。门道位于房址西部,基本完整,低于房外地面约15厘米,残长160、残宽135厘米。浅坑灶位于房址中部,近圆形,直径约80厘米,灶面为青灰色烧结面,由灶中心延伸至边界红烧土,且低于房内地面约6厘米。此外,F3内共发现5个柱洞,两处柱洞位于房址西部居住面连接门道处,南北各一,平面呈圆形,圜底;东北部发现两处,平面近圆形,圜底;东南部发现一处,平面呈椭圆形。门道东侧发现一青色石板,长52、宽35、厚3厘米,近似六边形;门道西北侧发现不规则状白色石板,长48、宽17、厚2厘米。F3内填土为浅灰色土,土质较疏松。出土完整陶瓮、双耳罐等3件,还有一些尖底瓶等残片。陶器多为夹砂灰陶或泥质灰陶,还有较多的夹砂黑陶和泥质黑陶。纹饰以篮纹为大宗,还有附加堆纹和少量方格纹等。器物口部多见轮修痕迹。
图六 F3俯视图
F3:1,陶瓮,经修复完整。泥质黑陶。侈口,圆方唇,唇缘外侧有一圈凹槽,圆肩,下腹斜收,小平底。器壁饰右倾篮纹,并于口部下加施四周泥条盘筑,其上又施压印纹。肩部以上贴附一钱币状泥片。口径34、腹径54、底径21、通高56.4厘米(图七,1;图八,1)。
图七 F3出土陶器
1.瓮(F3:1) 2、3.双耳罐(F3:2、F3:3)
图八 F3出土陶器
1.瓮(F3:1) 2.双耳罐(F3:2)
F3:2,双耳罐,经修复完整。泥质灰陶。侈口,圆唇,圆肩,肩部贴附桥形耳,斜直腹,平底。肩部以下饰横篮纹,桥形耳饰左倾篮纹。口径11、底径13、残高33.6厘米(图七,2;图八,2)。
F3:3,双耳罐,底部残缺。泥质灰陶。侈口,圆唇,圆肩,肩部贴附桥形耳,斜直腹。肩部以下饰斜线方格纹。颈、肩内壁有泥条盘筑的接茬。口径10.4、残高23厘米(图七,3)。
F4 位于北区西南部,分布于T2683中部,开口于②层下,方向为230°。现代坑打破F4及其门道。由门道、地面、墙体等构成。
门道朝西,平面结构呈“V”字形,南部呈斜坡状延伸至房内,底部有一层厚约0.2厘米褐色踩踏硬面,残长约50、南部宽115~120、北部宽60~65厘米。
居住面近似圆形,直径约290厘米,保留一层厚约0.2厘米踩踏面,地面略高出进入房内门道约13厘米,地面未见灶址。
墙体高50~140厘米,壁面较为光滑,下部较直,向上略有内收迹象(图九)。
图九 F4平、剖面图
1、2.罐 3.陶刀
房内填土为灰褐色土,土质较致密。出土器物有陶罐、陶刀等。
F4:1,陶罐,仅存口沿。夹砂黑陶。侈口,尖圆唇,口沿下饰横篮纹。器口有轮修痕迹。口径11、残高3厘米(图一五,5)。
F4:2,陶罐,仅存口沿。夹砂灰陶。侈口,尖圆唇。口沿下饰压印方格纹。口径16、残高7厘米(图一五,6)。
F4:3,单孔陶刀,一端残。泥质灰陶。平面呈长方形,两侧中部缺口内凹,中心有一对钻孔,曲背直刃。残长8.3、残宽4.6、厚0.6、孔径0.4厘米(图一五,7)。
2.灰坑H2 位于T1593中部,开口于②层下,打破H3。口近似圆形,直壁,坑壁较规整,平底。直径120~140、深20厘米。坑内堆积为红褐土,土质略硬,夹杂大量炭屑。出土遗物主要为陶片(图一〇)。
图一〇 H2平、剖面图
陶器2件。包括敞口盆、白陶罐。
敞口盆 1件。H2:1,残缺。泥质灰陶。敞口,方唇,斜腹,下腹微曲,平底。口沿下至腹中素面,腹中部饰三角戳印纹,其下饰右倾篮纹。口部有轮修痕迹。口径29.6、底径11.6、高12.2厘米(图一一,2;图一五,4)。
白陶罐 1件。H2:2,经修复完整。泥质白陶。侈口,圆唇,圆肩,腹部斜收,平底。口沿下至肩部饰右倾篮纹,口沿下附加盘筑泥条三圈,其下至肩部叠压有左倾泥条盘筑数条,肩部泥条盘筑一周。口沿至肩部再施条形戳印纹。肩部以下饰右倾篮纹。口径18、底径13.6、高25厘米(图一一,1;图一五,3)。
图一一 H2出土陶器
1.白陶罐(H2:2) 2.敞口盆(H2:1)
H5 位于T1495上台地北部,开口于②层下。平面近似椭圆形,斜壁平底,坑壁比较规整,底面较平整。长轴66~75、宽轴60~64、深14厘米。坑内填土为红褐色,土质较硬,包含少量白灰粒、炭屑。出土遗物包括尖底瓶(图一二)。
图一二 H5平、剖面图
陶器1件。
尖底瓶 1件。H5:1,泥质灰陶。喇叭口,圆唇,束颈,溜肩,斜直腹,钝底。器底内壁有漩涡状泥条盘筑痕迹。领部饰一圈附加堆纹,器身饰横篮纹。口径16、通高60.4厘米(图一三;图一五,1)。
图一三 H5出土尖底瓶(H5:1)
图一五 F4、H5、H2、H7出土器物
1.尖底瓶(H5:1) 2.矮领折肩罐(H7:1) 3.白陶罐(H2:2) 4.敞口盆(H2:1) 5、6.罐(F4:1、F4:2) 7.陶刀(F4:3)
H7 位于T1693中东部,开口于②层下,距地表20厘米,北壁打破F3。平面近似长方形,剖面近似锅状,西、东、南壁略直,且较规整,底部明显,底面生土较平整。长312、宽170~260、高85~90厘米。坑内填土为灰褐色,夹杂少量炭屑,含大量植物根系,土质较致密。出土遗物包括少量陶片、兽骨、石器等(图一四)。
图一四 H7平、剖面图
陶器2件。包括矮领折肩罐、陶鋬。
矮领折肩罐 1件。H7:1,经修复完整。夹砂灰陶。侈口,圆唇,矮领,圆肩,斜弧腹,平底。口沿为素面,肩部以上饰斜线网格纹,腹部饰横篮纹。口径9.6、底径9、高17厘米(图一五,2)。
二 龙山时期遗存
龙山时期文化遗存集中于北区的西南部,南区的东南部。以F1、F2、H16为代表。
1.房址
2座,均为半地穴式,开口于②层下,坐东朝西,方向为308°。平面呈圆角方形,直壁,平底。F2与F1相邻,两者并列成组分布。
F1 位于南区西南部,分布于T1393西部、T1294北部和T1394南部。东壁较为完整,北壁、南壁略有残损,西壁被地层破坏,分为南北两段。东壁长315、残高43~60、墙裙残高1~4厘米;北壁长57、残高15~46、墙裙残高1~21厘米;南壁长250、残高32~60、墙裙残高1~32厘米;西壁南段残长65、残高20~32厘米,墙裙残高1~32厘米;西壁北段残长85、残高1~20、墙裙残高1~20厘米。房址由居住面、墙体、门道、灶址等构成。房内地面平整、坚硬。地表覆盖白灰硬面,厚约0.5厘米。房址白灰墙裙与原始墙壁之间有1厘米厚的泥抹墙。门道位于F1西部,残存不多,残宽161、残长15~57厘米,方向308°。灶位于房址中部偏西靠近门道处,近似圆形,直径约98~102厘米。灶址经过解剖确认分为3层,灶面保留青灰色烧结面,厚2厘米,愈近底部中央愈硬,正中残存青石板,青灰色烧结面之下为浅黄色垫土层,厚6厘米,浅黄色垫土层下为深红色烧结面,厚2厘米。F1西南部有一个椭圆形浅坑,长60、宽40、深10~20厘米,坑内包含大量陶片。房内填土为黄土,夹杂褐色、黑色斑块,土质较疏松,出土大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陶鬲、石刀、陶刀、双耳陶罐等,共7件(图一六;图一七)。
图一六 F1平、剖面图
1.鬲 2、4.罐 3.甗 5.双耳罐 6.陶刀 7.石刀
图一七 F1俯视图
陶器6件,器类主要为鬲、罐、甗、双耳罐和陶刀。以灰陶为主,多饰绳纹和篮纹。
陶鬲 1件。F1:1,经修复完整。夹砂灰陶。斜侈口,矮束领,宽裆,领部素面磨光,有轮修痕迹。唇为一圈压印斜向绳纹,呈花边状。肥足,宽裆,腹深约占器高五分之三,袋足高度约当十分之九,裆高只及器高五分之二,口下有对称侧装双鋬,舌状,领部以下通体饰绳纹。口径25.8、高42.6厘米(图一八,1;图一九,1)。
图一八 F1出土器物
1.鬲(F1:1) 2、4.罐(F1:3、F1:7) 3.甗(F1:6) 5.双耳罐(F1:4) 6.陶刀(F1:5)7.石刀(F1:2)
图一九 F1出土器物
1.陶鬲(F1:1) 2.罐陶(F1:3) 3.陶甗(F1:6)
陶罐 2件。F1:3,经修复完整。泥质灰陶。微侈口,口沿内折向下,矮领,溜肩,鼓腹,平底。器表口沿施索状绳纹花边,颈部有水平状轮制痕迹,肩部至器底饰斜向绳纹。通高21、口径11.8、厚0.4、底径11厘米(图一八,2;图一九,2)。F1:7,仅存口沿及部分罐体,经修复完整。泥质灰陶。侈口,唇缘一周饰右倾绳纹,矮领。口沿部素面,其下饰右倾绳纹。口部有轮修痕迹。口径20、残高6厘米(图一八,4)。
陶甗 1件。F1:6,泥质灰陶,敛口,方唇,内折沿,弧腹,束腰,腰部有一周腰隔,腰隔上有4个对称小孔,联裆,袋足,口沿以下布满斜向绳纹,腰部与袋足连接处有修抹痕迹。通高64、厚0.8,口径19.4厘米(图一八,3;图一九,3)。
双耳陶罐 1件。F1:4,仅存一耳。泥质灰陶。直口,圆唇,矮领。唇部边缘贴筑方形双耳,微向下倾斜,双耳饰左倾篮纹。口径14、残高4.2厘米(图一八,5)。
陶刀 1件。F1:5,经修复完整。泥质灰陶。平面呈长方形,两侧带缺口,直刃。刀背饰右倾篮纹。残长8、残宽4.7厘米(图一八,6)。
石器1件。
石刀 1件。F1:2,一端残。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单侧边缘中部有一残缺半圆对钻孔,另一侧有凹缺。单边刃,刃及器身皆磨制而成。残长6、宽4.7、厚0.7、孔径0.4厘米(图一八,7)。
F2 位于南区西南部,分布于T1195北部和T1294南部。房址大部分已被破坏,东壁保存完好,北壁、南壁残损严重、西半部及门道均无存。东壁长305、残高20~29厘米;北壁长169、残高1~20厘米;南壁长120、残高3~15厘米。房址由居住面、灶址、柱洞等构成。房内地面平整、坚硬。居住面是黄黏土硬面,厚约0.2厘米。门道被毁,根据遗址F1推测,门道面西,方向与F1一致。房址中南部残存地面灶1处,近似圆形,灶残径100厘米,灶面红烧土厚5厘米。灶址西部有一块青色石板,残长30、残宽27厘米。F2地面中北部有一个柱洞,直径约27厘米,柱洞内侧四周分布有碎陶片。F2填土为褐色花土,土质疏松。房址地面中南部有一较完整陶鬲紧靠于F2东壁;地面东南部有一陶鬲(图二〇)。
图二〇 F2平、剖面图
1、2.鬲 3.罐
F2出土3件陶器,器类包括陶鬲、陶罐,以夹砂灰陶为大宗。口部多见轮修痕迹。
陶鬲 2件。F2:1,双鋬鬲,仅存部分口沿、腹部及袋足。夹砂灰陶。圆唇,唇缘一圈饰斜向绳纹,矮领,尖溜裆,领部素面,袋足。两足裆部正上方及对足贴附正装双鋬手,其上右倾绳纹地上再施压印纹。器表饰左倾绳纹。口径25.6、高54.6厘米(图二一,1;图二二,1)。F2:2,陶鬲,经修复完整。夹砂灰陶,侈口,斜直领,分裆,领部饰右倾篮纹。方圆唇,压印一圈绳纹。肥足,分裆,釜深约占器高二分之一,袋足高度约当十分之九,裆高及器高二分之一,口下有对称正装双鋬手,鸡冠状,颈部饰篮纹,领部以下通体饰绳纹。口径21.2、高40.4厘米(图二一,2;图二二,2)。
图二一 F2出土器物
1、2.鬲(F2:1、F2:2) 3.罐(F2:3)
图二二 F2出土器物
1.陶鬲(F2:1) 2.陶鬲(F2:2)
陶罐 1件。F2:3,仅存口沿。夹砂灰陶。口微敞,方唇,窄平沿。素面磨光。口部有轮修痕迹。口径21、残高6厘米(图二一,3)。
三 结 语
偏关在仰韶晚期被认为是海生不浪文化的分布区,20世纪90年代还有过相关调查。天翅湾遗址小口双耳壶、尖底瓶、大口瓮与当地仰韶晚期海生不浪文化(也有称之庙子沟文化)相关器物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以F3、H2、H5等为代表,典型器物包括大口瓮、小口双耳壶、尖底瓶、篮纹罐等,属于时代略晚的阿善三期文化范畴,其中F3大口瓮、小口双耳壶的组合在隔河相望的准格尔旗寨子塔第一期也有相关发现,而寨子塔该期大口瓮(H15:2)与鼓腹篮纹罐(H15:1)的组合也将天翅湾F3、H2联系起来,天翅湾H7:1尖底瓶特征在寨子塔此期也并不缺乏。同时,偏关之北的清水河白泥窑子D地点F5:12小口双耳壶、F5:128矮领折肩罐与天翅湾H2、F3同类器基本雷同,这些遗存年代均为阿善三期文化偏早阶段,大体相当于晋中的白燕一期、晋南的西王村三期等阶段,F3炭化粟测年4846-4694BP(置信度:81.8%),骨骼样品测年数据4773-4577BP(置信度:76.6%),综合来看该单位绝对年代为距今4750年前后,这一数据基本代表了本次发现的阿善三期遗存的年代。
天翅湾龙山时期遗存以F1、F2为代表,典型器物为正装双鋬鬲、敛口甗、绳纹罐等,其特征与永兴店遗址H14和H37组同类器类似,鬲为宽弧裆或带瘤裆,不见明显分裆鬲,存在一定数量的绳纹罐;尤其是F2两件陶鬲组合与忻州游邀遗址早期二段的H291:1、2基本雷同;由此可判定这两座房址年代应与后两者相当,大体属于龙山时代晚期早段。从测年数据来看,F1骨骼标本测年为3878-3702BP(置信度:95.4%),绝对数据略显偏晚。正装双鋬鬲的作风是陕蒙晋河套交界地区龙山时代重要特征,区别于晋中龙山时代流行的正装风格,偏关天翅湾龙山时期遗存进一步坐实了黄河东岸该阶段文化面貌,为寻找两类遗存边界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